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着病毒跑,“给力”!

研读间编辑 清华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2月1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与生命学院王新泉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合作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与人受体ACE2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这一成果被广泛认为是新冠病毒疫苗开发过程的关键突破。


在取得关键突破的背后师生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未来针对冠状病毒还将开展哪些研究?


本期专访张林琦教授,带你了解疫情期间清华师生合力科研抗“疫”的动人故事



2019-nCoV RBD-ACE2复合物晶体结构


当谈起取得这一成果所遇到的困难时,张林琦不无感慨:“科学研究充斥着不确定性,包括获知蛋白的结构信息,通过多长时间拿到这个结构,都非常不确定。和爬山一样,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但是怎么爬,这个过程很复杂,很不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会随时进行调整,随时进行优化。”只顾攀登莫问高,凭着这样一股勇攀科研高峰的进度,课题组及时解析了病毒如何进入细胞这一关键过程,对下一步解析抗体产生及疫苗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机立断,师生一心投入科研


一月中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集中爆发的信息,第一时间引起了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张林琦的关注。


“当得知这是新的冠状病毒的时候,我们立马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我和生命科学学院王新泉教授的课题组要整合起来,尽最大努力应对这种新病毒。当时就决定,有些同学和老师不能回家过年了。”


张林琦之前有十余年的病毒研究经历,此番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即使这一病毒和过往的冠状病毒有很大的共性,但研究过程的困难和挑战仍然是超乎想象的。


“其实那个时候做艾滋相关的研究,我们的科研量就已经很大了,但是现在突然换方向,要读很多相关的文章,准备相关的试剂,就像一位乒乓球运动员突然转行打羽毛球。”


张林琦


但回想起来,张林琦十分欣慰于当时的敏锐和果断,也很感激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与相互鼓励。“我觉得人在经历关键时刻的时候,一定要相互提携,相互搀扶,让大家觉得不是在孤军奋战。”


但工作开展依然面临着众多困难:正值春节假期,实验室的人手非常短缺,同时受疫情影响,为防止大规模人员流动所造成的交叉感染,许多地区都采取了限制人员和货物进出的措施,这无疑又使极度依赖物流的科研工作“雪上加霜”。


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决定做出后,张林琦团队的成员迅速响应,学校也积极支持,开展新冠重点项目。无论是留在学校和在外地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甚至许多已经毕业的校友,也在家查找新技术、新知识,线上保持联系,和团队一起分享,给大家建议。“你可以感觉到不是一个人在奋战,而是集体的力量,我们研究小组的正能量在这次的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解析晶体结构,课题组还与上海的研究机构进行了密切合作,全力推进科研进展。


张林琦与王新泉课题组成员


张林琦坦言,这样的紧急工作状态自己已经历过很多次,当疫情发生的时候,疫情相关的研究就是第一位的事情。


除了新冠就是新冠,没有什么其他的挂念。现在都不知道白天黑夜,要不断地去分析实验结果、策划下一个实验、和学生讨论、和合作伙伴开电话会议、和一线老师以及科研单位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和国外的合作伙伴对接等等。这个时间段节奏特别快、连轴转,躺下来想的事基本都和新冠病毒有关。因为很多细节需要反复推敲,或者根据别人的结果来反证我的结果是不是对,有很多事情需要随时讨论。”


林琦与实验室学生合影


使命在肩,多次危机挺身而出


这不是张林琦课题组第一次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挺身而出。艾滋病、MERS、H5N1、埃博拉(EBOLA)、寨卡病毒……在攻克这些骇人听闻的病毒的研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2014年,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分离获得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人源单克隆中和抗体。


2015年,在系统分析了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表面血凝素蛋白(HA)抗体反应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首次定义了保护性抗体识别HA 表面的四个薄弱位点,为研发和优化抗体药物和疫苗提供了精准的靶标。


2016年,在我国首次成功分离出三株具备高中和能力的抗埃博拉病毒(Ebola)的单克隆抗体,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埃博拉的医学干预手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我们一直从事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研究,确实有一种时效感、紧迫感。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份内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成果能够提供给更多一线的医务人员,能真正起到一些预防的作用,那时我们今天的贡献才有价值。对我们这些做科学的人来讲,你的研究能够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使用,那种感受才是真正‘给力’的。我们天天就像给自己打鸡血一样,天天给自己鼓劲,我们对搞定这个病毒,研发出相应的抗体和疫苗是充满了信心。”张林琦说。


“给力”是张林琦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汇,即使科研任务繁重,他也总显得精力充沛,举重若轻:“我觉得在高压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超乎寻常的‘给力’。”


非洲科学院院长向张林琦颁发证书


2016年,张林琦当选非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科学家。谈到这一新身份,张林琦表示:“其实这些头衔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光环。我们的学科专业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很多第三世界的色彩,例如艾滋病70%以上的感染者都在非洲。所以进入这一领域的时候,我就对非洲就产生了无形的感觉,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都是来自于非洲。真正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愿意投身于非洲艾滋病研究的科学家,建立了很多联系,得到了很好的衔接和拓展,得到了很好的机会。既然有了这方面的基础,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和非洲科学家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在艾滋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再接再厉,科研进展永不止步


当提到未来这一课题的研究计划时,张林琦表示,研制疫苗的工作实际上很早就开始了,有的疫苗已经打进动物体内,目前正在等待结果。同时,团队正与多家医院展开合作,找到感染者和康复者,因为康复的病人身上产生了抗体,未来将会尝试把病人身体中编码抗体的基因挑选出来大量生产,再把其产生的蛋白中能够阻断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抗体拿出来,作为治疗的手段。


也就是说,张林琦及其团队的这种工作状态,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要依赖科学来研发出干预的手段,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病毒的爆发和再爆发。尤其是疫苗和药物没有成功的时候,必须继续往前跑,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到这次疫情上去,或者预防下次疫情不再来。”


同时,张林琦目前承担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的研究也在继续,“因此,除了把时间和精力安排得更好之外,每个学生和研究员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一定要同时进行,这就要强烈要求学生和老师承担额外的工作,新冠和艾滋都不能耽误。”


张林琦课题组成员


科学家的关怀不只在实验室内。经历这次疫情,尤其是亲身经历了过去几十年许多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张林琦感慨“我们一直在追着病毒跑,一直在被动挨打,没有预存一些特别有效的预防系统和手段”,他呼吁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主动应对,对这些高致病性的病毒展开研究。首先要提高防控和风险意识,其次要健全相应机制和资金配套,最后要确保人才跟进。”


“我觉得即使在我们科学之外,大家也都在思考,也都在吸取经验教训,希望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最终能够实现一个以保护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健康新模式。在这方面,清华有很多优势,作为一所学科完备的一流大学,清华可以汇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新整合和聚焦,创建和优化一个更加适合于应对紧急形势的公共健康模式。我们也在行动和沟通,利用清华的优势先动起来。”




95岁清华物理系教授在线开课公式:71+1=+∞

“在线”科研+组会,看清华师生“大显神通”

清华湖北籍教师直播3次哽咽,课堂被怒赞!

清华教师正在讲课,但讲台下空无一人

清华大学面向社会资源大盘点!


点击查看👆


来源|“清华研读间”公号

(ID:qinghuayandujian)

采访|佩奇 树枝

文字|佩奇 树枝

编辑|普鲁士蓝 赵姝婧

责编|巫山云 普鲁士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