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记得那位被母亲扇耳光跳楼的14岁男生吗?他妈妈也去了……


***近期,平台主人陪伴陷入比较严重心理危机状态而反复出现自杀,甚至杀人冲动的孩子们。除了孩子们的现实生存境遇令我吃惊并陷入重重困惑,还有我自己的压力感与情绪困扰需要持续的缓解释放。与此同时,整理分享此篇希望在这个被各种天地人间异常充斥的春天里,大家能够有意识主动直面自己的现实生活状态,提早呵护自己和亲人的身心状态。


2020年9月17日,武汉江夏区一中,14岁的初三男生张某锐从5楼跳下,不治身亡。

1、妈妈扇儿子耳光,儿子跳楼身亡

我们现在回去搜索这条新闻,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

当天,张某锐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看到这种情况后,班主任老师就把三名学生的家长叫到了学校。

张某锐的妈妈匆匆忙忙赶到学校后,在见到儿子的那一刻,表现得异常愤怒。


母亲扇儿子耳光,儿子一言不发。

没有过多的听儿子一句解释,情绪失控的母亲就这样当着众多师生的面,在五楼的走廊里,先是狠狠的扇了自己儿子两个耳光。

之后嘴里还一直不停的骂着男孩,这样她还是不解气,最后居然用手摁着孩子的脖子,直到班主任老师赶到,将这位母亲劝走,走之前,她还用手狠狠地戳了一下儿子的额头。

整个被母亲打骂的期间,男生始终靠着走廊上的一根柱子上,一言不发,任凭母亲发泄着愤怒。



看到班主任和母亲走远后,他看了看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同学以及教室旁边坐着的一位老师,发现并没有人关注到自己的窘境。


突然他低下了头,做了一个决绝的选择:毫不犹豫的跳上栏杆,从五楼跳了下去。


等路过的学生和老师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男孩最终抢救无效伤势过重死亡。

2、妈妈自杀,老师住院,同学抑郁

得知孩子的离世,这位母亲也嚎啕大哭,深感自责,并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众人并没有可怜这位失去了独子的母亲,反而纷纷谴责她将孩子的尊严弃之如敝履,甚至咒骂她下半生不得好死。



一时之间,各种网络暴力迎面而来,但是这位母亲始终一言不发,像当初被自己打骂的儿子一样,隐忍的承受着一切。

3、男孩父亲婚内出轨,母亲离婚后一天打三份工

可就在大家快要淡忘这件事的时候,有知情人士曝光了这件事情的后续:这位母亲在自责中自杀了好几次,在去年离世了。班主任老师也因为过度内疚而生病住院,路过的男孩的同学因为没有及时拉住他的手而变得抑郁。

母亲离世、班主任住院、同学抑郁,种种不幸的背后,其实还有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在男孩小时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经济条件也不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家庭。可惜,后来男孩的爸爸因为婚内出轨,且把家里大部分财产转移到了小三名下,导致原配夫妻二人以离婚收场。



孟子心按:多年来,平台主人想尽各种办法从多种角度试图对离异、婚姻失和、丧亲的家庭和孩子作预防心理危机和精神问题的提醒与建议。希望能够及早引起重视,避免或减轻对相关亲子关系各方的负性影响。以本篇上述分享的真实事件为例,离婚家庭的孩子面对的父母经常是贫困、愤怒和善妒的,有些还会出现两个人彼此竞争想要得到孩子的关爱。无论如何,这类(包括酗酒、身心疾病、婚姻失和、离婚、丧亲等)的境遇都很容易榨干父母的精力,导致她们失去能量、耐心,极其容易情绪失控,无法作出明确的决定,更难以提供情感、倾诉,以及保护孩子免于焦虑、愤怒或迷惑的亲职责任。更有甚者,比如上述事件中的妈妈,遇到不如意或压力事件,变得不耐烦、易怒、狂暴,最终出现了语言与身体叠加的暴力虐待行为,终致使母子相继自杀。整理分享本篇希望唤起大家的重视,切勿以投机心理而心存侥幸——


童年创伤不忽视!




童年创伤有多种形式,包括父母离异或分居情感忽视、身体受到虐待、亲人突然死亡、目睹家庭暴力、经历自然灾害和严重疫情、校园凌霸创伤事件、在严重车祸中幸存以及其他强烈的情感经历等。


首先,我们看看2020年国内的一个调查研究给出的报告情况:


童年不良经历覆盖大部分人,
在各学历水平、经济水平个体中均有发生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近7成的成年人都曾经有过至少一项童年不良经历,其中22.4%的人更是有4项以上的童年不良经历

不论你是上市公司CEO,大学教授,还是普通白领,童年不良经历可能都是你曾经无法避免的问题。


另外在本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儿童群体经历一项以上童年不良经历的个体占比55.4%,低于其父母自身童年不良经历的发生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后代的整体成长环境相对较好,或者是当下成年人对后代的教育观念有所改变,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孩子的成长环境仍然存在童年不良经历的风险。


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是最令人心痛的童年创伤



除了较为严重的遭受身体虐待、性侵猥亵、校园霸凌等儿童期不良经历外,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习以为常”的教养方式,也可能成为孩子的童年不良经历,比如“过分关注手机,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再比如”对孩子实施体罚或者训斥,或者是当着孩子面激烈争吵”。


据数据调查显示,父母离婚、家庭暴力不是已经成年的群体曾经在成长中的主要问题,情感忽视、被孤立或被排挤、性虐待、情感虐待、低社会经济状态才是他们很多人心中的痛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3成以上的儿童经历过被家庭成员咒骂、侮辱、羞辱或贬低等的情感虐待,还有近24.8%的孩子看到或听到过家庭成员互相伤害或威胁要伤害对方 。


无法回避的性教育缺失问题




据上图显示,近3成的成年人表示曾经历过身体接触式性侵犯,这说明我们不能再回避性教育的问题


其中,女性调查参与者遭受性虐待的个体占女性样本的30.1%,男性调查参与者中遭受性虐待的个体占男性样本的11.2%说明,反性侵也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


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









描述性分析显示,有童年不良经历的参与者几乎都存在或者存在过每天做事时提不起劲、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等表现出各项抑郁症状的经历,这些经历发生的几率都成倍地高于没有童年不良经历的参与者。从这一部分也能看出,童年不良经历,可能会对我们未来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产生明显的影响。

另外,根据讲述童年不良经历的专著《深井效应》的作者——国际知名儿科医生、童年不良经历研究领域专家娜丁·伯克·哈里斯的多年临床实践发现:

若一个人有四项以上童年不良经历时,那么他比没有童年不良经历的人:

有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发生率增加32.6倍
曾试图自杀的可能性是12.2 倍
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病率增加4.5倍
成年后的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等重症患病率增加3倍
严重肥胖的机率是1.6 倍
伤害DNA的端粒,缩短寿命,严重者短寿20年


童年不良经历,不仅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会严重影响TA的身体健康。



父母童年越不幸,孩子的成长状况越糟糕




当父母有童年不良经历时,其后代群体有一项以上的童年不良经历的占比为63.4%,而父母没有童年不良经历时,这一百分比是38.3%,这说明:父母的童年遭遇,很可能会影响其后代的家庭生活环境及后代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


此外,父母没有童年不良经历时,其后代仍然可能存在这一情况,说明除了家庭内部环境,社会和学校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家校共育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

父母、老师等养育者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保护好自己才是保护孩子的前提。就像乘坐飞机时,空姐会提醒父母:如遇到飞行危机时,在给孩子戴上氧气面罩之前,先戴上自己的氧气面罩。照顾好自己并不是自私,这恰恰是为孩子做的最正确的事。

所以,从今天起,每对父母都应该学着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养育者,避免延续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隔断代际传播的纽带,让自己的孩子成长在一个明媚的、充满生机与朝气的环境当中!




2019年11月,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童年创伤在人的一生中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该报告使用了来自美国25个州超过14.4万名成年人的调查数据,发现约60%的美国人在童年时期至少经历过一次童年创伤。15.6%的人经历过4种或4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童年创伤。


儿童经历的负面创伤事件往往发生在大脑快速发育的敏感时期,相较于成人而言,影响更为深远。儿童处理和应对创伤事件的能力会被危险感和对伤害的恐惧所压倒,他们大脑中尚未形成所需的应对机制,无法有效处理威胁或疏解痛苦的情感。而一旦童年创伤事件造成情感伤害时,残余影响会延续到成年,并影响后续健康,且创伤越严重,持续影响健康的风险就越高。

2019年5月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强调,童年创伤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使临床抑郁症更有可能加重和反复发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110名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的患者,他们在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后住进了医院。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发现,童年时期的虐待和反复出现的抑郁都与大脑岛叶皮层表面积的减少有关,该区域被认为有助于调节情绪和自我意识。大脑岛叶皮层表面积可能会使未来复发的可能性更大。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一个人积累的童年创伤越多,他就越有可能在以后患上多种心理精神和心血管疾病。

为了探究童年创伤与抑郁症发病是否存在某些关联(特别是童年或青春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对来自62篇期刊文章中超过4.4万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早期生活压力的暴露使某些人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一倍。在对比8种不同类型的童年创伤后发现,虽然某些类型的早期压力(如贫困)与重度抑郁症无关,但其他类型的压力(包括情感虐待)与重度抑郁症却存在某些特定的关联。另外8项荟萃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性虐待、身体虐待、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暴力和精神虐待与青春期重度抑郁症发病的高风险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在逆境和抑郁之间或许存在一个狭窄的“窗口”,在此期间医生有机会进行干预。相关研究成果2019年7月发表在《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上。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童年家庭环境如何影响中年人患心脏病风险的研究,相关结果于2020年4月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无论一个人成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如何,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和其他不良经历都会增加其终生患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18年对3600多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发现,经历过严重逆境的儿童(如遭受言语暴力、身体或情感虐待或与药物或酒精滥用者长期生活在一起)在晚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童年创伤暴露较少的儿童高50%。

2020年8月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心理通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童年遭受虐待或暴力创伤的人比从未经历过逆境的人衰老得更快。研究人员检查了青春期提前、细胞老化和大脑结构变化3种不同的生物老化迹象,发现创伤暴露与这三者都有关联。哈佛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凯蒂·麦克劳克林(Katie McLaughli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童年时期遭遇逆境是日后健康状况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不仅包括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状况,还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身体健康状况。”

童年的创伤也有可能代代相传,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的一项研究,相关研究成果2018年8月发表在《儿科学》(Pediatrics)上。研究揭示,经历严重童年创伤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随着创伤的潜在影响,他们的孩子将来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指出,父母有4次或4次以上童年创伤经历的儿童,比父母没有童年创伤的儿童,其行为问题指数评分平均高2.3分,多动症患病率高2.1倍,情感障碍诊断率高4.2倍。这从一方面说明,早期生活经历——尤其是压力大或创伤性的经历——会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产生代代相传的影响。多种科学事实表明,造成健康差异的生物机制在生命的早期就开始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也强调了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童年不良经历,不仅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会严重影响TA的身体健康。总之,我们必须清醒的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个人小时候有过不好的负性事件经历,情绪和心理会受到冲击,成为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和重型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而此前,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是,这类小时候遭遇的创伤事件能和中风、心脏病、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身体疾病扯上关系,并成为积年累月的潜在影响力量,持续消耗个体和家庭能量的无底洞。这并不是说这种影响就无法改变了,只要个体及早的觉察,做出积极的改变,一切也便随之不同了。


童年创伤,是一个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话题。看到创伤、不再否定创伤的存在,往往是我们变好的第一步。



2021年11月10日,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平台主人从上世纪末开始密切关注中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探索相关的心理问题,“5·12”和玉树地震心理援助工作结束后便逐渐专注于日常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近些年临床接诊综合情况来看,童年创伤是学生们心理问题的核心影像因素,以及因之导致的抑郁症已经是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呢?目前专家给出的解释如下——


我们抑郁的20个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3.5亿的抑郁症患者,而我国泛抑郁人数接近1亿。也就是说11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患者。如果我们只关注青少年,患病率会上升到12.8%。青少年女性的比例更高,为19.4%。换句话说,每5名女性青少年中就有1人经历过重度抑郁发作。


许多患有抑郁症的人不寻求治疗。在那些寻求治疗的人当中,许多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一般来说,治疗是药物治疗、谈话治疗或两者兼而有之。抗抑郁药对40%-60%的患者有效。
 
为什么治疗不能减轻更多人的痛苦?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抑郁症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成功率?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了解抑郁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抑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能对所有的患者一刀切。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抑郁的潜在原因。每一种病因都有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1、化学失衡
 
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对健康的情绪和行为至关重要。抑郁症中一些神经递质可能会失衡,如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和氨基丁酸。
 
2、遗传学
 
遗传因素导致抑郁症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就是,抑郁症患者亲属患病风险的增加。如果一级亲属患抑郁症,则这些人的抑郁风险增加1.5%至3%。
 
3、脑电波异常
 
大脑中有两种信号:化学信号和电信号。虽然研究已经广泛地研究了化学失衡假说,但是很少有研究涉及到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电病理学。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知道的是,电休克疗法可以暂时缓解严重抑郁症的症状。
 
4、躯体疾病
 
慢性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抑郁症。建议专业人员在进行精神障碍诊断之前始终先检查一下医疗状况。据报道,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括号内为抑郁症患病率)为:热发作(40-65%)、帕金森病(40%)、多发性硬化症(40%)、癌症(25%)、糖尿病(25%)和慢性疼痛(30-54%)。
 
5、药物
 
一些处方药可能会导致抑郁。举几个例子,心脏疾病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痤疮的异维甲酸(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和避孕药。根据研究,医疗疾病或药物治疗可能是所有抑郁症的根源,其致病比率高达10% - 15%(或多或少取决于医疗条件)。
 
6、病毒和自身免疫
 
直接作用于大脑的病原体与精神症状有关。丹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300多万人的医疗记录。他们发现,任何因感染而住院的病史都会使日后患情绪障碍的风险增加62%。此外,他们还报告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既往病史会使未来患情绪障碍的风险增加45%。
 
7、荷尔蒙
 
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与荷尔蒙的差异有关。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11-20%的女性患有产后抑郁症。同样,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是荷尔蒙。
 
8、不良的童年经历
 
童年时期的不良经历增加了日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失去父母(或父母双方都失去)会增加成年后抑郁的风险。
 
9、季节的变化
 
季节的变化也与抑郁有关。这种类型的抑郁症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10、饮食
 
一项荟萃分析发现维生素D缺乏和抑郁症之间存在联系。另一项研究则警告要注意糖的摄入量。他们发现,在5年内,每天摄入67克或更多糖的男性比每天摄入40克或更少糖的男性患抑郁症的几率高23%。
 
11. 心理社会因素
 
有大量关于孤独、工作满意度、婚姻状况和抑郁等因素的文献。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讨论这个问题。
 
12、 睡眠习惯
 
睡眠和抑郁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或加剧抑郁,而抑郁会导致睡眠障碍。
 
13. 媒体成瘾
 
社交媒体会变得势不可挡,导致工作效率下降,降低自尊和信心,并导致情绪变化。此外,一些电影或电视剧会引发一些人的抑郁。2009年,许多《阿凡达》的粉丝表示感到沮丧,甚至有些人有自杀倾向。
 
14、人格
 
某些人格类型可能会有更高的抑郁风险,比如童年经历坎坷的高敏感人群。
 
15. 少数群体
 
成为少数群体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痛苦。他们比地位高的人感到更多的内疚、尴尬、羞耻和悲伤。
 
16、物质使用历史
 
戒除某些药物或有药物使用史可能与抑郁症有关。
 
17、压力
 
慢性压力会增加皮质醇,并间接减少大脑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多巴胺,而这会导致抑郁。
 
18、衰老
 
当然,抑郁不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但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许多生理、社会和心理上的变化。有些人在衰老的过程中挣扎,这可能最终导致抑郁。
 
19、居住的地方
 
抑郁症发病率因国家、城市和地区而异。生活在城市的人比生活在农村的人有更高的风险。风险也会随着地理位置而变化——例如,自杀率与海拔高度有关。
 
20、失去意义或目的
 
那些挣扎着寻找生活意义的人,或者对死亡等概念感到困惑的人,可能会患上生存性抑郁症,或者失去寻找意义或目标的动力。
 
为了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必须彻底探究原因,并针对每位患者设计出直接解决病因的治疗方案。



实际上,上述20中原因几乎都与“童年创伤”或说“发展型创伤”存在关联。综合考虑当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严峻社会现实和国家相关应对政策,尤其是孩子们的难以自知和父母们的困苦与茫然无措,结合我自己的临床心理工作经验,平台特别针对此类突出问题整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再一次特别编辑整理如下检测问卷。供大家参考使用,核心目的在于:能够让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和创伤被看见、被承认,大家不再否定问题、创伤的存在,往往是我们身心状态向好康复的第一步。借一位真正帮助妈妈渡过心理危机的女儿留给我的感慨来表达最合适——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精神病患者,因为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配合、团结。”

这套问卷很长,但是为了帮助需要的朋友实现多向度的自我检测,以提醒大家及早重视并开始抗逆性创伤疗愈之路只能如此繁琐,请谅解。

童年创伤·原生家庭·情感忽视

个体成长负性经历检测问卷





鬼神附体综合征(分离障碍、多重人格)请参考——
鬼神附体综合征的多元状态与疗愈路径

母亲(性)自恋及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状态检测等请参考——

儿子坠亡,网络大V宋清辉说:我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觉察他的喜怒哀乐…

情感不成熟与操纵控制请参考——
“一个巴掌,一条人命”!沪一中学教师跳楼自杀,以及——
985高校辅导员PUA学生:性骚扰,拍裸照……





对于身处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巨变环境和家庭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国人来说,即便个人努力做出改变也影响甚微,因为个人生命历程中遭遇的困境直接根源于早年等成长环境和教养、以及学校学习等重要经历,同时,会受到当下现实综合压力因素的触发,所以只有整个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真正的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这是平台主人临床中特别重视系统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疫情期间,这是重中之重。


相比其他流派,除了对个体“问题是什么?”“矛盾到底是什么?”进行探索外,本质不同还在于,本土无障碍心理治疗更关心个体所处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代际亲族等)、社会环境(城乡差异等)、人际关系(师生、领导与员工等)中“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什么矛盾冲突状态一直存在?”,尤其是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医学等关涉的系统性因素。


本土无障碍心理治疗认为只有调动多元系统力量,才能串联起矛盾的维系链条,通过影响和调整系统成员互动和关系模式之间的关系,使系统建立新的良性互动平衡。尤其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他变化微小的情况下,如何从“我”做起。


研究表明,关注家族生态系统的过程性治疗对于多种个人心理问题及系统困境都非常有效,包括: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情感不成熟与亲情操纵

鬼神附体综合征(解离症、分离障碍、多重人格)

成瘾(药物、性、酒精、游戏…)

成人身体(失眠、疼痛…)心理(抑郁、焦虑、惊恐…)健康问题

系统性精神困境与危机

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问题(抑郁厌学、自残、自杀与杀人冲动等)

夫妻关系困难:分居、离婚等家庭状况

育儿及亲子关系问题

攻击性、家庭暴力和虐待 

家庭创伤的影响

性心理(含同性恋、跨性别、SM、BDSM)

厌食症、贪食症等饮食失调

衰老及丧失带来的心理困境

如需相关帮助,请参考以下指南——

生命,在危机关头相助相连


孟氏心法(服务指南2022版)




孟子史记
本公众号秉承一贯的传统文化传习、社会自助互助、人文关怀、危难援助等宗旨,倡导基于人间温情、友爱的日常性自发、自愿、自主的学习交流、人际关爱等自助与互助之风习。

本公共号五项原则——
一、中国为家园,人类为本源,宇宙为根源;二、关注人、社会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三、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备、质朴无华;四、居仁由义,乐善不倦,溯游儒释道之源;五、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赤诚弘毅化忧患。
微信号:zixuezha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