查看原文
其他

直面“新课程与育人方式变革”,在办学实践创新与教育思想建构之间深度对话|上海市教育学会“星校长”论坛

優教育
2024-08-26

学校是教育改革的策源地,是教育的实践场。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基本单元,真正的变革发生在学校“内部”。作为一所学校的“当家人”,校长引领和推动着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基础教育环境。

10月27日,上海市教育学会“新课程与育人方式变革——‘星校长’论坛”在上海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敏等,携手近50位校长等教育人,直面“新课程与育人方式变革”,在办学实践创新与教育思想建构之间深度对话。同时,线上累计约10.4万人次观看。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和優教育协办,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办学——‘星校(园)长、星教师’”系列论坛的首场活动,旨在推荐一批优秀中青年校(园)长,搭建平台,展示校(园)长风采,培育一批育人典范、教育科研带头人,更好地发挥“领头雁”在校(园)长队伍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学校的发展与校长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的校长们要以实践作为支点,不断提升胜任力、领导力和创新力,并将具体的学校经验逐步上升为系统的教育思想,成为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当下,要加速培育新一代的校长和老师,上海市教育学会着力搭建平台,帮助中青年校长在办学实践创新与教育思想建构之间进行深度对话。

一名优秀的校长要树立起“教育家”的精神,也应朝向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奋进,成为充满教育理想与激情,同时具备教育文化理性的“自觉人”。

仲立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

基础教育新课程变革,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引是核心原则,校长要在发挥课程变革领导力方面出实招高招,在课程的育人功能开发上取得实效。《上海教育》杂志将会有计划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报道。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对教育预期的膨胀、对教育规律的淹没,作为教育传媒非常重要的责任,就是共同携手教育人积极促进教育的社会理解,推动形成支持育人方式变革的最大社会共识。

为什么人类孜孜以求地推进教育的文明?因为教育是人类传承爱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唯一且最重要的方式。探求一个人成长的规律,在教育之路上克制住急功近利的脚步,促进教育的社会理解,正是营造教育变革最大公约数的重要前提。

论坛上半场聚焦“新课程与育人方式变革——学校行动研究”的主题,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主持。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而真正对“课程”这一概念进行较为精确概括的是宋代朱熹,他曾提出两个表达,“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对于现代课程概念而言,这两段表述是重要的规范性表达,也是提纲挈领、醍醐灌顶。

在西方语境中,1850年,斯宾塞在其著作《什么知识最有力量》中第一次将“课程”一词作为现代课程的概念提出来,并解析了课程的意义:课程就是跑道。

时至今日,我们在讨论课程时离不开两个基本概念,一是课程要依照“法度”进行,二是课程要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一条跑道。

课堂变革赋能教师群体专业成长
樊裔华(上海市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

于漪老师曾为学校题词"向着阳光生长",致力于唤醒教师的成长自觉,让"生长"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生命状态。当一些教师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如何破除有限的成长?

同侪共济,合作研学,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关键少数来引领,以一个协作组做试点,以序列化研修为引擎,引导教师能在课堂变革的过程当中看到新风景,看到自己成长的新风景。

为推动课堂变革,学校优化了两项制度,在人事制度上加大分层分级竞聘的力度,职称评聘中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在绩效制度中倡导优绩优酬,并大幅向课堂倾斜。同时,搭建三大平台,一是日常教研平台,在随堂听课和主题教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发掘苗子,重点关注;二是区域联动平台,作为紧密型集团的牵头校,基于学生日常作业数据,找准切口,优化教学;三是学业成果展示平台,老师们自发设计创新作业,推动师生共同成长。

从“学科+”走向育“完整人”的创变行动张怡(上海市卢湾中学)

在上海市卢湾中学,课堂的边界被打破,“整个世界都是‘教室’”。探索“学科内跨”,教师联通学科内要素,链接真实生活与真实问题,开发出鲜活灵动的“学科+”项目;同时还探索“学科+学科”跨学科课程项目,设计了包括大问题、大概念、大主题三大系列五十多个“学科互跨”项目。

与此同时,学校设计“教师跨界学习课程”,打造“跨界读书会”“跨界讲坛”“项目体验”“走进场馆”等特色研修活动。教师“跳出学科教学科”,研发五十多门跨学科课程,成为课程和学程“设计者”。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学校创中求变,创中求道,用完整视角和"学科+"思维消融隐秘的边界,发展"无边界"课程价值,助力素养导向的课程变革。以"学科+"育素养,学习从"边界打开"到"全育融合";以"全人"育"完整人",教师从"学科跨界"到"全域素养",学校形成了育"完整人"的行动路线,即"美丽的育人目标-看得见风景的核心素养-走的到景点的发展学力"。

 改“学部”为“学段”:释放九年一贯学校的学制优势

周刚(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将应然优势转换为实然优势?

学校以这一问题为导向,创新性地将“学部制”改为“学段制”,即不再简单分为小学部与中学部,而是根据“新课标”,将9个年级分为4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5-7年级、8-9年级。

为进一步释放九年一贯的学制优势,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学程管理上纵深推进、持续改革。例如一体化设置九年一贯课程,例如一体化设计劳动课程、德育课程,尝试语文、数学、外语的学科一体化课程;采用整体授课、分层教学与个别化指导三结合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加强学涯与生涯规划指导,在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课程方面尝试变革学程管理。

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新空间

金弢(上海市金山中学)


上海市金山中学顺应学校课程空间缩小的变化,将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作为学校核心工作,通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升课程张力,实现学生课程空间的扩大。

在新课程与新教材的“双新”实施中,从零星的教学调整到系统性的教学变革,其目标从概念性知识的理解迁移指向学科视角的培育,学校组织各教研组教师认真研修课标,开展基于问题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此设计项目问题及核心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赋予学科生命力。

“双新”实践同样强调跨学科技能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从机械训练转向开展真实情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坚持情境导向,关注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志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格致中学原校长)上半场主题汇报后,针对校长们的发言,张志敏做了专家点评,他认为校长的基本功有六: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环境、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新时代的校长构建领导力,形成个人思维系统,应该具有三种思维:一是循规蹈矩,坚持教育的责任;二是萧规曹随,传承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多年积淀的经验和做法,遵循教育规律;三是顺势而变,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有创新精神。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要做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实践。一是学习资源重构、学习空间再造,均指向学习的无边界性。学习不仅发生在封闭的校园内,也在校内校外、线上线上同步拓展。技术变革的时代下,传统的“粉笔+黑板”,甚至手摇印试卷的时代早已不复返,技术正在持续为学习赋能。二是学习评价的增值。当学习评价超越简单的纸笔考试,要如何为其增值?便指向素养。新时代,有新教师、“星校长”,这个说法一语双关,中青年校长的任职年限是“新”的,但闪耀的光已经“繁星满天”。

论坛下半场聚焦“新课程与育人方式变革——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题,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主持。

育人方式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也与课程、教学、评价等密切相关,从中观层面切入,能从中捕捉教学改革实践的多维切角。

如育人方式变革离不开创设一个支持教学改革创新的学习空间,在统整设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将学习空间、学习支援、课程与教学等要素进行总体思考,因此在优化学校课程上发力,不仅涉及内容,也应考量空间和资源,基于此环境构思学生经历的教学过程,以达成教学创新目的。

如课堂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导向作用,撬动整个课堂的转型,从想法到行动的路径如何打通?如何增加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此促进因材施教?

重构学习空间 催生学习方式变革

姜炜星(上海市西林中学)

面向当下教育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技术赋能、评价转型背景下学校课程资源的空间重组、学习空间的重构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变的是教育之根本,课程育人之要义,以及面向人本的素养生成。学校,将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要构造生态化的课程超市,创设个性学习的空间。学校借助中科院合作办学项目,带领学生走入生态公园、科研院所、综合实践基地、田间地头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将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突破教学时空的壁垒,让泛在的学习和智能学习成为新常态。学校将本草课程、中科院创新素养培育课程、版画创新实验室、科创中心、国学课程等资源数字化,学生在平台上预约登记,自主利用其中的“虚拟创新实验室”“虚拟科创中心”等资源,以兴趣为导向,线上浏览或线下体验。

挖掘地域资源 促进实践育人

陈丽萍(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因课设地”,运用和挖掘现有的地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符合育人方向的丰富校本课程,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

“因课”是指因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需要而进行。“设地”既包括寻找到、利用好符合课程实施的现有的地域资源,也包括因课的需要重构或重新设计的学习空间、学习场所。这个“地”指向的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学习环境,“环境”既作为学习内容,也作为学习情境、学习空间、学习资源……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是育人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根据绝佳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空气质量,学校设计了“星星节”系列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学习天文知识、观测气象、观星望月等。挖掘崇明生态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还设计了“趣自然”研学课程,九个年级每年轮流去崇明的九个地方,孩子们真实地下地插秧、下塘挖藕、下河摸鱼、钻木取火,学会野外生存;真实地环岛骑行、下湖赛龙舟、划皮划艇,边锻炼技能边考察生态。

回归生态的课堂教学转型

马燕婷(上海市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

从地理条件来看,科技园近处便有一片湿地,成为孩子们课程学习和课堂体验的生态大课堂。在“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更适合的生态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围绕“生态课堂”建构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走出了一条“溯源-内化-重构-创生”的“生态课堂”建设之路。

生态课堂就是回归自然和生命,崇尚开放与多元,唤醒灵性和天赋的共生课堂。“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然、开放、唤醒、共生”,并据此确立了“4个核心评价指标”“12个二级指标向度”和“36个三级指标内涵”。

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课程,生态教育理念下,学校不断进行原生课堂下的全覆盖听课,并寻求证据支持,通过项目式推进,构建教师行为转型、教研模式创新、管理架构完善,真正实现课堂重构。用更为宽泛的视野、更为开放的心态,让课堂回归育人初心,回归生态本貌。

让每个孩子做自助式的作业

荣(上海市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家校沟通的窗口,作业质与量的高低、学生负担的轻与重,折射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现状。

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率先从数学学科入手探索作业改革研究,引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评价过程中避免空洞的说教,形成特有的“教师推荐—学生自选”模式。

改变“一刀切”的传统作业布置方式,将作业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两大部分,自选题部分的自主权完全在学生手里,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自己选择合适的题量;

同时,以“作业记录表”的方式替代以往习惯采用评分(百分制或等第制)形式,利用记录表的使用,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结果,充分发挥教师育人作用。


李政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下半场圆桌论坛后,针对校长们的发言,李政涛做了专家点评,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八个字: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不同学校的系统性经验,实则以不同方式建立起新课程与育人的连接。新课程带来育人方式的变化,育人方式的变革也为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落地实施提供创造性经验。校本化经验和个性化探索便充分展现了“美美与共”。

从教育方式变革的起点,即学习方式的变革开始,到地域资源与育人资源的转化,再到生态视角的课程转型,最后回归教育的原点——孩子。各位校长展现出个性化的“星光”,也就是“各美其美”。

李政涛认为,“星校长”论坛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具有四层内涵。一是展示的平台,展示上海中青年优秀校长的教育智慧;二是对话的平台,校长与校长之间,校长与专家学者之间可以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转化;三是培育的平台,为挖掘、培育新一代教育家型校长做出贡献;四是成长的平台,校长参与论坛的过程也是思考、反思、提炼、表达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的更新和再造。期望中青年校长们能够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成为善于挖掘研究育人规律、成长规律,能够体现思想引领、专业领导的校长。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视新闻》

- END -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 延 伸 阅 读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