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正的解脱是什么呢?

2017-07-07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欢迎关注“慈诚罗珠堪布”

智慧照亮人生,让慈爱温暖您的内心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from:慧灯之光

/by:慈诚罗珠堪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51d12yi7&width=500&height=375&auto=0



02灭谛

四圣谛40


(接昨天)小乘佛教一切有部认为,解脱是一种物质。比如,三十种烦恼中,有些是在小乘佛教见道的时候断除,有些是在小乘佛教修道的时候断除,每一种烦恼断除以后,会有一种物质不让它再产生,就像堤坝可以阻止洪水一样。如果没有抵挡烦恼的物质,则即使烦恼断除了,也会再次产生。有了这种物质,烦恼才永远不会重生。这是小乘佛教的错误观点,大乘佛教根本不承认。


大乘佛教认为,如果解脱是物质,就与外道没有差别了。解脱不是因为有物质挡住了烦恼,而必须是烦恼的因——无明、我执等等断除了,来源断除以后,烦恼也不会再产生了。


小乘佛教的经部不承认一切有部的观点,认为解脱是断除烦恼以后的一无所有。但大乘佛教认为这是断见,是不成立的。


那么,真正的解脱是什么呢?大乘佛教中观,尤其是第三转法轮和密宗所讲的“灭谛”,包含了两个意思。


第一,所谓“灭”,即三十种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灭除、毁灭了,在如来藏、佛性上面,不存在烦恼。第二,当所有的烦恼、障碍都消失以后,如来藏、光明、心的本性却永远都会存在,所以佛性、如来藏、光明也叫“灭谛”。这两个就是大乘佛法和密宗的“灭谛”。


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最外层、最表面、最粗糙的精神活动,是我们的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根识;再进一步,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断除以后,最后一层,是如来藏佛性。众生的本性,是阿赖耶识;佛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如果如来藏叫做佛性,那阿赖耶识就可以叫做众生性。虽然佛教没有这样的名词,但可以这样理解。


当加行全部修好,根基非常成熟了,再去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就有可能证悟。证悟的时候,就能突破阿赖耶识的层面,见到佛性,见到佛的法身。虽然我们没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也没有福报见到像金刚萨埵这样的佛的报身,但我们有机会见到佛的法身。三身中最尊贵的,是佛的法身,并不是化身和报身。佛的法身不会有头、有手,不会有颜色、形状,既不是神的形象,也不是人的样子,而是光明如来藏。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法身。我们大家都有机会见到,但是否能抓住机会,就要看每一个人自己了。


初步证悟的时候,虽然已经证悟,但证悟的境界还很模糊,有时能够看见佛的法身,有时很长时间都莫名其妙的,什么都看不见。这就需要对上师的信心,对佛法、对窍诀的信任,以及自己的福报。福报的来源,就是修加行。当所有的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就能对解脱有一点点概念,就能稍稍知道原来佛性、佛的境界、光明、空性、如来藏、永恒、实在是这样的。这就是近距离看到解脱了,虽然还不是零距离,但已经燃起了希望之灯,从此以后对法更有信心,也会变得更精进,会更加倍地努力修行。


就像患了先天性疾病的人,在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以后,虽然病还没完全治愈,但偶尔也有一两天能体会到健康的感觉。一旦尝到甜头,就会信心百倍地加紧治疗。之所以我们现在修行没有动力,就是因为还没有证悟,虽然听过很多次,却不知道什么叫解脱,能否解脱也不知道。当有一天证悟了,动力也就十足了。如果努力,每个人在有生之年都有这个机会。


摘自《慧灯之光》十 ——四圣谛


往期回顾


少欲知足,并不是以贫穷为光荣

当解脱的因缘﹑条件都成熟以后,就一定会解脱

幸福的因是善业,痛苦的因是恶业

真正的地狱不是在地下,而是像做梦一样在众生的心中

为什么有些善良的人却过的不好




随喜

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WeChat:cichengluozhu2015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网站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本流通

淘宝/微店:慧灯坊

TEL : 15828578609/15528038027



TA们已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
ID:cichengluozhu20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