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妹墙裂推荐
著名作家为“她”代言!《四川日报》整版刊发!
小伙伴们
还记得江小妹上次给大家安利的
《通江水暖》这部作品吗?
10月6日,《四川日报》第四版
刊发了《通江水暖》系列评论
今天,江小妹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大家们的眼中通江故事
▼
但愿苍生俱饱暖
——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概评
李舫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如何补齐贫困人口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让所有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贫困人口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关注的工作之一。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比联合国确定的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堪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这场战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以此为主题专门主持召开四次座谈会。
第一次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他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我们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次是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贵阳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他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第三次是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指出,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四次是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会上他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总量上看,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在群体分布上,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在脱贫目标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文学大省,四川省的作家艺术家们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骁勇奋斗,战功卓著。四川省作家协会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作协党组的带领下,精准聚焦脱贫攻坚,组织实施以“文学公益捐赠”“文学志愿服务”“文学精品扶贫”为内容的“万千百十”文学扶贫活动,动员广大作家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讲述脱贫攻坚“四川故事”,塑造脱贫攻坚“四川典型”,更拿出了记录这场脱贫攻坚战役的有分量、有温度、有情有义的作品,刘裕国、郑赤鹰的《通江水暖》,马平的《高腔》,李春明的《山盟》堪称这些作品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文体相疏,长短不同,风格迥异,但有一点高度一致,就是作家不约而同以如椽巨笔,热血沸腾地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贫困地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伟大实践。
刘裕国是我多年的同事和朋友,我们长期供职于人民日报,因为文学而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人民日报,不少像裕国这样有理想、有才气、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他们一手新闻,一手文学,一种身份是记者,一种身份是作家,作为记者他们有足够的机缘深入生活,作为作家他们有充沛的笔墨描摹生活,他们格外受到缪斯女神的青睐,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裕国就是当下这个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他擅长散文和报告文学,著作等身,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在新闻第一线,从中寻找文学素材和滋养。
在这次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刘裕国又一次表现不凡,他与郑赤鹰联袂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立足重点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四川省四大贫困片区之一的秦巴山区的通江县,挖掘创作资源,塑造英雄典范。通江县有157个贫困村、2.8万户农户、7.05万贫困人口,不通铁路、不通高速公路、无工业、无矿产,且山高土薄路难行,交通闭塞。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级贫困县”这顶沉重的帽子,在通江人的头上已经戴了60多年。面对这样的现状,当地领导班子却拍着胸口立下誓言:要在2018年让全县贫困户全部脱贫,要在2020年全面奔小康。
通江县是革命老区,这里的情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入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就设在通江县城。找到这样一个文学样板,不仅要花费精力,更要花费体力,他在书中写道:“在通江期间,我们前后接触了上百名干部群众。”这其中有基层干部,也有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创业大学生群体、投资农业的老板。刘裕国正是通过对通江县革命历史文化脉络的深入梳理,发现这里的领导干部身上都有一股子冲劲——红军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在今天的延续。上世纪三十年代,人口不到30万人的通江,为何会有4.8万多青壮年毅然加入红军?他们占了通江人口近1/6,占了通江劳力的1/2。这种精神一直蛰伏在这片热土中,等待被时代“激活”。今天,通江的党员干部继承了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不怕出力流汗的遗志,保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初心,为了让这里的百姓摆脱贫困,立下攻坚克难军令状,以改革为动力,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力、用情地开展工作。
刘裕国曾说,好的报告文学作品,既要有新闻的内核,又要有文学的表达。这部报告文学,体现了刘裕国对报告文学的理解,更体现了刘裕国、郑赤鹰两位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文学素养,他们准确捕捉了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群体对时代精神、历史任务的准确把握。这部著作通过十四个章节、31万字,从历史的厚度里挖掘出现实的深度,有血有肉地书写了通江县各级干部和全县人民群众在贯彻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中,传承红军血脉,发扬红军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勇气,打好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一条可循可鉴的脱贫奔小康的路径。
作为从苍溪乡下走出来的作家,马平对农村贫困群众的生存状态深谙于心。他的小说《高腔》讲述的是在第一书记丁从杰、村支书牛春枣、市文化馆馆长滕娜的帮助下,自尊自强的“火把女子”米香兰摘去贫困户的帽子,“扶不上墙的烂泥”柴云宽有了用武之地,牛米二家多年恩怨也得以化解。丁从杰敏锐地从一块老柴疙瘩上发现了花田沟村独特的自然资源,滕娜等人则着力振兴民俗瑰宝薅草锣鼓歌。众人搭戏互帮互唱,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建设,花田沟村旧貌换新颜。
李春明的小说《山盟》写的是他最熟悉的家乡农村扶贫的故事。石承是县里的一名干部,被安排去乡下扶贫。与以往的扶贫工作不一样的是,这次精准扶贫给他分配了两名帮扶对象,一名是卧病在床的冬哥,一名是游手好闲的凯子。石承必须让这两名帮扶对象脱贫了才算完成了精准扶贫的任务,尽管石承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到乡下来做扶贫工作的,但他为完成任务想尽了办法,甚至动员了自己的朋友和亲戚。在大家的努力下,冬哥治好了腿疾,凯子也从游手好闲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乡下出名的知客事,终于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古人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难得的是,《通江水暖》《高腔》《山盟》三部作品以不同的地域为背景,以具有泥土气息的故事为灵魂,找到了具有标本意义的主人公和叙事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四川省精准扶贫的现状。我们今天面对的脱贫攻坚,很难说“一把钥匙开一千把锁”,只能根据不同的地域、资源、历史、自然等条件因地制宜。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有一个特殊的共性,学会了将“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学会了下一番“绣花”功夫,懂得了脱贫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懂得了如何融入百姓生活、在社会大潮中勇驻潮头,带领人民群众勇敢奔向迈向无比美好的未来。三部作品、四位作者的笔法是质朴的,无论是调查还是叙事,无论是虚构还是纪实,都扎实、生动、朴拙、厚重,这种底色无疑为作品增加了亮色。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的这句诗,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使命与担当。四川自古是文学重镇,历代名家辈出,司马相如、扬雄、陈寿、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等一批文学名家都曾有“哀民生之多艰”的词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及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郭茅巴老曹”中四川便占有三分之一的“江山”(郭沫若、巴金),此外,沙汀、艾芜、李劼人等文学大家承前启后,书写了现代文学史凝重的一页。今日的四川走在从文学大省向文学强省迈进的征途中,以王火、周克芹、吉狄马加、阿来、柳建伟、麦家等为领军的一批文学力量不仅肩负时代重任,更令中国文学具有了持续的世界影响力、感召力。
在我们目之所及的三部作品中,刘裕国、郑赤鹰用“通江巨变”为时代立魂,马平、李春明用“花田高腔”“石承山盟”为改革塑形,与此同时,他们真实描述了四川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发展蓝本,这对于今天仍战斗在脱贫攻坚战场的无数干部群众而言意义非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减贫治理提供了“四川方案”,更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通江水暖》令人心潮澎湃
李准
消灭贫困,让全社会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当代中国,彻底消灭贫困县贫困村,不仅是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生命力。此时此境,读了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确实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通江县是埋葬着25048名红军烈士的革命老区,却又是60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何能在2020年之前彻底脱贫?《通江水暖》引领我们走进了通江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如身临其境地走进了全县上下正在进行的脱贫大战。全书通过对王坪村、火天岗村、苟家坝村、鹦鸽嘴村、鹿鸣村、柳林村,金山村、方山村、大兴乡、唱歌乡、火炬镇、陈河乡、空山坝、两河口等村镇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现场报道性描述,通过对全县上下横下一条心绝地发招、易地搬迁加强土地利用、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搞“叠加共振”,搞小额贷款扶贫和股权量化、发挥生态优势做大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引进人才搞品牌经济等带有故事性的生动讲述乃至当事人的现身说法,让读者看到了在中央的指引下,通江的共产党员们、通江的干部和群众在脱贫大战中迸发出了怎样的拼搏精神和创造精神,不但创造了那么多奇迹,还为全国的精准扶贫创造了经验。读完这本书,我们对脱贫事业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80多年前,通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不到30万的全县人口中有4.8万人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不可磨灭的牺牲和贡献。《通江水暖》又一个可贵的特色和优点就是,两位作者和通江的干部群众一样,没有把通江在历史上的牺牲和奉献变成前进的包袱和向国家伸手要钱的理由,而是把历史的辉煌看作在现实中要勇敢前进的责任,把革命前辈和烈士们的遗愿化作创造新的奇迹的精神动力。全书的序章、第一章《王平列陈》、第二章《空山会战》、第三章《朝城并肩》在这方面写得尤其集中而有力,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铁的事实回击了那种把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以现代化发展为借口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的谬论,也帮助读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上认清了我们应当怎样弘扬优秀历史传统。
真正优秀的能够成为时代战鼓的报告文学,都是创作者用双脚和汗水写成的,是激情拥抱现实生活的结晶。刘裕国和郑赤鹰不是站在贫困之外、之上写脱贫,而是站在脱贫大战之中写脱贫。刘裕国早在2001年就进过通江,写过通江的报道,十多年中他一直对那里魂牵梦绕。为了写《通江水暖》,2016年他和郑赤鹰又6进通江,跋山涉水,走村进寨,采访县级干部10人,乡村干部30多人,脱贫带头人、创业者和普通农民近百人,“在田间地头找感觉”。他们和采访对象同呼吸、共欢笑,不光是脱贫的见证者,还是脱贫的参与者。这是他们作品感人动人启发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是繁荣报告文学创作的正确选择。
(作者: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
书写脱贫攻坚的“中国
——兼谈报告文学《通江水暖》
范咏戈
四川省作家协会组织这样一个脱贫攻坚文学作品主题研讨会很有意义,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文学界的一件盛事。脱贫攻坚是当前国之大事,文学也应该可以有所为的,可贵的、不简单化、不贴标签、不为主题先行,从认识生活入手,开拓提炼新的主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十八洞村考察的时候提出了“精准扶贫”,到2020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前最关心的事情。这个时代课题如何变为我们的文学主题,考验着作家的情怀与担当。这个主题既是文学书写民生的传统主题,更是文学书写“中国梦”的一个崭新主题。
四川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前几年的资料显示,全国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四川就有600万。因为贫困户多在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四川省对于脱贫有特别迫切的愿望。四川省作家协会,非常敏感,及时引导转向,把文学主题集中到扶贫上,引导到绘制“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上。这次提交研讨的三部作品我都认真拜读过了,给我总的印象是及时而不应时,是新生的乡村叙事,对现实主义创作都有导向性。两部中篇小说把这个时代主题转换为文学主题,都有红色元素,都有第一书记,顺应了历史与现实。
分配给我的是重点谈一下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从主题来说,不用多讲了,它是一部及时回应时代的情怀之作,是一部兼备新闻性与文学性的作品。同时,我觉得它还是一部“抓功”“跑功”和“写功”三功都下到了功夫的厚重之作。
报告文学“抓功”是指的选择题材,抓住好题材。《通江水暖》抓住了。而“跑功”则是采访之功。两位作者非常深入,在采访地一住几个月,采访对象涉及各个阶层。“写功”则是说文学表现。《通江水暖》谋篇布局上也是下了功夫的,采取以断面构成史诗的结构方式,语言也很有特色,朴实亲切。不仅素材具有直接可信性,文字也具有生动可读性。
这部作品是当前报告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收获。具体来讲,一是题材好。当下报告文学出去找精准扶贫的并不是很多。这部作品与生活同步,通过深入采访,让读者知晓了基层扶贫的现在进行时。这点不需要多说。报告文学给文学的题材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差别的。
二是立意高。这部作品立意非常高远,对于什么叫勤劳致富,什么叫金山银山都有作者新的独到的诠释。这部作品在对通江这样一个县的脱贫做全景扫描,在政策性上,把握得非常好。很多扶贫政策都涉及到了,原来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精准扶贫,什么是土地流转、生态扶贫、特产扶贫、文化扶贫、迁居扶贫……等等,通过这些项目,再加之颇具“通江特色”的山地梅花鸡,青峪猪,银耳,茶叶等,还有交通大会战、城城大会战、旅游大会战,以及地、人、林、房、钱、集体资产“六个盘活”和“森林康养”等新举措、新词热词,作者都采写得十分专业。报告文学应有科学性,如徐迟的数记,陈启文的水稻杂交,这是一部报告文学地道不地道能否有历史价值的价值所在。
三是以人为本,写出了四川人的精气神,从中释放出正能量。不仅有项目运作,而且写出了四川人特有的当小我遇上大我的那股精气神。《通江水暖》在人物描写上狠下功夫,如夫妻小学教师、李建国种茶等。当然,这几部作品都写了“第一书记”的崭新形象,是时代亮点,以前文学画廊里没有,“第一书记”们的共性就是特别能吃苦,讲道理,重人情。这部报告文学作品,对通江而言是全景,对全国是个缩影,非常有启发意义。
四是适度穿插。书里有很多举重若轻的人,小故事,读来也令人动容。这次参加研讨的三部作品都有红色基因也不是偶然的,革命传统贯穿了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未来,脱贫攻坚是在历史大背景下徐徐展开的一场战役。几位老板带着资金回来了不怕失败找项目,还有知识分子,几个大学生放弃城里的高收入回到家乡创业想了很多办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越挫越勇等,其实都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书中这些故事启示我们,“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通江水暖》正是绘制了一幅充满时代感的扶贫脱贫的清明上河图。
(作者系《文艺报》原总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
做文学的福尔摩斯
蒋蓝
读到刘裕国和郑赤鹰合著的《通江水暖》,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这是一部文学探险之书。通江县在四川、在整个中国有两个著名的“符号”,一个红色土地的银耳,第二个就是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在这片革命老区的土地上,红土地与丘陵红壤,思想封闭与路途偏远,大量青壮劳力集体出走谋生,成为了通江县的某种状态。
两位作者去通江采访了十多次,走访了上百人,这是难以想象的工作量,他们才是新时代的文学福尔摩斯。我自己即是访谈记者,背录音机采访一个人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出去采访一谈就是一天。我们有多少作家,不要说整理录音,谁有耐心把农民话语听一遍?还不要说总结思想,梳理出有价值的东西。采访工程量之大,花的心血之多,令人钦佩。毫无疑问,《通江水暖》是一部气壮山河的新史诗。
《通江水暖》不是简单的扶贫英模事迹汇编。两位作者坚持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文学田野考察,始终以“身心在场”的非虚构立场的客观严谨,努力返回到事物的细节当中,返回到一系列人物事件的纠葛当中,返回到贫困人群的初始根源。而要解决7万多人口的脱贫,两位作家深知这并非易事:“在通江期间,我们前后接触了上百名干部群众,对于在2018年脱贫,几乎所有人都很有信心,然而,对于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不少人坦陈,有难度,难度很大,不是一般的大。”
通江县土地最为贫瘠、村民最为贫困的空山村,这里却是李先念主席战斗过的地方,著名的空山战役就发生于此。作家的采访极为细心,挖掘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红军修筑工事时,一位战士要砍伐一颗核桃树,李先念看到了,当即给予制止,他说,空山的老百姓穷啊,核桃还能卖两个钱。此后,村里人就把这棵核桃树叫做将军树……对于这样一个从古时穷到今天的地方,干部们怎样让它脱贫?正因为历史的厚重,往往会营造另外一种感伤,扶贫、脱贫,不但是时代的伟业,也成为作家义不容辞的正义书写。
纵观全书,“散点透视法”成为了鲜明的创作理念,这亦称为动点透视法,它是指从多个角度表现事物特征,或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来自红土地的真实细节与扶贫攻坚全景式的宏大描绘一起,立体地、丰满地构成了《通江水暖》的经线与纬线,也体现了刘裕国对报告文学的最好诠释:新闻的内核,文学的表达。
从中,我们读到了“最美护林员”景祥俊几十年如一日的酸甜苦辣,读到了村支书刘群才为群众奉献一切的故事,读到了“空山不空”的每一个细节的落实。我认为,《通江水暖》的更高意义,还在于彰显、强调了通江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注定会走一条可持续的生态产业之路。通江县的决策者们正是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林业、种植业优势,保住了青山绿水,遵从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之路。而我们的作家,也在这一伟大的战役里,发现了涌动不息的生活,正是文学经典之河的源头。
(作者系成都日报首席记者、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
这部伟大的作品背后
离不开作者的苦心孤诣
作者刘裕国和郑赤鹰又六进通江
深入脱贫攻坚现场
为了写《通江水暖》,2016年该书作者刘裕国和郑赤鹰又六进通江,跋山涉水,走进王坪村、空山坝、两河口、平溪区、陈河乡、苟家坝、鹦鸽嘴村、大兴乡、唱歌乡、火炬镇、鹿鸣村、柳林村、方山村等众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村现场采访,并采访县级干部10人,乡村干部30多人,脱贫带头人、创业者和普通农民近100人,“在田间地头找感觉”。
充满了通江“味道”的作品
江小妹为之疯狂打call
你呢?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