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好正是扬帆时!
“祖国万岁,青年加油”!
2019年10月1日,随着70响礼炮响彻云霄,清华学子簇拥着习近平总书记巨幅画像和标语的“伟大复兴”方阵走过天安门,口号嘹亮、花束鲜艳,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风貌。
“今天,我们啥都不带,就带一颗心,献给祖国!”现场师生内心涌动着同样的澎湃心潮,在“我与国”“我与党”的亲身体验中接受了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
同学们纷纷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庆祝活动期间共有200余名同学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师生们参与庆祝活动的过程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新载体和生动思政课。
这是清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具体案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年来,清华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呈现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风正帆扬,奋楫争先!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学校思政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落实、院系主动作为、师生校友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机制:
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统筹全校思想政治工作;
在充分发挥已有的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基础上,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建设委员会,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
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各院系专题工作会;
2017年9月19日,清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现场
采用“1+X”方式全面推进思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1”是学校党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相应的128项分解任务清单
“X”是指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的25项配套措施;
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系统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保障作用;
2019年底,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制定实施周期为3年的工作台账,形成落实举措130项……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经过系统性改革创新、持续性推动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协同性、实效性明显提高,贯穿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学校凝练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坚持把价值塑造摆在首位。以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制定《关于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若干意见》,形成12方面、共计182条具体举措,并推动形成一批长期坚持的工作机制。
抓关键群体,促全体参与,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做好育人工作。校党委书记陈旭连续5年开设“新生导引课”,并带动40余位院系党政一把手共同开设这一课程,校长邱勇每学期为全校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干部职工管理服务育人的积极性。
校党委书记陈旭在“新生导引课”上带领学生参与“爱上图书馆”实践环节
校长邱勇为清华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抓有效载体,促全面协同,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以“十大育人”体系为主线,全面整合科研育人、文化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等各类育人资源,推动形成育人合力。
“马兰花开,几度落泪。我们需要这样的激励,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凝聚了新时代清华人的精神共识的“马兰花开”现象已悄然在清华园内外传递。自2013年4月首演以来,清华大学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已完成18轮共计83场演出,覆盖观众近12万人次。校外巡演走过青海、新疆、湖北、上海、陕西等地,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自2017年起,大力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建立了包括鸿雁社群、鸿雁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营、鸿雁计划海内外实践在内的三阶累进发展性资助体系,支持学生的全面成长。至今,资助423人次开展“鸿雁计划”海外实践,足迹覆盖全球除南极洲外所有大洲近30个国家。
——清华人,你去了怎样的远方?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是2003级校友隋少春,现在中航工业成飞公司工作,我立志投身航空报国。12年来,我在逐梦蓝天的伟大事业中感受到伟大祖国的腾飞,造最先进战机,担大国底气,建航空强国!”
隋少春在现场为参与实践的年轻学子进行讲解
“曾有过犹豫和纠结,但我坚信:择业要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砺自己的机遇,我立志投身国家军工建设事业。” 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工作的2010级校友付文说。
付文与导师吴莘馨研究员合影
心中是立志报国的理想,眼里是红心向党的光芒,脚下是义无反顾的远方。
抓重要环节,促全线贯通,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建立从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过程培养体系,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多样成长,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通过“第二成绩单”全面记录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坚持“充分选择基础上的重点引导”,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到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域就业的毕业生超过80%,2021届毕业生中赴中西部、东北地区就业的人数同比提高30%。
“润物无声”的思想价值引领
一堂好的思政课是什么样的?
“有故事,有情怀,有难度,有思想,一堂课下来淋漓尽致,太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蕉开设的思政课非常抢手。“思政课不能只单纯的‘正’,而是应该正视历史上的所有挫折,辩证地为学生解释历史的复杂性,并进行深入的科研探索。”李蕉说。她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张力”的历史故事,并进行了层层推演逻辑,不断引发学生的互动和思考。
李蕉和同学们在一起
公共管理学院博士二年级学生孔文豪,在这学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恩至开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政课上,接到了一个任务,要就一个热点话题作8分钟阐述。他与小组成员选择的关键词是“共同富裕”,并加入了现实背景思考,赢得了现场许多好评。让学生设置话题、主动思考,已成为许多思政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用兴趣探索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从2019级本科生开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并实现全覆盖,设立思政实践课,建立思政选修课程体系,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校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加强思政课建设,大力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和线上线下结合“翻转课堂”,积极探索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明显增强。
“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像是在穿梭时空与先驱者对话!” 今年7月,社科硕192党支部实践队员前往嘉兴南湖,追寻入党初心,宣讲百年党史。一百年前与一百年后,时代虽不同,却有着同样的热血和激情。
“百年党史 万里征程”清华大学研究生支部特色活动
学校积极发挥博士生宣讲团作用,牵头发起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活动、成立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围绕多个主题推出11门精品课程,开展宣讲200余场。
“清华学子讲党史”系列微慕课
每集8分钟、精心准备、仔细打磨……作为主讲的既有硕士一年级的“小萌新”,也有即将毕业担任思政课教师的高年级博士研究生,这正是清华推出的百集“清华学子讲党史”系列微慕课。
以讲促学,学生们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2018级博士生秦仆负责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党的一大”。她说,“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我对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和进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如何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并根据院系的不同特点,“一院一策”推进落实;组织跨院系“同行备课会”,推出130多位各类型课程教师分享的“同行锦囊”。
针对通识课、专业课、体育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课程特点,分类探索不同的课程思政模式,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造出“电路原理”“数据结构”等一批课程思政标杆示范课程。
“要想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教师需从育人的高度来看待课程,主动拥抱信息技术带来的课堂革命,做到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促进,才能由此获得更好的立德树人成效。” 于歆杰说。
“数据结构”授课教师、计算机系教授邓俊辉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常鼓励同学们思考:“当今时代,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意味着什么,你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哪些贡献?”
土木系教师李威讲授防火设计时,注重结合国内外结构抗火设计规范的现状和变迁,引导学生培养国情观念,课上展示的很多现代工程结构形式,都是扎根国情、前沿创新的案例。
课程思政,正在清华园里不断探索。
“一片草坪,几首老歌,漫谈人生,让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瞬时拉近。”今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师生夜话”教师节特别活动在西大操场如期举行。近年来,在教师节举办“师生夜话”活动已成为清华导学文化新风尚。在家庭式的氛围中,师生的心灵贴近了,共鸣强烈了,感情加深了。两次活动已累计吸引70余个课题组,2000余名师生同聚操场。
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
学校创新推动构建导学思政体系。多部门联合设立“导学热线”,开辟17处导学交流空间,建设“微沙龙”线上开放交流平台,以导学关系为载体、多元化导学互动场景为纽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导学互动全过程。
《我们的清华漫忆》导学手账本推出课题组39件美好小事
如何引导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学校构建新时代“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体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蓝天白云下,这座粮仓一改往昔面貌,一股现代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2020年8月29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山东文登站落成仪式暨“清华学子山东行”总结交流会在威海举行。“这样的经历很锻炼人,在磨练当中,我们也能快速成长起来。”参与工作站建设的支队队员林丹荔说。
乡村调研
“乡村振兴工作站”已在全国设立25个工作站,改造闲置房屋2.5万平方米。像这样的品牌实践项目在清华还有很多。
近年来,学校每年组织超过1000支支队、10000人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同专业学生紧密围绕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需求开展服务,努力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学校坚持无偿献血传统。全校累计参与无偿献血的师生达32076人次,总献血量37522单位,年度献血量多年保持北京市所有无偿献血团体第一位。连续6年获得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3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学校研究生支教团二十余年薪火相传,共392名志愿者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湖南等地区接力教育扶贫,累计服务时长超过85万小时,覆盖学生超过2.5万人,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202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青海湟中分队志愿者朱明媛在课堂上
润物细无声,精神永传承。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高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大力弘扬“又红又专”传统,引导教师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新教师导引计划”,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构建全周期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实现制度宣讲和警示教育全覆盖。
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学术责任”的理念导向,开展“新百年教学成就奖”“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老师”“研究生良师益友”等评选活动,广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们迅速成长起来。
今年秋天,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大中院士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建堆报国、建堆育人,倾情付一生、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他的人生始终与祖国核能事业紧紧交织在一起。
王大中院士、“炭火教授”赵家和、钱易院士等一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清华园里广泛传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
“我决心把我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交给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信仰激荡下,一代代清华人郑重写下入党志愿书,在一生的拼搏奋斗中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传承清华人的精神和信念。
物理系教师王向斌(中)和何珂(右)“一带一”入党
坚持“共产党是先进科学家的光荣归宿”传统。学校成立“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并为他们搭建共同学习成长的平台,3年来76名教师光荣入党。
“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永远是科学家攀登科技高峰的坚强后盾。”——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付昊桓,已于2019年12月发展入党,2020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近期(美国时间11月18日下午)刚作为中国超算应用团队核心成员,第三次摘得“戈登·贝尔”奖。
付昊桓(左二)与团队成员讨论优化方案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好兵,为党的事业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纪录电影《大学》的主人公之一、天文系2018年入职的“海归”青年教师蔡峥也是领航工作站成员,已于今年5月发展入党。
理想信念融入爱国行动!
思政教育如何培根铸魂?
紧紧将爱国热情与报国行动有机结合!
学校把握重要契机,因势利导开展教育,铸牢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拓展思政教育场域,打造参与式、体验式实景课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5400多名师生参与群众游行等任务;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中,1200多名师生参与多个专项任务。结合重大活动,开设“国家意识与青年责任”等课程,开展集中主题党团日、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丰富活动内容载体,融入理论性、价值性思想内涵。
建党百年专项任务团队合影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学校不断拓展“云思政”。书记、校长3次为5万余名师生云端“同上一堂课”,辅导员与学生线上一对一谈话,开展组织生活、网上读书会、“云”锻炼等各类线上党团班活动,确保思想引领不断线,引导学生从疫情防控大考中读懂党领导人民写就的“中国答卷”。
获清华特奖的90后小伙刘梦旸一线战“疫”
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突出清华人的家国情怀,在联欢晚会中设立“致敬”“向母校报告”等环节,让师生深刻感悟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发挥党团先锋作用,形成组织化、体系化理论学习。在900余名冬奥志愿者中成立18个临时党支部,开设“冬奥精神与青年志愿课程”,开展组织生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促进志愿者队伍科学组织、高效履责的同时,实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入。
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清华学子在思政教育中厚植爱国情怀,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乘风破浪正远航。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手段,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大批优秀人才。
●
●
●
往期回顾
飞=͟͟͞͞飞=͟͟͞͞飞=͟͟͞͞!
特等!一等!二等
大雪书单送达!以清华书香期待新年
点击查看👆
文 | 赵姝婧
视频 | 视频中心 研会 等
图片| 教务处 校团委等
封面图设计 | 马星宇
排版|张馨
编辑 | 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