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起,杭州两级法院全面开启无纸化办案

杭州中院 2021-07-11

根据浙江高院和杭州市委要求,为便利“后疫情时代”人民群众参与诉讼,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杭州两级法院从6月1日起全面启动无纸化办案。






5月29日,全市法院无纸化办案办公工作会议在上城法院基金小镇法庭召开。会上,杭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景腾总结回顾了杭州法院无纸化办案办公试点以来的相关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工作要求。






01






前期工作成效



省高院印发《浙江法院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实施方案》后,杭州中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斯金锦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并选取了中院5个部门及上城、下城、西湖、桐庐4个基层法院作为试点单位,进行先行先试。


全市两级法院积极行动起来,明确责任分工,确定推进时间表,落实落细各项工作部署。


通过两个月的努力,杭州法院的无纸化办案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上城法院基金小镇法庭为代表的无纸化办案试点做法走在全市甚至全省前列,为全市法院全速推进无纸化办案,走通全流程、全要素、无纸化办案,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范本。



02






如何适应无纸化办案



杭州两级法院收案高居全省第一,案件体量大,无纸化办案任务重,要顺利推进这项工作,既需要全市法院干警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上的根本性转变,更需要诉讼参与人,特别是高频诉讼参与主体的积极、有效配合。


杭州法院即将全面开启无纸化办案,我们倡议您:这样做更高效



无纸化立案


立案是案件流转的第一道环节,把关是否到位,关系到后续审理、执行环节是否顺畅。


一是在线申请立案。目前,“浙江法院网”、“移动微法院”分别为我省法院互联网PC端、移动端服务群众诉讼的主要窗口。诉讼参与人可以在个人电脑上,或者诉讼服务大厅、人民法庭等场所设置的自助一体机、台式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诉讼服务设施上自助操作。


二是证据在线提交。目前,诉讼参与人可在线提交图片、PDF、DOC、文本格式的电子诉讼材料。为提高电子卷宗质量,请尽可能在线填写结构化信息生成诉状、直接上传原始电子材料;对纸质材料,请通过扫描仪、微信小程序“扫描全能王”等工具进行电子化处理后再进行上传。


三是精细化编目。立案时提交证据材料的,诉讼参与人可自助进行材料整理分类,实现证据精细化编目。



无纸化审理


一是庭审环节。线下庭审的,全程录音录像;线上庭审的,可根据短信提醒进入“移动微法院”、“新浪云上互联网法庭”、“华宇云间互联网法庭”等庭审平台参与在线庭审。


二是合议环节。合议笔录实行线上会签,存入电子卷宗。对简单案件实行线上合议。案件中的文书使用电子签章。


三是上(抗)诉环节。一审法院线上移送电子卷宗,纸质卷宗不再随案移送。因鉴定等确需使用一审纸质材料的,二审承办人可以通过“办案办公平台”发送调卷函申请调卷。二审法院收到移送的上(抗)诉材料后在线进行审核。



无纸化送达


目前,民事、行政、执行案件均可适用智能送达。


一是智能送达。诉讼参与人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时,请准确填写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送达信息,注册“移动微法院”,并对裁判文书送达方式进行选择。对于同意电子送达的诉讼参与人,平台通过手机短信、“浙江法院网”、“移动微法院”等同步推送诉讼材料,即时便捷。诉讼参与人未明确表示同意电子送达,但通过回复等行为表明知悉送达内容或者作出相应诉讼行为,且未明确表示不同意电子送达的,本次送达有效,并视为同意电子送达。


二是E键送达。对于明确表示不同意电子送达的诉讼参与人,平台通过“E键送达”自动将送达材料以电子化传输方式推送至送达目的地的邮政部门,由邮政部门打印、封装后,安排投递。



无纸化归档


在办案过程中,卷宗随案生成并归置到相应的目录下。案件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向法院补充提交的纸质材料,要及时进行电子化处理并引入,同时还要保证电子材料完整、清晰,相应纸质材料精简符合标准。案件审理完毕后,实行一键归档。






今天的“无纸化”,是为了明天的“智能化”,让司法更加公正、高效、便民!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不搞一刀切,对有需要的诉讼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我们相信,在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共同努力下,无纸化、智能化办案将成为杭州司法新常态!




AI“小智”又添新功能!看TA如何让民间借贷纠纷智审速判!

在生日当天救人命的杭州27岁法官助理今天完成捐献,发生的事情一桩桩都让人泪目

金融智审法官陈清亮:创新的感觉兴奋又忐忑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