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续被3个地铁广告刷屏,结果刷出了这6个点!

2017-04-04 木木 木木老贼



最近,真是地铁广告大好啊。


朋友圈连续的被3个地铁广告刷屏了,先是支付宝蚂蚁金服的24小时认真生活系列海报,接着又是网易云音乐地铁乐评广告,再接着知乎的最新地铁系列广告也是闪亮登场。


简单看一下:





(蚂蚁金服)




(网易云音乐)



(知乎)


其实我觉得3家广告都做得挺不错,虽然他们都不是按套路出牌,但你以为他们是瞎玩吗?该有的广告符号都是有的。


像主要广告目标、标语、品牌名、场景化的运用......等等都是有的,再简单点说,过去广告的基本原则都包含了: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我要做什么。


不过,说真的,这几个广告共通点很多,所用的KV真的是很相似,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可能这就是以后的趋势吧。


KV是什么?


简单来说,KV是做平面设计的常用语,指的是视觉主画面,或者你也可以说是广告核心创意,包括主题内容的图文搭配方法,包括文字,色彩,用图,以及视觉传达的情感等等。


KV好比一个指导方针,它是相关广告计划里一切延展设计的应用基础。


KV一经确定后,就代表广告创意的方向已经敲定,这时候便可以将KV的各个元素,运用到各个推广媒介上。


这3个广告都是地铁的系列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看过去,KV是不是确实比较像?


一般,KV主要包括三块:创意策略、广告文案和平面设计,三个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整体。


下面就结合KV来简单谈谈我为什么觉得这3个广告做得挺不错, 为什么又觉得挺相似?



1 围绕“人”的创意策略


也就是确定广告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用什么样的诉求方式去说(理性诉求还是感性诉求)。


现在很多广告,做得非常好,非常有创意,但是永远说出的是老板或文案自己的心里话,你看起来是非常好,但是用户看了却毫无感觉。


这些广告商总是在想创意,想颠覆,把整个创意策略玩得花里胡哨的,结果感动了自己却忽视了是给用户看的。


要知道,广告的核心是让你的用户有感,广告的目标是为了改变用户行为。都不知道对谁说,那不是玩完。



整体来说这3个广告就做得很好了,主题的设定,文案的设计很明显都是围绕自己真实用户进行的,不是那些潜在客户,估计看了也无感。


并且他们所有的创意都是非常贴近生活中的片段和场景,都是用很直接的感性文字来打动感染用户。


看起来是很简单,没什么创意,都是普普通通的文字,平平淡淡的配色,没有爆炸眼球的图片......


但其实我倒觉得创意味十足,有些创意是你一看就知道是创意的(你看那些大奖广告),而有些创意不是表现在表层上面,而是直接融入进了广告,它会影响你让你行动,但不会为了创意而表现创意。


往往像普通人的高手才是更厉害的。



2 说人话的文案


这3个广告,文案都是最大的重点,不变的是风格变的是不同场景的这些文字。


文案的意义就是来表达出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一句适合某个群体的文案可以把对应的用户牢牢套住,带来效果,这不就是文案的意义?


不需要豪华的文字,就是调用那些自己之前的那些记忆,引起共鸣,有点偏鸡汤,却能打动你。


其实这些场景情绪本来就是存在的,而这些文字通过这些场景化暗示说明,唤起了他们已经存在的情绪。


所以说这就是做这种系列广告的好处,因为不可能一个场景化文字就触发所有人,不同的文案信息,会让用户调用不同的记忆,这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最终如何看待这个产品。


没用这个产品的人,好产生好感;而正在使用的人,也会不断强化他的认知,加深他对产品的喜爱。


毕竟对于一个还没有使用该产品的用户,广告首先就是要告知“我是干什么的”。


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字,也没有优美的辞藻,但是影响到了别人,强化了陌生人的认知、激起了使用者的情绪、唤起了沉睡用户的记忆,勾起来感兴趣人的欲望。



3 够场景,带动情绪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这么注重“我”的感受和“我”的需求。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在做出选择时,更多的会从自己出发,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就是自己的情绪。


在互联网上,不管是说做产品,还是做公众号,还是做一场引爆朋友圈的活动,或者是一篇疯狂转发的文章,一个病毒式传播的视频,,,,,,


大家都会说到情绪,要有打动人的东西,要走心,要能影响到大家的情绪,要引发大家的情感...等等。


比如咪蒙那么火、又比如最近名声大噪的“夜听”...都是能引发大家的情绪,这点我相信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咪蒙回归新闻专业主义,严肃的报道每一件事,并且丝毫不附带自己的情绪,我想也没这么多广告费了。


现在的广告也是如此,不能打动用户,不能调起他的情绪,很快就会死翘翘了。


相比之前传递企业信息的广告,现在可能更适合的是能结合企业信息做出打动用户的广告。



比如这3个广告,我看到广告下的很多评论,都是在说让自己想到了什么,感触颇深,甚至有的直接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毫无疑问,他们肯定是激起大家的情绪,产生共鸣。或是惊喜、或是悲伤、或是温馨、或是喜悦、或是敬畏、或是焦虑,还有沮丧、兴奋等等。



4 互动传播


之前我们的很多公交广告也好,地铁广告也好,大多都是展示、展示、再展示,基本就是当作一个公告牌来用,反正全国各地都是我的宣传栏,没办法,财大气粗啊。


其实,国外早就非常注重那种互动型的地铁广告,不知道领先我们多少了,各种高科技都用上了,目的很简单:用户和广告可以互动。




我们虽然不需要做得那么高科技,那么智能。但是新媒体时代,要的不只是内容的灌输,用户也不甘于只单向接收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对用户需求、喜好、情绪有更精准的把控。


虽然不能做出那种直接互动的广告,但我们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社交货币”,可以让他们传播。


我觉得传播传播,传比播重要,能传播的广告是更好的广告。特别是地铁广告,除了可以加深印象,难道你指望用户直接扫码购买?或者直接看到电话打电话报名?


想多了,地铁广告能直接带动的行为是很少很少的。除非你是大品牌,仅仅只为加深印象。


所以,多注意广告与用户的互动,或是直接的互动,亦或是情绪上的互动,带来社交货币,引发传播。(可看《如果你能提供这个,点赞、转发、传播都不是问题!》)


这3个广告不是挺好的吗?线下的效果我们无法评估,但是尽管在线下打的广告,却带来了线上的广泛传播与讨论,这就是互动的作用。


就像之前非常火爆的各种南方都市报版面广告,大家是为了通过报纸卖什么吗?


肯定不是,那可能是最终目的,而最简单的原因就是通过引新奇的线下方式引爆线上。


无论你如何坚定不移,周围人对你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传播的本质,在于能引爆,好的传播会引发行动(比如分享)。


总结一下,其实情绪加互动的结合,就是所谓“低成本高转化的事”。


而想做到这一点,有一个秘诀就是: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别人,先让自己玩得起来,然后再考虑别人也能玩HIGH。



5 看似弱弱的平面设计


说真的,这3个广告的设计真没什么好说的,非常简单,也非常直白,我想大概这个需求每个设计师都做得出来。


但是简单不代表没有信息展示,前面说了,广告的作用是传递信息,然后影响到用户,改变用户的行为。


所以,不管是创意、文案还是平面设计,目标都应该是突出主题,传达想要传达的信息。


在这一点上来看,这3个广告的设计,没有去追求艺术的极致,没有要去争夺XXX广告设计大奖,也没有去混淆视觉,就是为了突出并强化所有的主题,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这也就够了。


当然,设计是一门学问,也包含了很多学科,心理学、色彩学、营销学......等等,不否认他们的设计可以做得更好,但就目前这样,也可以了,毕竟,重点不在这。



总而言之,好的广告,不是满肚子打油诗自以为天下人都会主动关注你。而应该是狙击手,让目标用户按照你的意愿的走,就足够了。


不过话说回来,像这3个广告这样类型的广告,“围绕人的创意”、“说人话带情绪的文案”、"弱弱的平面设计"等等都应该是至下而上的。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对用户的了解、对人群兴趣的洞察、对用户情绪的精准把控、写这种打动人的文案......等等,这些都只有那些每天和用户接触的一线运营人员才会更了解,只有以他们为出发点才能做出这样的广告。


如果决策都是至上而下的,全部由老板或领导拍板,喜欢高大上的SLOGAN、喜欢花哨的设计、喜欢精雕细琢的文案、喜欢自己的感受,不了解用户、不知道用户的喜好、不知道他们的情绪爆发点在哪,你觉得你看到的将会是什么?


所以,如果你恰好是一个管理者,多放放手,你要做的是引导,是完善,有时候“至下而上”可能会给你一个惊喜!


这样的才是广告,有真诚,有生活,有你有我。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干货


追热点3B广告原则万达新媒体蓝皮书

创意训练内容没流量插画配图素材

微信运营技巧流量心理唤起20亿奇葩逆袭

写文章建议 | 恐惧营销 | 动态二维码

写软文捷径QQ空间流量史玉柱

无损放大 | 图片变清晰 | 微信排版

广告6大建议 | 公众号开头结尾 

2017热点营销神器 | 最全PPT素材

微信运营神器 | 2017总结 | 产品推广误区

图片美化神器 | 广告教父奥格威

神奇蒙太奇拼图 | 团队提高效率 | 我当爹了

木木老贼 | 照片拼贴 | 血泪广告建议

GIF动图制作 | 社交货币 | 走心广告



木木老贼(公众号ID:mumuseo

这是一个什么都谈谈的营销运营公众号,新鲜、有趣、有料。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给在理想道路上努力打拼的营销人,加点燃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