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购房人拿回千万房款,企业避免列入失信名单,法院“执前督促程序”释放的善意文明值得细品

杭州中院 2021-07-11

“真是太感谢了,你们如此人性执法,帮我们公司渡过难关。”杭州某房地产公司主要负责人在微信上向建德法院执行人员道谢。


01


上百件执行案件涌入法院,

索要购房款


杭州某房地产公司在建德开发了某楼盘,自2018年起,在建德法院涉案238件。2020年2月初,建德法院陆续收到17个购房者提交的强制执行立案材料,标的累计多达千万,因公司未按约履行司法确认协议,购房者要求注销网签合同并返回购房款。


02


房产公司:钱肯定还,

但疫情影响,能否稍缓?


该案系串案,涉案人数众多,涉案标的达数千万元,建德法院第一时间启动执前督促程序,安排专人负责。


“你公司未按协议履行返还房款义务,现有十几个原告申请执行你公司,在执行立案前对你公司发出督促,若继续不按约履行,我院将立案执行。”督促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被执行企业,将申请强制执行的情况予以告知并且向阐明立案执行后的不利后果。


想要了解“执前督促程序”,可点击链接:杭州中院发布关于开展执前督促履行的实施意见


“这个钱我们公司肯定还,但这次疫情对我公司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企业表示会积极配合及时将房款退还申请执行人,因案涉标的较大,希望法院给予其一定的时间,让其筹款,并考虑到企业长远发展,不要立案执行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03


购房者:同意暂缓执行立案!

不到两周时间,全部拿到购房款


一个普通居民一辈子的积蓄可能都系在房子上面,拿回房款的急迫心情也是能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又涉及到企业生存,一旦进入执行,将企业纳入失信黑名单,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无疑是致命打击。


督促人员扮演起调解法官的角色,因疫情防控需要,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选择电话调解方式,十几个申请执行人一个一个的拨打过去。起初当事人不理解,要求法院立即立案强制执行。督促人员在电话里向每一个申请执行人耐心讲解执行需要的流程及时间,并传达了公司积极履行的态度。申请执行人最终全部同意暂缓执行立案,愿意给予房产公司一定履行期限。争取到一定履行期限后,督促人员又催促房产公司积极凑集资金退回房款,与申请执行人办理网签手续。不足两周,申请执行人全额收到企业退回的购房款。



04


法院:提倡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更小的善意文明执行


选择对企业生产影响较小且方便执行的方式予以执行是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要求。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执前督促程序,在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前提下,对于暂时困难但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被执行人 “蓄水养鱼”,使得被执行企业积极履行生效裁判义务,避免被纳入失信名单对企业运营造成不良影响,让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之外,感受到司法温度。








预 告


6月9日,杭州中院将召开“善意文明执行 助力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来源:建德法院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了电子督促程序,这类借贷纠纷10来天即可审结

微信截图可以当借款凭证么?法官提醒,电子证据可以用,但还要注意这几点

执行法官谈敏:兜兜转转,司法为民的初心始终没变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