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柚见国学,清香如故

2018-03-27 儒雅的 青春石大

 在我们对周围一切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耳边经常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我们稍稍懂事时,老师又给我们逐字逐句地教:“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我们打小就开始接触种花家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什么?
老师们的“子曰、诗云”?
授课时的摇头晃脑?
书柜里的珍藏典籍? 


他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感觉离我们很远,提起传统文化,人们总会想到咬文嚼字,枯燥乏味,却很难再像古人那般拥有闲情雅致并谈诗作赋一首了。


而历史上有一群人,在他们眼中传统文化是国之瑰宝,是中华之精粹,是民族之魂。

他们被赋予“国学大师”的称号,枯燥乏味的国学课,在佩戴耀眼桂冠的他们手中会怎样呢?




让我们领略一番国学大师们上课霸气的开场白




梁启超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先抑后扬,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刘文典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是著名《庄子》、《红楼梦》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他公开宣称整个中国真懂《庄子》者共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自己,另半个是指马叙伦或冯友兰,刘文典如此自夸,并不是信口开河或真的“精神不正常”,确有三踢两脚的绝招。


启功

启功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笑声一片。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国学大师们出口成章,将枯燥乏味的国学课变得幽默有趣。


 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他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传统亦有大美。

传统大美,美在境界,
美在德操,美在文字,
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其实在小柚子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喜欢传统文化的同学们,她们带来的传统美让小柚子对传统文化又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 

李    涵

 化工学院15级的李涵对古代汉文化有着一种偏爱,学习之余,她也经常会穿汉服并给同学们介绍汉文化,穿着美美的汉服在校园里游逛,在小柚子的朋友圈中一度掀起了“汉服热”,原来汉服还可以穿得这么美。 


你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汉文化的呢,是一件什么事吸引了你。

从小我就喜欢各种古风古色的事物,偶尔看看一些国学的书。大一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一些汉服的照片,原来我们汉民族自己的传统服饰是那么漂亮,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意义和美感。当然,汉服并非汉朝的服装,也不是古装,它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而且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制式的汉服,不同的制式又包含不同的寓意,它的美和它其中隐藏的内涵让我着迷。

汉服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不管穿上常服的我是什么样子,喜欢嘻哈还是哼着摇滚,穿上汉服的我,一定是最文质最优雅的,这应该是汉服带给我的一种感受吧,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回归到最儒雅的时刻,久而久之,整个人的气质也就不一样了,你会戒掉你的焦躁,慢慢的静下来,这种儒雅的气质甚至会带着你不知不觉的开始向传统文化靠拢,慢慢的你会得到更多你之前所不曾拥有的。


李    萍

 她是文学院汉语言专业1701的李萍,她爱读国学经典,她热爱一切与国学有关的事物,大学期间一有空,她便会和国学有一场约会。 


你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汉文化的呢,是一件什么事吸引了你。

对国学的喜爱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吧。那时候爸爸会领着我读三字经,爸爸画画很棒,他就把三字经里的部分故事画成故事连环画让我看,还是当场画,边画边教我,也许兴趣就是这么培养起来吧,慢慢的,潜意识里国学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

对于国学大师你是怎么看的呢,分享一位你喜欢的国学大师,说说你喜欢他的什么方面吧。

我最喜欢和敬佩的国学大师是季羡林老先生,他身上的那种淡雅气质,就像兰花一样,清香却深入到骨子里,这应该就是国学赋予一个人的气质吧。

国学大师是特别了不起的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做一个国学人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像故宫里修复文物的工匠们一样,他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需要褪去浮华,沉潜聚力。退到功利之外去看待国学,才能守护住最纯粹的国学。

你觉得为什么了解国学的人不是那么普遍?你希望如何尽己之力推广国学呢?

当今社会背景的变化,让国学成为了形而上的东西,与人们的生活距离越来越远,慢慢的人们会去接受一些新东西,而国学渐渐的就被放下了。

我认为国学以及传统文化的宣传形式在创新上还有待改进吧,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也许新媒体能够成为宣传国学的重要平台,我们也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来宣传我们的经典。

当人,我也深知自己对国学的掌握还远远不够,所以自己应该更努力学习国学,然后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慢慢的为国学的推广作贡献吧。



宋    睿

在老师们眼中,她是学校社团联的主要负责人,理性睿智,总能在大型活动和繁杂工作中独当一面,而在她自己的一片天地里,却钟爱国学的感性宁静。


你平时都通过什么方式去学习传统文化?

 在空余时间我喜欢阅读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在反反复复地琢磨这些书后,我还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认识写读后感,这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过程。我还参加了学校里孔子学堂的课程,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书法等,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收获颇多。 

对于国学大师你是怎么看的呢,分享一位你喜欢的国学大师,说说他的性格或者他让你印象最深的故事吧。

从古至今,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学大师,像陈寅恪、王国维,他们学问渊博、见识卓著,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我最喜欢的一位国学大师是钱钟书,钱先生性格很特别,一生都有痴气,混混沌沌,但在混沌中又能保持安静而丰盛的内心。他说过,作家要能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支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能扛重担。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词:头脑,笔,骨气。我觉得,他自己就是终身实践这三个词的榜样。

你觉得为什么了解国学的人不是那么普遍?你希望如何尽己之力推广国学呢?

一提到国学,大家心里就想到了拘泥刻板、枯燥无味这类的词,实际上国学不仅包括哲学、史学、文学,还包括地理、书画、音乐,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东西。章太炎先生有一句话:“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国之所以强大,它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是国学。因此只要大家认识到国学涉及内容之广、之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它。

在我看来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可以每天分享读书打卡和读书笔记,号召朋友们一起来领略国学之美,树立中国人的文自信。


鲁    妮

作为学校海燕文学社的负责人,她身体力行着对国学的坚持,并且把这份热爱传给更多的人,国学之美,美在坚持。



在学习国学后,自己的生活受国学修养的影响改变有哪些?

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其实我小时候是很闹腾的人,虽然是女生但是看起来和男生没什么不一样,现在的我在做事方面还是比较倾向以男生的方式,但是国学让我学会了深思熟虑,果断但不莽撞,其实国学更多的是影响一个人的心性,它能让心静下来。

你觉得为什么了解国学的人不是那么普遍?你希望如何尽己之力推广国学呢?

不普遍的原因有很多,感觉主要的还是不够大众化门槛高,正如“国学”一看就觉得非常高大上,感觉以自己的水平是不够的,就只能望而却步了。所以我不常用“国学”来称呼,而称之为“中国文化”。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生活各处是非常接地气的。推广国学的话还是要从自身做起,对身边的人耳濡目染,让他们感受到它的魅力。

正如我喜欢汉服一样,我会把它当做日常的衣服去穿而不是买回来供着,它和现代并不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应该做到两种文化的交融而不是割裂。和汉服一样,国学的魅力也是非常大的,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喜欢它,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魅力。

经典国学,辉煌文化,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中华民族的昌盛。

国学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如果你喝惯了机械冷冰冰的酒,不如和柚子一起品味国学温润的茶吧!


欢迎分享你与国学的故事


往期推荐

别人几千万的投资都到手了,你呢?

“新时代卓越青年班”开始选拔学员了!

这个投票大家久等了

我也想像他们这样优秀!


编辑 | 梁雪婷 叶炜如 王胜

责任编辑 | 汪佳雨 张宇

审核 | 石国卿 曲晓琳 马圣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