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清华,靠的就是这八个字!
你一定还记得
2020年2月3日
清华大学面向社会承诺
“延期开学、如期开课”
并圆满完成教学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
自强不息的清华师生共同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教学壮举
生动地诠释着
清华的学风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镌刻于清华园第三教室楼西侧墙面上
这是几代清华人留下的
精神财富
更是在一代代青年学子身上传承着的
行为准则
第三教室楼墙面上镌刻着“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八字学风
严谨:治学之本,求学之道
清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严密完备的规章制度,各项规则一度多达90多项,使师生们养成守制度、讲效率的作风。
在1911年建校伊始颁布的《清华学堂章程》中,就有对学生成绩评定、升级、毕业要求等的明确规定,例如高等科学生两科以上不及格则被降班,降班两次即出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清华以学风严明著称。每天清晨,当起床钟声敲响时,学生必须起床,睡懒觉者要被罚。学生违反校规,需挂牌思过。老清华的淘汰率很高。截至1924年,共招生1500名,毕业率只有42.4%。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清华向来有一种俭朴好学的风气。”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读书时深受叶企孙喜爱,他在一次考试中尽管理论成绩很好,得了58分(满分为60分);但因实验时不够严谨,实验操作成绩只得了25分(满分为40分),这份考卷一直被叶老存藏,李政道得知后百感交集,感叹正是恩师的严格要求,让自己养成理论和实验并重的习惯。
叶企孙批改的李政道考题
“严谨、严肃、严格、严密”,这是钱学森在课上对同学们的要求,钱学森教学起点高、要求严。“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学术精神的体现,这种严谨严肃的治学精神,影响着一批批清华学子。
师者的严格要求背后是殷切期望和关心爱护。就读于西南联大的汪家鼎院士这样回忆:“老师们一方面坚持标准,另一方面,为了不耽误多数学生按时毕业,不辞辛苦地在暑假中开课,便于不及格的学生重读和其他学生选读。”
对学生严格要求,老师们对科学、对自己更是一丝不苟。“对待学问,要严谨,不能出一点纰漏,不能给后人的研究带来麻烦、障碍。”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清华西文系的季羡林一生治学严谨。季羡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精通梵文的学者,但每当有人请他题写梵文时,他都让人家把要求先留下来,自己核对字典后再题写。季羡林在70多岁高龄时开始编著《糖史》,他坚持精心考证史料,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反复求证,不允许半点失误,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他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达到了学术的顶峰。
“清华就是教我们‘为学’又教我们‘为人’的地方,它以严谨的学风和革命的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献身革命和建设祖国的‘有骨气’的中国人。”朱镕基总理曾经回顾清华学风并写道,“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
勤奋:自强不息,矢志笃行
某个假期的深夜,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灯光明亮,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正在读书、学习的同学,这个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有印象。在清华,操场上有每天天不亮就去锻炼的队伍,餐厅里有边吃饭边交流课题的讨论,实验室有凌晨依旧忙碌的身影,这一切每天都在发生,“勤奋”无处不在。
从初中毕业的小杂货店员到清华数学系教授,许多人都赞叹华罗庚为数学天才,而他则认为一切源于勤奋和积累。进入清华后,华罗庚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自学完数学系的全部课程。非但如此,他还自学了英文、法文、德文。正如他在文章中勉励青年人所写:“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个小时,我就花三个半小时……所以,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在后一段时间内却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013年3月15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震惊物理学界的成果——薛其坤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中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有人说,如果没有“同时间赛跑”的执著,就没有这项科研成果。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这样的作息时间,薛其坤已经坚持了20年,学生们亲切称他为“711院士”。“不管再晚再忙,只要不出差,薛老师总要到实验室看一看,和学生聊一聊,那种对科研的热爱和精力,让人惊叹。”团队中的物理系博士生冯硝被薛其坤的勤奋刻苦深深感染,“一开始觉得这样很累很枯燥,可在薛老师带领下,每观测到一个漂亮的数据,那幸福真是无以言表!薛老师做到今天这种程度,还这么努力,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努力。”
“711院士”薛其坤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学院博士生单思思半年多无休,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每一个步骤都是非常庞杂和精细的,比如说我们已经分离出200多个抗体,但要进一步筛选哪一个更有效。我们需要做很多的功能验证,需要上千次地不停重复一个动作,有时候手都僵了。”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努力后,单思思和团队成员已经解析了病毒与蛋白结合的关键结构、成功分离出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的功能实验,并已经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求实:脚踏实地,行胜于言
朱自清先生曾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这种精神在治学和求学中,则体现为脚踏实地、行胜于言,体现为唯真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学习精神。
1999年,热能系教授段远源第一次讲授“工程热力学”课程。这是能动系(当时为热能系)一门极为重要的本科生技术基础课。由于办公条件有限,他随手从实验室拿了一摞已经用过的打印纸在背面开始备课。一学期下来,积累了一厚本写在打印纸背面的备课笔记。20年过去了,段远源对每一次课的内容仍反复推敲、演算,几易其稿。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是对这位教学行家里手的一份肯定。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蕉已有10余年教龄,但在每一轮备课中仍坚持将“讲台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来,以保证把课堂教学节奏掌握在分秒之间。2018年,李蕉参加全国青教赛。长达5个多月的备赛,公管学院教授梅赐琪等指导老师共听了李蕉24讲内容130遍试讲,每遍都边听边做批注,甚至在不满意的图示设计旁写下“丑”字。在“师父们”的指导下,李蕉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蒋南翔教育思想的哲学品格,也是清华优良传统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蒋南翔提倡“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还提醒干部教师要做恒温动物,不要随外界影响而变化。
环境学院钱易院士身兼数职,但不管有多忙,她永远把学生排在第一位。从教60年,依然亲登讲台,被大家赞誉称为“最美教师”。她还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精力。只要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她都认为自己责无旁贷。“钱老师像一只春蚕,愿为环保事业吐尽丝。”她的学生这样说。
钱易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进入大学第一年,材料学院的江国琛同学难以适应清华的学习强度。一步一个脚印,记下老师的板书只是他学习的第一步,笔记本上的各色标示是他一次又一次咀嚼反思后的智慧结晶。持之以恒,一天天进步着,2018年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获得是对他优良学风的最好肯定。
创新:勇于突破,追求卓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出自《礼记·大学》的名句告诉我们,要以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坚持革故鼎新。求新,更是清华学术传统的重要特征。清华国学院所遵循的“古今贯通,中西融汇”的学术风范,以及王国维的“历史新证”就是一种治学上的创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朱自清为主任的中文系率先把新文学纳入教学轨道,则是一种教育上的求新。
社会学系副教授晋军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给分也很“吝啬”,但晋军老师连续多年教学评估为全校前5%,还两次入选清韵烛光“我最喜欢的老师”。晋军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社会学想像力,特别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社会学自传和案例教学法。前者要求同学们分析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后者则将抽象的社会学概念和方法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比如泰坦尼克号中谁能活下来,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他想方设法把课程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有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形式的教学环节中获得深刻体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让同学们更喜欢上他的课,更有收获。
“创新”是科研和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清华人对 “创新”的孜孜以求使得他们能在众多科研领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行列。
2017年,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付昊桓等领衔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由计算机系杨广文及团队负责运营的“神威·太湖之光”在2017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公布的500强榜单中卫冕世界第一、荣获四连冠。
2019年,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基于此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作为封面文章登上《自然》。“天机芯”还成功入选2019世界互联网15项领先科技成果。
创新教育一直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已经举办了39届的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清华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一届比赛都会涌现出很多设计巧妙的作品。广大学子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促进不同学科间交流、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19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清华大学以团体最高分的成绩,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夺得冠军。这是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举办以来的30年间,清华第七次捧起“挑战杯”,继续保持迄今为止“挑战杯”夺冠次数最多的纪录。
优良的学风传统,在办学实践中,在学校的办学历程中,不断传承发扬、与时俱进。
2019年是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全校师生热情参与,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探讨中,广大清华师生不断审视自我,剖析本真,为推动建设优良学风校风凝聚共识。建筑学院本科生洪千惠说,“学风”其实并不抽象,它与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是教师即时的邮件答疑,可以是一场全笔试的考试,也可以是班级同学的集中自习、无人监考。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都能促使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在线教学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更是对清华师生在特殊时期坚守优良学风的考验,清华人经受住了这场考验,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学风答卷。
物理系95岁的张礼先生疫情期间依然坚守课堂,在线上课、答疑;法学院64岁的崔建远老师为了在线教学,克服困难重新学习使用教学软件;软件学院副教授杨铮老师为了课堂效果改造升级出在线教学“十大神器”;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团组成员、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魏达格教授“基本没有任何在线教学经验”,但仍克服7个小时时差,为11名本科生在线授课,他多次跟助教、同事和学生们进行测试,精心准备,授课中及时调整授课环节,还要求同学们每人每周准备一个问题,随堂提问,让大家充分参与讨论。
疫情期间,95岁的张礼老师坚持在线教学
除了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坚守教学阵地、不断创新的老师,同学们也都克服各种困难,按时上课,态度积极、学习努力。工物系大四年级的一位家住内蒙古的同学,因为天冷和信号不好,为了上课,他把全家人手机集中起来,挑选信号最好的一个用;另一位大四学生,家在安徽农村半山腰上,为了获得更好的网络信号,他每次都要爬到山顶去上课。为期5个月的在线教学,清华师生不仅实现了“真上课、上真课”的目标,还展现了更加优良的清华学风。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不仅是一种蔚然庄重的学风,更是百年来清华人始终恪守和坚持的崇高品格。它流淌在清华人的血脉中,代代相传,历久而弥新。
往期回顾
铭刻!这份清华“专属记忆”!
清华的春天,遇见可爱的你
你不知道的清华园“缘起”
点击查看👆
文 | 苑洁
资料来源|《清华故事》 清华新闻网
清华大学校史馆网站
图片 | 苑洁 和冠欣 高原 张宇
封面图设计 | 宋晨
图片编辑 | 王珂瑾 马星宇
排版 | 胡琨
编辑 | 胡琨 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