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省水上交通“黑科技”登场!人员落水,救援精准度大大提高



“海事处,海事处,我是川富顺采0106,我在晨光大桥下面,水使劲涨哦,我的船钢缆断了,已经被冲出来了!请求救助,请求救助!”5月30日,沱江猛涨,水流湍急,烟雾弥漫,釜溪河一侧驶来一艘客船,与沱江上的船只发生碰撞起火,人员落水,急促的号锣短声、呼喊哭叫声、救援汽笛声在江面交织一片……


别急,这不是水上事故现场,而是四川2019年省市联合水上交通安全暨船舶防污染应急演练的场景。


▲演练现场


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和环保应急救援机制的建设,实地检验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各部门联动应急处置能力,当天,我厅和自贡市政府在沱江和釜溪河交汇处举行了这次演练,10多个部门应急联动,200余人参与演习。



本次演练由我厅和自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地方海事局、自贡市交通运输局、富顺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我省21个地市州海事局以及友邻地市交通运输局的相关人员前往演练现场观摩。


本次演练共设置了自救互救、人员救助、消防灭火、转移事故船舶、防污染处置10个科目。演练共出动海事巡逻艇4艘、救助艇2艘、冲锋舟3艘、快艇1艘,动用社会船舶7艘,首次展示了气垫船、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设备。




跟着交通君一起了解了解这些“黑科技”


无人机


最先出场的无人机,在核查报警水域情况、实时测绘、精准投放救生圈等方面“大显身手”。


救援人员介绍,无人机搭载了红外三十倍变焦高清摄像头、专业3d测绘软件等子系统,可日夜空中侦查、实时测绘,迅速将事故现场反馈到后台,方便救援人员制定救援措施。



智能救生圈


当有人员落水,智能救生圈即刻“出道”。落水者只需要抓住救生圈上的绳,救援人员在岸上操纵手柄,便可让救生圈返航。


智能救生圈能抗6级风5级浪,即使水浪太大被掀翻也可自行恢复保持航线运行。而且,智能救生圈内置GPS,救援精准度大大提高


水下机器人


演练中模拟了人员失踪情况,潜水人员身着轻潜装备下水侦查施救,通过水下摄像头,水下情况被“直播”上岸。


操作人员表示,水下机器人小巧灵活、图像实时度高、机身稳定性强、成像质量高、最深可达150米,可以帮助进行水情侦查、检查,救助打捞,是救援的“好帮手”。




“这些智能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我厅航务局安监处处长余立强表示,一些设备还能够运用在一些极端环境中,补充了人力的不足。


目前,我省正在打造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巡航救助现代化信息系统和水上应急救助体系,通过水上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全面覆盖全省重点水域,设施装备配备率达到交通运输部要求标准的100%长江干线船舶应急达到时间不超过45分钟其余水域船舶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央媒再聚焦!四川这座“超级大桥”今日合龙

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公路隧道问题不容忽视

又一新规!《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7月1日起施行

绵阳6条“跨界”高速公路全面启动


来源:新华网、川报观察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