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支70人的队伍,执行着清华园3.5万师生核酸采样任务

张艺璇 清华大学 2022-06-10

双手消毒、取出棉签、擦拭咽喉、拔掉棉签尾部手接触部位,将咽拭子标本放置于采样管。在紫荆篮球场、在清芬园旁祖龙广场、在听涛西侧广场、在工会俱乐部,3.5万余清华师生员工在园子里进行着几乎已是日常的核酸检测


他们是烈日下、紫色帐篷里全副武装的“大白”,他们从窗口探出一只只攥着棉签的手,他们的脸庞在水雾弥漫的防护面罩下视线模糊。


他们是一支由70名校医院医护人员组成核酸采样队伍,负责承接3.5万余在校师生的核酸采样任务。


你可能总是经过、总是看到,但来去匆匆的一分钟不足以让你记住他们的面貌与姓名,不足以让你窥探他们的疲倦和辛酸……



防护面罩上的水雾



“再给他们排班我都很内疚”


4月26日起,为响应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校医院和学校各部门充分配合,开展了清华园区域内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起初是居民区——4月26日至5月15日,校医院负责双清苑社区、荷清苑社区、蓝旗营社区等8个核酸采集站采样任务。医院共100余位工作人员放弃假日休息,完成了超22万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


后来是校内——5月16日起,因校园封闭管理,第三方检测人员无法进校,校医院开始承接校园闭环内紫荆篮球场、祖龙广场、听涛西广场、双清公寓、金融学院、工会俱乐部等6个核酸采集站,紫清大厦和13号楼两个健康观察点,以及7个工地的核酸采样任务。采样队每日采样人数超3.4万人次,截至5月23日,已完成超23万人次校内师生员工核酸采样工作。


进行核酸采样


因为居民区有大量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采样员们常常要走出采样台,用尽各种办法、各种姿势才能配合他们完成采样工作。


8个核酸采样点、34条采样通道,由70名医护工作人员倾力保障。70人均为校医院医师、护士、管理及后勤服务人员,分为上午、下午两班,每日7:50出发,下午18:00返回医院,身着防护服连续工作9至10小时。


“我正在给后面几天的全员大筛查安排医护人员,给他们排班我自己都觉得特别内疚。校医院快60岁、眼看就要退休的老医生,还有不知道多少位科主任都是自己上阵,亲自去采样。”校医院医务科主任张宝红负责全院疫情工作总调度,说起采样队的高强度值班任务,她不禁哽咽。


全员大规模核酸筛查的任务落在肩上,而这支70人的工作队还面临着突然减员的风险。有时是工作人员突发疾病,有时是因疫情形势变化出现弹窗等情况。张宝红不住感叹:“感谢学校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不然我们更难了!”


核酸采样队工作



在驻校之初,紫荆篮球场的核酸采样点高温问题严重,正午时太阳曝晒,缺乏有效的遮荫降温工具。这一问题受到学校高度重视,具备防暑降温功能的方舱迅速搭建起来,采样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而由于校园封闭管理,采样工作队伍后备人手不足的问题却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我们的医护人员跟第三方的采样员情况很不一样,我们的人员基数少,工作特点往往一是全天,二是每天。”校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秀冬说。


在不参加采样的时段,采样队员还要回归自己原本岗位身份,回到校医院承担原本的医护任务。而对于现在的采样人员来说,回到医院处理门急诊工作,尽管面对患者时大脑依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工作强度比起核酸采样简直可以算是休息了”。



“我们希望能够把检测工作做到最规范”


“学校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精力来保障师生的核酸检测,我们希望能够把检测工作做到最规范,希望一旦出现阳性病例能够尽早筛查出来,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刘秀冬说,“其实从疫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采样过程中不被理解。”


核酸采样队工作


实际上,每一处核酸采集点、每一场核酸检测的开展,都有全体校医院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用心服务


每每接到新的大规模筛查任务,刘秀冬等管理人员根据各场地的承接能力、所处地段和人流高峰时段,提前安排各场的人员班次和人数,清点准备所需物资。每一采样点安排了场地管理人员,不仅日常巡查采样人员操作是否规范、处理突发情况,也在采样时间结束后进行清理医疗垃圾等收尾工作,还负责核酸标本交接工作。一天下来,这一方小小的场地,场地管理人员能走上2万步


疫情封校后,标本转运人员不准下车。而如果仅凭借标本管理护士提供数据、不对标本进行双人核对,这样的核酸检测极可能出现信息错误。校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核查策略,提出转运人不交接、不下车,由负责场地管理的老师和标本管理护士共同确认交接,以确保核酸检测的每一环节做到严谨规范。


每日采样工作结束,工作人员召开复盘会,讨论改进当天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师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今天用的防护手套型号不太合适,采样的时候要避免碰到同学们的脸或者嘴”“最近天气太热,应该改善场地条件能避免工作人员和排队师生中暑”“同学们来做核酸常常赶在上、下午场最后的时间,要适当延长时间保障同学们做完”……


核酸采样队清点整理物资


除了师生熟悉的8个教学科研区核酸采集站,7个工地的核酸采样任务则更显艰辛


封校后,校内施工工地也与外部隔离,1400余名工地工人的核酸检测任务就落到了校医院采样队伍身上。每天下午,校医院派出两位采样护士和两位信息录入员组成工地采样“小队”。工地管理人员开车载着医护人员前往采样园区,医护人员坐在车里,工地工人在车窗外排队检测,每一处工地采样完成后再跟车转场前往下一处。刘秀冬介绍,工地采样工作空间狭小,医护人员在采样时克服了客观环境上的诸多困难。


室外温度达到36度,就算穿着防护服一动不动就已是汗流浃背,校医院护理部护士陈静跟车前往各工地进行采样工作。行进在工地里汽车的上下晃动、闷热的天气已经令人倍感难受,而陈静带着转运箱、咽拭子、试管等众多采样工具,辗转一个个工地,每次都要来回上下车搬运很多设备,然后再进行采样工作。


从工地回来,陈静满脸勒痕,一身汗水。大家心疼地问她:“热吗?累吗?”陈静嘴里应着“热啊”,脸上笑容却依然灿烂,毫无怨言。


医护人员前往工地进行核酸采样



“感动的时刻、感人的故事太多了”


面对高强度的防疫任务,采样医护人员依然保持着一份笑对困难的乐观与顽强。


长时间重复的工作令采样工作人员手腕、肩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每一次出发前往采样地前,大家贴着膏药、吃着止痛片,上了战场就不喊一句疼


脱下防护服,采样人员浑身衣物湿透,大家一边拧衣挤水,一边笑着交流今天的乐事。


医护人员衣物汗湿


有时工作强度极大,结束一天的采样工作后,医护人员累得说不出一句话。但一旦接到紧急任务,大家又“原地满血复活”,迅速调整状态投入新的工作。


中场休息时,起初采样人员没有专门的休息场地,大家躺在公共长椅、坐在路边台阶,就地吃饭休息。刘秀冬说:“在师生的关心和学校积极协调下,调整空出C楼和清芬园的会议室让我们在那进行短时休整。虽然辛苦些,但院领导也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想尽办法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也让我们感到很踏实,非常感谢同学们和学校的关心。”她笑称:“因为感动的时刻、感人的故事太多了,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被我们自己感动到了。”


长期工作导致手臂肿大,医护人员贴上膏药止痛


但是一旦提起家人,医护人员依然忍不住“破防”。


作为核酸采样队伍的场地管理者,护理部护士蔡颖楠最早到场地清点物资,最晚收拾场地离开,中午只有短短的半小时休息时间。一次刘秀冬看到,蔡颖楠在休息时默默一个人拿着饭走到角落,吃着盒饭和家人视频,含泪嘱咐家里人注意身体,叮嘱孩子要认真做作业。


刘秀冬的孩子今年高考,在离儿子高考不到二十天的关键时间,刘秀冬主动选择报名成为住校医护人员,长期坚守校内闭环。“因为孩子爸爸在其他地方照顾爷爷,所以实际上孩子在高考最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他的衣食住行都是自己一个人,没有父母照顾陪伴。”看到孩子二模成绩有波动,刘秀冬既自责又难受,“孩子自己比较独立,还一直开导我们,说家人没有办法跟过去,他自己一个人也没有问题。”


不只是刘秀冬,5月16日起,由172人组成的校医院首批基本医疗保障队全部入校驻守,以满足校园封控状态下教职工和学生的就医需求。人员队伍中从退休返聘的老主任到刚毕业参加工作的“00后”,校医院超过90%的党员同志均在首批基本医疗保障队伍中。


核酸采样队的笑容


疫情来袭,白衣战士们舍小家奔赴“战场”,坚守着这份责任。他们怀揣着心中的信仰,无私奉献着自己,因为全体医护工作者坚信:我们在一起,定能打赢这一仗!





文 | 张艺璇

排版 | 李沫潼

编辑 | 陈晓艳 李沫潼



那些老师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

师生就医不便?专家在线免费咨询,急需药品寄送到家!

清华职工住校抗疫表白未婚妻!

520,他们“双向奔赴”!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