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清华这堂课,带你穿越到2035年!
让我们来一起
做个关于2035年的梦吧
畅想一下
那个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建筑会随着人的情绪和心理变换样式
AI助手通过各类屏幕界面参与学习生活
绿藻纳米材料可以构成多功能的智能系统
……
在清华大学
就有这样一门
脑洞大开的“造梦”课程
——
“建院未来畅想2035:
AI生成式影像”
同学们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老师张昕、
校友闵嘉剑、于博柔的共同指导下
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大胆创新
以建筑学院为事件空间
进行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构建
利用AI工具
全流程创作了一系列精彩的影像短片
想知道这门课程有多丰富精彩?
快快看下来!
不同学科交叉的奇妙“反应”
2023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这样一群人做了件“大胆”的事:他们在院长张利的带领下开启了交叉探索改革,并开展了一次课程实验——“建院未来畅想2035:AI生成式影像”。在这8周的课程时间里,建筑、影像、人工智能三个领域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反应”。
张利介绍,随着时代发展,建筑业与时偕行,展露出越来越多与不同领域对接的接口。清华大学的建筑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教育也要同步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张昕在纸上敲打着笔尖思考: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培养“实用+创新”的建筑学方向复合型人才?不如在课程设计上,让建筑设计和当下最新的技术相结合,实现不同学科的主动交叉探索。张昕构想:在“Design Science(设计科学)+X”公式中,“X”可以定义为“Media”(媒介)、“Manufacture”(制造)等,而当下热门的AI工具,恰好可以作为一种黏合剂——“建院未来畅想2035:AI生成式影像”课程应运而生。
“2035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所以我们认为可以把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作为开放性、实验性的课程题目,将描绘未来的画笔,交给富有想象力的年轻学生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以现代化的多元媒介展示手段,具象化呈现2035年的建筑图景。”张昕说。
5组课程短片海报
做个“放风筝”的人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门课驾驶‘四驾马车’,奔向课程设计目标的‘终点线’。”张昕表示,“首先,是对于2035年建筑教育的展望;其次,在有了想法以后,我们希望打造适配未来建筑教育模式的空间;再次,就是对于AI工具在作品呈现过程中的充分应用,以及最后产出高品质影像。”
但是想将“四驾马车”驶入实际教学轨道,前路并非一路坦途。
除了本专业的建筑学知识,选课的同学们对影像、AI领域并不了解。大家需要从零基础开始,搭建人工智能的科幻世界,学习多种最新的AI工具,跨学科掌握前期影像策划、中期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工作方法。
“建院未来畅想2035:AI生成式影像”
课程师生合影
“对于新的技术和知识,我决定要和同学们一起出发,做一名听课记笔记的学生。”对此,张昕微笑坦言,师生共同面对未知,将成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新常态。设计课教师也应该积极面对角色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终身学习者。“收获新知,不断学习是伴随终生的,不论自己年龄多大,在什么位置。”
因此,他更希望做个“放风筝的人”,做好课程设计者、资源调配者、学习陪伴者与课程总结者。
整合丰富的学习“大礼包”
在这门设计课里,各专业领域的知识仿佛不同支流,打通了学科壁垒汇集交融。“一人一课”的传统设置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角度的丰富课程内容,整合成为“创作课+理论课+技术课”的丰富学习“大礼包”,全方位覆盖课程体系。
“创作课是课程的核心。”张昕介绍,“这是建筑与影像两种不同创作思维的交叉,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全程指导。”
而在理论课上,计算机科学家、科幻作家、影像策展人以及作曲家,介绍了人工智能源流、畅想未来人类全景生活等内容,带来交叉学科系列讲座,涵盖人工智能、科幻、影像、配乐等主题,为同学的技术推演提供了理论依据,开拓了设计思路。
为设计课开设的交叉探索系列讲座
本次课程立足于历经29年岁月的清华大学建筑馆,展望这里2035年的未来。虽然场景受限,仅是对内部进行自由改造,但5组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们交上了属于自己理解的答卷。“本来以为同学们的作品成果都差不多,没想到风格各异。”张昕十分欣喜地发现,“每组同学都按自己的想法创建了独特的AI工作流。”
短片《情绪空间2035》就打造了一个根据使用者情绪而变化的空间。一方面它能够辅助评估优化学生的设计,另一方面它也能对光线、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作品《P-Arch》将屏幕作为建筑叙事、空间语言、空间实践以及各种XR技术的载体,构想AI助手P-Arch通过各类屏幕界面对建筑学学习模式的影响。
创作者:王雨涵
另一组作品《赛博微藻》则从环保角度,对绿藻纳米材料与建筑设计结合进行研究,构思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量储存等功能的智能系统,方便学生更加健康私密地学习创作。
《赛博微藻》概念效果图
实践技术课则根据设计进度循序渐进,指导同学们将AI工具的图像、影像、配音等应用技术细节融入设计流程。“两位了解前沿AI工具的校友身在哈佛,正好晚上睡前教学,睡醒了批改作业,大家都体会了无时差的跨国线上教学。”张昕笑着说。
这是同学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学习模式,需要在短时间学习很多,并学会如何合理应用。选择本课程的张馨同学表示:“好在有AI工具的加入,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平时设计过程轻松了一些。”
成片“出炉”了!
建模动画、实景拍摄、静态帧与AI结合……5组影像使用了不同的AI技术路线,形成了独特的视觉风格。“最后大家生成了影像短片、电影海报、流程手册、汇报文件等成果,还有的小组制作了电影票,很有新意。”
学生为自制短片设计的电影票
“《保罗的猫》是一部穿越短片,随着一只猫,我们穿越到未来,参观了可自由组合的个性化学习环境。”
回忆成片的制作过程,张馨认为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大部分工具是根据关键词逐帧生成动态影像,因此提示词与原视频图像差别越大,每帧生成的内容差别就越偏离,形成不断抖动效果,这也是现阶段AI生成式影像的共性问题。她坦言:“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小问题,团队无法跳出思维模式。”好在老师会从技术上把控整体方向和进度,经过降噪及画面稳定处理,问题得到解决。
在课程推进过程中,AI技术也在迭代更新,同学们借势将新工具应用其中,以及情绪感知、物联网数据采集、穿戴设备、计算建模、人机交互(显示、XR)、脑机接口、新材料、新建造方式、生态与仿生……涉及了未来城市的所有关键技术。
《空中阁楼 迷梦》需要先佩戴上脑电监测设备,它能根据你的脑电波,选择故事的走向。在多线程交互式体验中,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短片也提醒大家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同时,不要过度依赖它。
《空中阁楼 迷梦》成片
创作者:孙唯嘉、赵容
“永不落幕的实验室”
看到这些风格各异的影片,张昕认为结果是超预期的惊喜,因为“一开始是完全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在他看来,这些短片不仅是对12年后的清华建筑馆空间进行畅想,也是对于科技发展于建筑教育的影响展开研究,更是对建筑师角色、建筑美学观念、建设科技发展进行预测,最重要的,这些都是由同学们作出的预测。
“《情绪空间2035》和现实最靠近,好比我们戴上一个VR眼镜,就能进入一个虚拟的情绪空间。”张昕说,“《空中阁楼 迷梦》探讨了交互式脑电设备的发展可能,或许能应用于未来的教学形态,改方案也会变得很方便。”
同学给参加评图的副院长程晓喜佩戴脑电交互设备
建筑学院老师们最近的口头禅是“永不落幕的实验室”,这也表达了对于课程改革不设限的想法。“通过这些短片,我们能看到未来的建筑师们借助各种科技工具,高效组织复杂工作,这就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工作方式吧。”
建筑未来的蓝图在等待学生们不断畅想描绘,不是吗?
文 | 孙东临
采访 | 赵姝婧 孙东临
鸣谢 | 建筑学院
排版 | 孙东临
编辑 | 赵姝婧
审核 | 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最新!清华发布2023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愿见者金榜题名!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走进她的花鸟画世界,感受岁月浸润的细腻与温暖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