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藏公路博物馆:从记录历史到传承精神


穿越横断山脉的川藏公路

连起雪域高原与四川盆地

串起城市、集镇、田野、牧场

一路揽尽雪山、海子、森林和草甸……



对旅行者来说

川藏公路串起旅游的“珍珠链”,沿途壮美的景色是大自然给予游客的精神馈赠。


对建设者而言

这座“地质灾害博物馆”承载着几代交通人开山劈石、修路架桥,出生入死、奋勇拼搏的光荣历史。


向东寻找川藏线的起点,目光落在川藏公路博物馆,书香氛围中,这里保留着川藏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文物、图片,还展示着四川交通运输系统近年来的建设成就和规划远景。从手提肩扛的拓路人到信息化时代的建设者,博物馆展示出“两路”精神的隽永内涵和时代价值。



全景展示川藏公路建设过程

博物馆半年吸引超13000人参观学习




四川是川藏公路的主体区域和“两路”精神的重要诞生地。七十多年前,10万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用铁锤、钢钎、铁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高山峡谷,跨越大渡河、金沙江等激流险滩,穿越雪山、森林、草原、冰川等复杂地貌,在“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川藏公路博物馆前矗立着的“路魂”雕塑,正是由十八军战士、筑路工人、藏族同胞组成。雕塑代表着在川藏公路修建中的筑路大军,也象征着军民团结、汉藏一家的民族友谊。



位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的展馆,面积近千平方米。博物馆主展区分为历史抉择、天路长歌、薪火相传三部分,收藏了川藏公路建设70多年以来的新老照片、筑路工具、生活用品、相关报纸、书籍、画报、徽章、旗帜等,全景展示了川藏公路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


馆长王蓉霞表示



从2021年6月底开馆到2021年底,半年的时间里博物馆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个参观团队,超过13000人来到博物馆“打卡”、学习。


王蓉霞回忆,前来参观的既有川藏公路的建设者和后代,还有向往交通事业的青少年,在她看来,这里既是保存建设历史的纪念馆,还是引导未来一代的启蒙地。“参与过川藏公路建设和维护的老兵,看到实物、听到介绍后热泪盈眶,前来参加研学活动的青少年,也对‘两路’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校里的博物馆

潜移默化中继承延续交通红色传统



川藏公路博物馆的建设要追溯到2018年,厅在研究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川藏公路博物馆的思路。


建党百年之际,川藏公路博物馆于2021年3月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建设,三个月的建设时间里,近千平方米的展厅汇集了33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实物和影像资料。


▲2021年6月29日上午,川藏公路博物馆开馆(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回忆起川藏公路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平认为,把博物馆放在学校内,既是对交通学子潜移默化的熏陶,也是对交通人红色传统的继承和延续。


王东平表示



希望能够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放大,对在校的学生起到一个激励和教育的作用,“历史总能给人以最好的启迪,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们未来的交通人在学校的学习教育工作过程当中,能够亲历川藏公路博物馆,感受我们老一辈的这种创业精神,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事实上,建在学校里的川藏公路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东平介绍,目前不仅学生会在博物馆感受红色精神,广大交通干部职工也会在这里参加培训。从学子到建设者,两代人在这里接受教育,使得博物馆与学校的育人氛围有机契合。


展望未来,王东平期待把博物馆内的精神发扬光大。通过不断完善馆内资料,完善川藏公路博物馆,丰富“两路”精神的内涵,把博物馆纪念、启迪、教育的作用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其实现在培养学生也面临着新的要求,虽然不需要克服过去的艰苦条件,但是目标更加长远,未来的学生需要向海外拓展,也就更需要传承‘两路’精神。”王东平坦言,公路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川藏公路建设历史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认识交通行业的过程,老一辈的奉献精神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也许有一天学生已经不记得课堂上的知识点,但这种红色基因的传承会伴随他们一辈子。”



薪火相传

川藏公路建设历史仍在不断完善

《川藏公路简史》今年问世



川藏公路博物馆的第三部分名为“薪火相传”,在这里,展示着21世纪四川交通运输工作的新变化、新进展,川藏公路沿线的实时路况和图像也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展示。



“薪火相传”寓意四川交通建设者在“两路”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和奇迹,在厅史志总编室副总编辑岑松看来,这样的传承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鞭策。


2005年来到厅史志总编室工作,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岑松是四川交通事业的见证者、研究者。


岑松表示



川藏公路博物馆的建设正是四川交通历史传承的重要“节点”。


川藏公路博物馆内,展示着不少参与建设者的名字,岑松介绍道,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交通史志研究者在历史档案中的反复查阅、核对。“川藏公路的历史研究还有很多空间值得探索,我们还在收集川藏公路建设相关的纪念章、日记等历史材料,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建设过程,这样既是对建设者的尊重,也是对‘两路’精神的不断完善。”



从事交通史志研究17年,岑松感到交通史志研究“和搭桥修路一样重要”。“厅一直重视史志研究工作,这么多年来,四川交通条件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岑松透露,今年厅史志总编室计划推出《川藏公路简史》,目前已经完成初稿,正在修改过程中。“《川藏公路简史》能够完整地反映四川公路建设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为想要了解川藏公路的社会组织提供权威的读本。”


 往期回顾

罗佳明接受《四川观察》专访:现场会干货满满,各地比学赶帮促发展

厅召开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促投资稳增长视频会

内江隆昌全域覆盖全面提升,“金通工程” 通达乡村

省公路设计院公司深挖清廉基因,创建“清廉川院”


来源:四川发布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触下方公众号名片可跳转至公众号主页

关注、查看更方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