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酷!清华这门课,开到了海上!

邀你一同出海的 清华大学 2023-07-07



今天

第15个世界海洋日

主题为“海洋星球:潮流之变”

旨在提醒公众

认识海洋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推动全球公民守护海洋运动

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维护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


你见过清华在“海上”的课堂吗?

你可曾体验过真正的海上作业?

你心目中的海洋世界

到底是怎样的?


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有一群海洋人

根系清华,扎根深圳

在祖国之南

积极投身海洋领域的研究探索

为了深度体验海洋工作者们

紧张而又充实的海上工作

他们走进了“海上课堂”

探索神秘而又丰富的海洋世界



出海视频


近日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出海实践”课程开展

由陈胜利、李孙伟两位老师共同负责

2022年夏季学期该课程正式开课

2023年春季总参课学生60余人

分为6个批次登上科考船

大致的行程路线为

从汕尾出发

在红海湾、大亚湾、大鹏湾内外

完成观测和实验

最后于珠江口桂山岛附近结束课程


2023年春季课程航次站位分布图

船在出发地汕尾


“出海实践”课程

是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

教学课程建设规划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师生们分批登上

“清研海试1”试验母船

进行为期2-3天的实践活动

参与海洋科学调查

和海洋工程技术试验

逐梦深蓝,探索海洋



“清研海试1”

是深圳市和清华大学

以科学调查和工程试验为主要目的

拥有的第一艘科考船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陈道毅团队负责

深海海工装备试验平台项目支持建造

是深圳市海洋科学和工程领域科研发展的

重要里程碑


船长49.8米,宽13米

排水量1020吨

配有四锚定位和动力定位

主甲板设矩形月池和10吨吊机

母船为各种海洋工程装备与结构

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动力试验

海洋化学与生物试验

运动载体模拟等提供试验场所

完成多次科考任务

并且承担“出海实践”课程学习

助力海洋学科人才培养


操作手摇绞车进行采泥

泥样封装 

采取海表水样

水样测定和过滤


本次实践课程中

同学们开展了海洋科学实验

包括采底泥、采水、温盐和流场观测等

课程中还开展了海洋工程技术实验

主要包含船体载荷实验

和自研设备的投放测试


波浪浮标的设定投放

缪勒矩阵显微镜的操作

使用船尾A架下放颗粒物检测仪、水质仪

和温盐检测仪至海底


在“出海实践”课程中

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

“你以为的”和“现实中的”差距

海上风浪较大

天气复杂多变

在实践课程中

同学们需要克服晕船的问题

准时到岗参与作业


科考船后甲板作业区


课程负责人陈胜利表示

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海洋常规调查作业

海洋环境的核心要素和调查方法

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并通过海工实验

深刻体会到海上工程

需要面临的复杂工程环境

通过对各种不同设备的

安装固定、设置测试、布放回收等

一整套流程的实践操作

同学们很好地锻炼了动手能力


颗粒物检测仪准备投放

投放小型温盐深剖面仪


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也是一个别样的“社交”平台

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

因海洋而汇聚在此

他们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沟通、分工协作、互帮互助

即便是在暴晒和大雨情况下

大家仍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共同克服实践中的各种困难


河流水与外海水的交界


出海的过程中

同学们还近距离欣赏到了

港珠澳大桥

大亚湾核电站

海上风电

各类海洋工程船

……

震撼于科技之美



面朝大海

同学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眼中闪烁着浪花般的点点微光

大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这里进一步迸发

他们对于海洋学科的科研热情

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增强



“‘出海实践’课程

使很多同学第一次亲身感受海洋的美

也第一次感受到海洋的凶猛

相信参与过课程的同学

无论未来是否会继续投身海洋事业

都能通过这次宝贵的经历

更清楚地知道海洋对于我们来说

到底意味着什么”

课程负责人李孙伟说



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

本次出海实践是他们的首次出海体验

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磨练了意志

更坚定了身为海洋科研人

迎难而上、科技兴国的决心



翟扬阳

海洋技术与工程(土木水利)

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大型船只出海,首次体验在海上连续漂泊。从刚开始的“上船就晕”,到后面逐渐适应,在整个过程中我不仅切身体验了一名海洋科学研究者需要经历的科考流程,还从跟老师和船员的交流中学习到了很多海洋知识,是一次有益而难忘的经历。

覃忠甜

海洋技术与工程(土木水利)

这次的出海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在海上科学实验和工程实验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抗压能力。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实验条件,我们克服困难、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顺利完成出海实践任务。这次出海实践既拓展了我的视野和经验,也坚定了我投身于相关领域的决心。


钟可依

海洋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

这次海上之旅让我印象深刻。在此期间,小组成员们在老师、师兄和船员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有序开展了各个站点的实验观测,收获颇丰。科研之余,我们和船员们钓鱼谈心,向他们请教实践经验;我们在甲板上看日出日落,感受和适应海上的气候;我们还自主烹饪美食,体会劳动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切身明白了海上作业的不易,对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机会令人意犹未尽,已成为我学业生涯最值得怀念的经历,非常感谢给予我帮助指点的老师和前辈,感谢相互陪伴鼓励的同伴。

杨磊

海洋技术与工程(土木水利)

这次出海实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海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还让我们亲身参与科学研究,了解到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在参与出海实践的过程中,我与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老师、船员和同学们一起工作和生活,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和海上生活的真实性和多变性。出海实践也锻炼了我的责任感、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在海上,由于人员有限,同时还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我们必须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出海实践是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体验,它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社交、科研、生活和创新等方面的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术和个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点点星光点亮银河

从清华园到深圳湾

无论天南地北

清华的海洋人们

勇于探索、踏浪前行

以实际行动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奔赴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

共同为建设一流的海洋学科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贡献清华力量




来源|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文案/统稿|叶思佳

素材提供|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

视频剪辑|骆博涵 岳婉琪

排版|吴新姿

编辑|赵姝婧

审核|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陪你一夏!清华新书单来啦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2小时!我在清华「吃遍」宜宾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微生物影响气候变暖?清华团队最新揭示→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