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书单 | 从乡村到城市,一路疼痛

2015-10-08 小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书托邦

每一次回乡都多一份留恋。当我们重新回到城市,不免会更生出些关于自我、关于乡愁、关于理想乃至未来的思考。今天的书单,正是源自一次返乡之旅。





从乡村到城市:一路疼痛

卢年初 著


这疼痛,来自乡村,亦源于城市

每个人都将在这本书中读到自己




这是一本卢年初的散文自选集,是一本从乡村到城市的生活记述。书写中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乡村,一个是城市,在城乡之间扭结着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写乡村,在那些朴素美好事物旁边,也伴随着丑恶与黑暗;写城市,在无数的光怪陆离和灯红酒绿之间,也有着动人的温暖。作者在城市与乡村的对照中,写出了灵魂深处的隐痛。


在通往城市的路上,作者经历了卑微、彷徨、搏击,最终融入与重塑。而乡情乡俗,始终流淌在行走的血里,在相互抵牾中,相互照耀。城里的路很多,城里的人更密,城里人像路一样依偎、舒坦。理发的、修车的、看门的、送粉的、卖药的、擦鞋的,等等,像树荫一样庇护着城市生活。城市在变。堵塞,拆迁,扩张,矛盾而美丽。城市在走向幸福深处,而作者在随行中收捡着个性、往事以及回不去的贝壳。


生死故乡

杨献平 著


新时代的《生死场》,揭开农村的残酷与真实

民间立场、小说笔法、散文风格交织的一部故乡生死书




本书描写了太行山南麓的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是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 像,亦是一部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作者自觉摈弃了旧有的乡村抒情与浪漫、伪饰色彩的书写方式,以本真的态度、白描的手法乃至小说散文杂糅的文体,写出了当代中国底层人的生活和精神变迁。



土地的黄昏

——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

张柠 著


流浪在学科与学科边缘流浪的社会学or文学作品

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




这是一本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乡土文化结构、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时间、空间、器物、实践的符号分析,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结构在乡村经验各个层面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对乡土社会的“事实呈现”,该书进一步将分析引向农民心理学、乡土哲学和精神现象学领域,可视为一部乡土文化“小百科”。该书将理论逻辑融会于文学叙述之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民俗、曲艺与心性

岳永逸 著


展示众语喧哗的乡土音声与光怪陆离的中国



在乡土中国向都市中国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参差共生,多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呈。相声、二人转、传说故事、民间信仰、传统节日、方言俚语等原本与乡土相伴相生的民俗的演进和扬弃,实际是融于都市文明及其生活方式的扩展过程之中的,始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如同民众与精英、东方与西方,乡土与都市是一对矛盾共生体,分别有着自己的生命流程,二者之间的起承转合也反映在个人和群体对于艺术、自我、他者、社会的认知取舍之中,各有其微妙的情绪和心性。



基于多年在城乡的调查与思考,《明德书系·潜望镜文丛·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力图展示快速都市化的中国城乡共生体之间复杂而交错的情绪与心性。由此,《明德书系·潜望镜文丛·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城墙内外”展示的是相声、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的当下生态;第二部分“都市断章”是对都市新旧参差的民俗现实和都市子民心性的关注与思考;第三部分“房舍小品”重在通过当下在乡村盛行的言语和信仰,展示乡村之于都市可能有的更多的意义;第四部分“现代民俗学之庠”则是对已有的乡土文化认知论及方法论的回观,倡导对频频回首的“守旧”的民俗学的扬弃。


漂泊与寻根

——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

郭星华 等



第三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安排的影响,大量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日趋“漂泊化”,成为“失根”的群体,引发“认同危机”、“认同困境”。


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走访工地、农贸市场,对北京市区的流动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全面地描绘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全景图式,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其中也包括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




人文书托邦微信号:renwenshutuobang,每天推送精品读书信息,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到朋友圈,点击“阅读原文”可获知该文更多详细资讯,或直接购买所荐图书


人文书托邦读者俱乐部QQ群:216643966,在这里,结识和你一样的人文爱书人。


如有书评自荐或阅读反馈,请直接回复;媒体联络,也请直接回复或私信新浪微博@周粥粥姑娘、@人文书托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