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硅片尺寸未来不太可能统一

全球光伏 2022-07-31

光伏产业的行业规模已经不需要讨论了,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将使人类跃入硅基能源,应该感谢之前的无数企业与资金,不断推动光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


光伏到了平价上网时代,目前面临的最大悬念就是降本还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吗?


降本一靠光电转化效率的提升,二靠各种材料的成本下降。目前看,都到了一个瓶颈,这也是大尺寸硅片为何成为热点的原因。


‍‍‍‍‍‍‍‍‍‍‍光伏未来的尺寸与技术线路,企业估值


‍以下是雪球用户银戟温候的几个判断:


1、硅片尺寸未来不太可能统一,也不可能一直变大。因为光伏一旦进入平价上网,应用场景必然多元化,地面电站不是唯一需方,未来光伏会嵌入我们生活的各个场景,因此组件端的技术含量将增高,组件未来很可能占据整个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不管210还是182,166,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这几个也不会是终极尺寸。


2、现在电池技术依然没有突破,异质结目前在资本炒作下很火热,但是依然面临几个大规模应用难题:稀有金属铟地球含量太少,如果找不到替代物,比锂电池的钴还稀缺;白银用量太大;设备成本至少需要2-3年才能降到现在perc的投资水平,目前量产效率提升与prec相比不高,所以我还是认同隆基管理层的判断,至少2-3年内,perc还是主流技术,还有升级潜力。等到HIT技术成熟,perc成本也归零了。

3、光伏行业产业链前端竞争进入稳定期,硅料多强并存,硅片两家寡头,后端电池与组件将进入整合,特别是组件,未来企业竞争力看组件。


再来看企业估值,一直光伏估值不高,因为这个行业技术迭代快速,前浪很容易被后浪拍死,政策影响极大,看看531就知道了,但是进入到现在,平价上网,技术迭代驱缓,政策稳定(国网领导的更换更是个强力信号)。在企业外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存活下来的几大巨头之间的竞争也会更理性,这都有助于估值提升。


相信市场竞争本身的“自净能力”


‍有关大尺寸统一问题,《中国能源报》指出,硅片作为行业的基础性产品,其尺寸大小关系到众多辅料辅材、电池组件甚至下游电站的适配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2020年两大阵营尺寸之争背后,两个焦点问题也逐渐浮现——“大尺寸”与“统一化”。


其实,早在国内光伏制造业起步之初,我们就曾遭遇过“尺寸困惑”。彼时,“大尺寸”一度遭到部分企业的抵触。有抵触情绪的公司理由也很简单:光伏行业的真正进步应该体现在转化效率的提升上,依靠扩大尺寸提升发电能力无异于“垫着内增高鞋垫和其他人比身高”。但“抵触”并未持续很久,多数企业便开始转变思维,其间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市场的认可,“大尺寸”给客户创造了价值。


打破了“尺寸”的约束,制造企业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今,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想要把硅片“做大”在生产和制造水平上并非难事。五花八门的硅片尺寸也着实带来了新的困惑。


尺寸不统一到底会带来哪些问题?正如《联合倡议》所言:会造成光伏产业链包括硅片、电池到组件以及玻璃等辅材的制造成本上升,并对客户的产品选择,光伏系统的安装,上下游协同等造成较大困扰。显然,统一尺寸将推动整个行业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装备制造体系和客户应用体系的标准化,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行业内生产企业众多,尺寸到底该如何统一?又该在何时统一?现阶段,合理、合适又合算的尺寸该是多少呢?


我们要相信市场竞争本身的“自净能力”。《联合倡议》诚然无可厚非,但成熟的市场有能力挑选出切合实际的、可靠的方案策略。归根结底,尺寸的统一问题,最终还是要交给市场来选择。市场认可的尺寸,无需过多倡议,终会成为更多生产企业的自觉选择。


相关阅读

☞☞光伏新趋势,聚焦大尺寸硅片龙头

☞☞从苏民166升级看大尺寸的现实逻辑

☞☞166、210、182之间的弯弯绕

来源:雪球@银戟温候;中国能源报姚金楠;有修改

xiang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光伏辅材厂商是如何掌控议价权的?

☞☞大失所望,很不开心,才1200GW!

☞☞从双循环视角看“十四五”的光伏产业

☞☞论一位资深光伏销售的自我修养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第四届BIPV大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