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怎样的大学课堂?校长有约共话现代大学课堂师生关系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10月6日,秋风和煦
阳光洒落在琉璃瓦上
在水木清华平台
“校长有约·同行之道”首场活动举行
“我们期待怎样的大学课堂?”
围绕这一主题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
与8位学生代表共同交流探讨
现代大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分享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现场交流视频也将通过雨课堂等渠道
与全校师生线上“面对面”
副校长、教务长彭刚
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
参加本次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到当天活动现场
看看都有哪些精彩的内容吧~
课堂——决定大学“健康”的细胞
围绕首场活动的主题,同学们提前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用心准备,积极拓展讨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校长有约·同行之道”的首场活动拉开帷幕,“课堂”的概念在这里被重新审视、辨析,平等交流、思维碰撞、自由畅想,“师生关系”在这里得到充分探讨。
王希勤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谈到“校长有约·同行之道”的内涵,王希勤说,一方面,“同行”指师生同行、共同探索;“道”可以理解为路;学校希望全体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中,与全校教师职工一道,共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另一方面,大学治理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同行之道”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师生同聚一堂的热烈讨论形成思想观点、发出倡议,最终落实为具体举措并在学校推行。“校长有约”,以校长的名义发起这项活动,初衷是以此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一个途径,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如果把大学比作生命体,每个课堂就是生命体的一个细胞,决定了大学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健康’。”王希勤说。因此,本场活动聚焦课堂治理,把课堂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框架去考察课堂的各个要素。从师生关系的视角出发,王希勤从课堂的前提、设计、任务、经历、情绪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了,并阐释了师生在课堂中对尊严、发展、劳动、体验、情绪五方面的需要。王希勤强调,老师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之间、同一个人的不同需要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冲突,使得课堂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希望大家在后续能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
“感谢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一粒种子、一团火苗,引领全校师生把课堂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的范式下深入思考、积极交流、促成改变。”王希勤说。
我们期待怎样的大学课堂?
与会师生纷纷结合自身的教学、上课经验,分享了关于如何改进课堂、提升课堂体验的思考和体会。
同学们与校长积极交流
“有的课程重要的不仅是铺开一个知识体系,它同时能带着师生一起去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我把它称之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管学院2021级博士生俞舒扬说,“我希望能够在清华体验到更多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物系2019级本科生周佳祺分享了对“课堂设计”的思考: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个人生命体验和经历,不但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去理解知识,也能让学生变得自信并且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这门学科的热情,加强科研育人与课堂的结合,也许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人文学院外文系2022级本科生张抒悦结合专业学习体验提出,课堂的设计应该考虑给质疑和批判留出充分空间,“翻转课堂”的形式或许是解决方案之一,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王希勤的肯定。“王校长还提到,一些课程设计在符合各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更希望带领我们往深层次的方向挖掘下去,这让我对大学课堂有了很多期待!” 张抒悦说。
“课堂上师生之间传递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绪价值。” 自动化系2019级本科生王与时说。在课堂上,情绪价值的传递是双向的,老师的激情会点燃学生的热情、学生的热情也在肯定老师的激情。了解每一位同学,做出针对性的指导,这是王与时所提出的“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充分的沟通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确确实实在关心我们。这其实就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
交流现场
同学们还从师生关系平衡、信息沟通媒介的运用、课程的文化价值等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讨论。
王希勤给同学们写下寄语
在观点碰撞中,叩响师生沟通契机
一来一往中,师生在补充和提醒中互相启发。
彭刚的发言令张抒悦印象深刻,“我感受到老师们的包容性很大,如果我们真的去主动沟通、积极讨论,甚至站起来和他们争论某一个话题,他们是会觉得更加受到了一种尊重。”张抒悦作为今年的新生,刚在清华里上了一个月课,在活动后满怀憧憬。
彭刚跟同学们交流
王与时则在李俊峰的发言中得到了关于“师生沟通”的启发。“李老师介绍了行健书院的院长接待日活动,提到活动上大家能畅所欲言,然后书院再去做一些努力,把这些同学们的建议反馈落实下去。我觉得可以去推广这样一种沟通,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契机。”
李俊峰在活动现场
社科学院2019级博士生刘充是这次活动的“学生召集人”。经过组织参与,他认为第一期活动对所有参与者是全新的探索,体现着活动的新颖性,也展现出同学们思考的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决心。“大家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讨论,甚至我们在校园里讨论时,常常会沉浸得以至忘我,旁边的路人也往往会朝我们这边看过来。我们在做一件在校园里可能不太常见的事情,而这种‘无用之用’又深有其用。” 刘充感慨道。
“校长有约·同行之道”还将延续。
后续,活动也会围绕现代大学治理的不同载体和重要环节等主题开展进一步讨论。现场录像会通过荷塘雨课堂等途径继续传播,引导更多同学参与到大话题下的思考中来。同时,一些已经较为成熟的思考、足以形成提议的想法,也将引入到教学讨论会中,最终凝结为一条条共识、落实为一条条具体举措,真实地影响到同学们的课堂体验。
师生合影
“也许我们可以以季度为单位,继续开展讨论。”刘充补充道,“第一期的主题是课堂,之后我们可以讨论到科研等更多话题。就在这样的思考和讨论中,校长也陪我们走过了四季。”
让我们共同憧憬与“同行之道”的四季之约!
“校长有约·同行之道”活动:旨在搭建师生共同参与现代大学治理的平台,每期设置一个议题,强调学生在现代大学治理中的重要性。
在筹备期,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建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案例、系统组织读书会和交流会深入研讨;在现场,通过鼓励思维碰撞等方式营造有互动、有思辨的交流氛围;在后期,通过形成研究报告、行动方案、政策建议等共同探索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
●
●
文 | 田姬熔 孙东临 魏小雯 马云翔
摄影 | 石加东
排版 | 孙东临
编辑 | 赵姝婧
★
精
彩
回
顾
★
▲地震后,她立志要建更牢固的房子
▲他捐赠了全部奖励金,是为了……
▲C919中的清华力量!
▲清华这里,即将大变身!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