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法庭”助力,没有智能手机、不会网上操作的老人也能完成线上庭审

杭州中院 2021-07-11

3月2日下午2点,67岁的谢大爷使用建德法院万兴微法庭的电脑,在村两委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加了与徐某某民间借贷纠纷的线上庭审。庭审结束后,法官当庭宣判。谢大爷足不出村,完结了一桩“大事”,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不懂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也能用上法院的智能设备,微法庭真是方便我们这些老年人了!”


行动不便、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谢大爷

遇上了“开庭”难题


谢大爷是建德法院大同法庭一民间借贷案件的原告。2014年1月,他借给同村的徐某某24000元。徐某某借钱之后并未按照约定归还借款。于是,长期催收未果的谢大爷向大同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徐某某归还借款。该案定于3月2日在大同法庭开庭审理。


眼看,庭审日期将近,可是自己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又碰上疫情防控阶段不便出门,谢大爷对自己能否按时到庭参加诉讼感到非常担忧,便打来电话向法官求助。


了解情况之后,承办法官周煜建议,可以通过智慧法院进行线上庭审,只要有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便可以参与。


“法官,我用的是老年机,只能打打电话。家里也没有电脑,孩子也不在我身边,这个智慧法院要怎么用?……”谢大爷向周法官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


考虑到谢某某所在的万兴村已经设立万兴微法庭,周法官决定借助微法庭的设备让谢大爷就近参与线上庭审。


在与万兴村两委对接后,2月28日,周法官来到万兴村,协助做好“微法庭”中设备与互联网在线审判系统的对接,对具体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指导,为当事人通过微法庭设备联入互联网在线审判系统做好准备。


3月2日下午2点,谢大爷坐在了万兴微法庭的电脑前,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就位,线上庭审开始。经过举证质证等一系列庭审过程后,法官依法当庭宣告判决,要求被告徐某某在判决生效十日内归还本金及利息。



无独有偶,前几天,富阳法院也审理了一起当事人利用“微法庭”开庭的案件。


“微法庭”助力,工作人员指导,

特殊时期也能按时开庭


春节前,家住富阳蒋家桥社区的老徐飞去深圳与家人团聚,不曾想却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耽搁了他返杭的计划。


老徐是富阳法院一委托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告,2月25日是早已确定的开庭日期,老徐不敢耽误,申领杭州健康码绿码后,立刻预定了2月21日的返杭机票。


尽管法官告诉他,案件可以按期通过互联网远程开庭,不用急着返杭,可老徐已经订好了机票,仍然希望回来参加庭审。


2月21日下午,老徐回到富阳后,按照当地管理办法,需要自行在家隔离。法官再次告知他,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开庭。


这可让年近六旬的老徐犯了难,因为家里不仅没有电脑,智能手机也不怎么会用,好不容易公告到期的案子开不了庭的话,又得公告等上一段时间。


该案承办法官沈光翠得知情况后,联想到去年设置的“微法庭”,便立即联系了蒋家桥社区干部。2月24日下午,法院和社区对接完成网上庭审系统安装、测试事宜。还在“微法庭”原有配备电脑上安装摄像头、耳麦以及“华宇云间诉讼平台”系统,经多次调试,终于确保连线顺畅。蒋家桥社区主任喻玲玲也第一时间熟悉、学习了系统的操作流程,便于第二天指导老徐。



2月25日一大早,进行完“微法庭”场所的杀菌消毒,社区喻主任帮老徐成功登陆远程庭审系统,并提前协助拍摄、上传证据后,留下老徐一人在“微法庭”进行远程庭审。9:45分,法槌声准时在蒋家桥“微法庭”响起。半小时后,老徐的委托合同纠纷案件顺利开完庭。


看完这两个案例,你是不是对“微法庭”产生了浓厚兴趣?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编告诉你



杭州法院自2019年 11月起开始全域推广的“微法庭”是一种司法延伸服务,它以细微的触角延伸至社区、乡镇、村落,通过设立微型法庭工作室,与当前互联网在线审判无缝对接的方式,让当事人就地化解纠纷。特别是当前疫情防控期间,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当事人因缺乏设备、交通不便、不会使用等原因无法参与在线审判的难题。


目前,杭州全市共设立微法庭600多家,有效消减了当前互联网在线审判系统的盲区,促进在线审判全覆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了解微法庭功能可点击以下链接:

【聚焦】上田微法庭,今天政法委书记和全市法院都在关注你!

杭州日报头版:基层治理无小事,“微法庭”贯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杭州法院的600多家微法庭分布在哪里?

您所在辖区有哪些微法庭?

请关注下一期推送!



来源:建德法院、富阳法院


“两手硬、两战赢”,杭州法院战“疫”先锋集体(一)

从立案到审结用时7天,为当事人复工按下“加速键”

10天9场破产案件债权人会议,参会者遍布全国,参会率却是百分之百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