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精细化设计
自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以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蓬勃发展,但是海绵城市设计质量良莠不齐。只有根据具体项目特点,以实现项目海绵城市设计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精细化设计,才可最大程度地保证设计质量。
启迪设计集团作为国内较早参与海绵城市设计的企业之一,已设计了一批具代表性的海绵城市项目,“苏地2016-WG-62号地块一期A区住宅项目海绵城市项目”就是其中采用精细化设计的生动案例。
项目名称:苏地2016-WG-62号地块一期A区住宅项目海绵城市项目
项目地址:苏州市相城区
占地面积:3.9公顷
海绵城市设计团队: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电三院给排水所
海绵城市设计人员:赵德栋 杨应秋 时嘉慧 王春明
景观设计单位: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相融路东、青龙港路南、民一路西、蠡太路北,共分为3个地块,区域范围内总面积约3.9公顷。项目是新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团队对场地内竖向、排水系统及绿化系统进行海绵城市技术设计。源头布置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蓄水池等LID设施,使屋面与路面雨水径流优先导流至LID设施经过下渗,滞蓄,净化处理,少部分屋面及路面雨水溢流进入雨水管网。本项目本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场地下垫面及景观条件,合理设置下凹绿地及雨水花园,同时设置雨水回用水池调蓄雨水,构建不同功能片区间系统的社区海绵网络。在充分考虑建筑场地竖向标高设计、道路分隔、屋脊线、雨水管网布置、绿化景观等布局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海绵汇水分区。本项目共划分为5个一级汇水分区、90个二级汇水分区,满足了“一处海绵蓄水设施对应一个汇水分区”的要求,为下一步海绵精细化计算提供了前提条件。下凹绿地指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本项目共设置43处下凹绿地,通过路面找坡、植草沟转输等措施汇聚雨水,实现雨水的源头削减与净化。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本项目共设置20处雨水花园,通过雨水花园蓄水高,净水效果好的特性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净化及利用。雨水花园内设置穿孔管,穿孔管末端设置清扫口。同时设置溢流雨水井,溢流雨水接至室外雨水管。植草砖属于透水铺装的一种。植草砖即可以促进雨水下渗,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从而改善的空气。本项目共设置植草砖1830.1㎡。根据每处汇水分区下垫面情况及场地景观布置,结合苏州市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合理计算并设置海绵设施。本项目共设置雨水花园627.5㎡,下凹绿地1590.8㎡,植草沟362.9㎡,植草砖1830.1㎡。经复核,本项目年平均径流总控制率为83.30%,年径流污染削减率61.28%,超过苏州市海绵城市设计指标要求。根据《苏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中的苏州地区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推荐植物种类表,结合景观选择蒲苇、千屈菜、鸢尾等短期耐涝,长期耐旱植物。同时多次与景观专业对接、配合,根据景观组团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里合理布置植物。起到了海绵植物与景观组团合理搭配,相得益彰的效果。海绵城市设计需结合景观设计及项目特点,详细划分汇水分区,在每个汇水分区内因地制宜地布置海绵设施,同时与景观专业紧密配合,合理地布置植物。只有精细化设计才能使海绵设施更好的发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达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