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这条线?清华人用15年作答!
当古老的中轴线
与日新月异的首都北京融为一体
昔日巍峨宫阙、紫禁高墙
今日炊烟袅袅、游人如织
伟大的中华文明在此鲜活地铺展
娓娓道来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日前
“北京中轴线
——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仅为北京增添了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
更为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搭建了新的平台
十五载申遗路风雨兼程
这一刻终得圆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
带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遗团队和他的学生
长期承担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
并为中轴线申遗的总体筹划
全面推进、保护管理、国际交流
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一张世界名片,一场史诗级诉说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
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
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泱泱大都如何规划?
南北中轴贯穿其间
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
逾七个世纪的北京中轴线
全长7.8公里
15个遗产构成要素形成一个整体
见证着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
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
展现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五位一体”的中轴线城市文化风貌
2009年
吕舟与国内外的世界遗产专家
讨论中国世界遗产问题
“我当时提到的北京中轴线
被认为申遗成功可能性很大
而且从建筑史、城市史角度来看
它无疑是中式美学最完整、最完善的体现”
据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关于文化遗产有6条价值标准
北京中轴线应该包含什么要素?
在表达核心价值时要突出哪几条?
专家学者们为此又进行
反复讨论、反复比较、反复印证
“要把核心故事讲出来
这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10年基本是个平均数”
吕舟说
“讲述中国故事
是一个跨文化传播过程
建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很重要”
吕舟解释
从国际层面
向非中国文化背景、非专业背景的人
讲解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历史的北京与当代北京之间的关系
从文物角度
呈现它承载的历史信息
以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为了让所有人都能读懂
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
申遗文本经过无数次调整、补充、完善
直到提交的最后一刻”
吕舟希望人们通过中轴线
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探微《周礼·考工记》中
“择中立宫”“以中为尊”等
延续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见证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
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21个委员会国家代表中
有13位现场发言,他们指出
“北京中轴线是真正重要的遗址
因为它对亚洲和世界
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我们也明白
在复杂的现代城市情况下保护这个遗址
需要相当大的努力”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
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
“中”“和”哲学思想
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评审对北京中轴线的认可
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感觉这十几年的文化传播
终于实现了闭环”
吕舟感慨道
2023年,吕舟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组织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研讨会上作报告,介绍数字化在北京中轴线保护中的运用
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论证和准备工作
自2009年启动至2024年正式申遗成功
历时15年
吕舟全程参与其中
带领团队查找资料、研究文献
提供技术咨询、组织撰写文本
实地调研、考察、演练
协助有关部门
进行风貌规划、业态调整
……
“经常被问及这项工作会不会很辛苦
其实我们团队并不觉得辛苦
因为喜欢做这件事情
反而觉得很兴奋、很幸福”
2023年项目考察阶段
吕舟和团队在北京“三伏天”预演
一遍遍地讲,一处处地走
请国内外专家“挑刺儿”
“每天走几万步很正常”
“走出来”的文物,“活起来”的中轴线
“我与文物的关系
源于一些很偶然的机遇”
1978年
吕舟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研究古建筑、古城构造等
毕业后留校任教
教授建筑史相关课程
“第一次真正意义
接触到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保护
源自国家重点民生工程——三峡大坝”
本科生历史建筑测绘实习
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传统课程之一
20世纪80年代
才刚毕业不久的吕舟
带着学生到张飞庙实习
做测绘、设计搬迁
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
张飞庙被国家批准原样复建到
距离原址32公里的云阳新城对岸
看到云阳人民迎送重塑的张飞铜像
沿途人山人海的景象
吕舟被强大的文化认同感
和凝聚力所震撼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身在其中,能感觉到文物是‘活’的”
自此,吕舟真正走进文物界
从事更多文物保护相关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武当山抢救性保护
都江堰伏龙观和二王庙震后修复
五台山申遗、厦门鼓浪屿申遗
……
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
吕舟将教学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文物保护如何以人民为中心?
让文物“活”起来,怎么“活”?
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需要获得阐释
它的保护更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吕舟教授陪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考察专家讲解、讨论北京中轴线
“遗产保护是为了当代
为了今天人们的生活
为了今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吕舟强调
北京中轴线是一个
在当代依然有生命力的活态遗产
申遗的最终目标
不仅是让中轴线的价值得到全世界认可
更重要的是
通过申遗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
带动社会凝聚力形成
从而促进北京老城整体保护
深耕文化遗产领域30余年的吕舟
从2002年之后
几乎参与了中国所有申遗文化类项目
并且作为专家
承担起多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咨询工作
在他看来
中国申遗之路
正在回归价值认知和常态保护的初心
唤醒人们的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
创新推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2021年开始
北京市连续举办
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
第一年5000人参加
第二年9万人,逐年递增
在这期间
中轴线上的美食、非遗、老字号等
研发文创产品,设立打卡地标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
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
生活在文化遗产周边的居民
向游客讲述这里的历史与变迁
……
左图:吕舟在故宫太和论坛作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分享;右图:吕舟(中)与中轴线传承创新大赛的获奖者、志愿者们在一起
“第二届大赛中
有位时年86岁的老先生
用自己配音的130页PPT
讲述他原来在中轴线上的生活
还有位三岁半的幼儿园小朋友
分享他与中轴线的故事”
多次担任大赛评委的吕舟看到
越来越多的人
因为北京中轴线走在一起
书写着老城保护的新故事
“这样老幼参与的代际传承
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使遗产保护‘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古今交融的传承,不是终点是起点
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
最完整的古代中轴线
其所处位置之重要
承载价值之重大
构成要素之多元
涉及部门之复杂
成为北京甚至国内申遗项目中
分量最重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
“要让大家相信你的判断
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面对国际上的各种声音
吕舟和团队
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扩大学术话语权
组织了大量细致的文本论证工作
“清华强大的基础研究人才支撑体系
让我们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道路上
更有底气”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肖莉(左一)、吕舟(左二)和孙燕博士(右二)在巴黎ICOMOS总部完成现场答辩
20世纪40年代
梁思成先生
先后从城市规划、空间形态的角度
提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
吴良镛先生提出“广义建筑学”
创造性地发展了建筑基础理论
又一个40年过去
师从徐伯安先生的吕舟
成为北京中轴线
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负责人
“我对中轴线的认知
都来源于大学、课本和梁思成先生
我想这就是学术传承
他当年想保护整个北京城
在那个时代没做到
作为后辈来接续努力”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文本(部分内容)
吕舟介绍到
清华的专业建设
注重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原建筑学一级学科
调整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
实现了课程多样化
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跨界整合
“新生研讨课”
是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选修课
帮助学生完成“身份转变”
开启大学之门和研究之门
课程不限专业、不限题目
鼓励交叉学科选题
作为“新生研讨课”授课教师之一
吕舟通过言传身教
让学生从入学开始
感受清华对实践育人的重视
近年来
吕舟在本科生课程
“认识文化遗产”和“建筑学概论”
研究生课程“文化遗产保护”中
多次组织建筑学院及其他院系学生
进行实地教学
引导大家深入体验了
北京中轴线不同组成部分
帮助他们加深文化遗产认识
增强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筑学院大一年级的“建筑学概论”课上,吕舟带着学生在中轴线进行现场教学
2024年春季学期“认识文化遗产”课程作业
(一年级跨专业学生:陈凌微、刘珈妍、林思思)
一轴贯古今
回顾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
对于都城整体形态的关注
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促使吕舟始终用多元视角
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我也常跟学生说
传承不是继承某种观点
而是受到启发后怎么去丰富认知
一步步质疑、实践
找到理论创新的突破点
助力学术发展”
时至今日
北京中轴线仍在不断生长
无论是晨跑通过古老万宁桥的市民
还是陶醉在鼓楼沉浸式数字展中的游客
都在其中感受着穿越古今的魅力
而对于赓续接力的吕舟和团队来说
申遗成功仅仅是一个新起点
他们将带着传承、传播、创新的使命
继续一往无前
“把中国故事一直讲下去”
更多报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
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
文&排版 | 彭稳平
视频出品 | 视频中心
视觉设计 | 贺茂藤
封面图 | 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 | 国家文物局 央视新闻 人民文娱
清华文化遗产研究THAD 建筑学院
编辑 | 陈韩梅
责编 | 苑洁
审核 | 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造飞机、开飞机、修飞机,清华毕业生,全了!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当83岁清华爷爷走进大山,带孩子们“造火箭”......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上清华学“空调”!他理由是:怕热!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