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 | 埃菲尔铁塔与艺术家们的抗议书
今天是12月27日,1923年的今天,法国建筑家居斯塔夫·埃菲尔逝世。关于埃菲尔的作品,众所周知,便是现代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今天小邦就来说说埃菲尔铁塔及其背后的故事。
居斯塔夫·埃菲尔
1884年,法国政府宣布5年后在巴黎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以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为此,法国向全世界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能够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并且在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然而,1887年2月14日,铁塔正式开工后的第19天,埃菲尔接到了发表在当日巴黎《时代报》上由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抗议书:
我们这些作家、雕塑家、建筑师、画家,以及一些热爱迄今为止尚未受损的巴黎美丽景观的人,现在,以备受轻蔑的法国美学之名义,并以受到威胁的法国艺术和历史的名义,对在首都中心建立无用的、可怕的埃菲尔铁塔,表达强烈、愤怒的抗议。
巴黎城,难道将要与此稀奇古怪的风格,与一位机械设计师的粗俗而带商人气的想象,长久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无可挽回地蒙受羞辱和变得丑陋吗?因为,连商业化的美国都不想要的埃菲尔铁塔,无疑将成为巴黎之耻。
对此,人人觉察,人人议论,人人深受折磨,而我们的抗议只不过是如此自然地对饱受震惊的普遍意见之微弱回声而已。最后,当外国人来参访我们的展览会时,他们会惊异地说道:“什么?法国人就是用这种可憎之物来使我们接受他们如此浮夸的趣味观念的吗?”
他们有理由嘲笑我们,因为崇高的哥特式的巴黎、皮热、日耳曼-皮隆、让-高容、巴里等人的巴黎,将要变成埃菲尔先生的巴黎了。
这份抗议书一共得到五十位签名者的响应,签名者几乎囊括了当时巴黎各界的名人,包括音乐家古诺、诗人普吕多姆、作家小仲马、莫泊桑等。
铁塔并没有因为抗议书就停止建造,埃菲尔也对抗议书进行了有力的回应:
“因为我是工程师,你们是不是就以为我不关心美观了?我现在努力做的,正是要使铁塔坚固持久、美观大方。为什么我们不努力做到呢?难道刚劲有力与和谐协调毫无关系吗?我认为建筑物的四条符合计算数据的弧形支脚,会给人们留下刚劲有力、美观大方的深刻印象。”
1889年的3月31日,铁塔建成。
与当时人们的抗议与反对声不同的是,人们逐渐接受了它,并逃过了接下来被拆除、第一次世界战争等劫难。
1964年,法国著名文学思想家罗兰·巴尔特于196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埃菲尔铁塔》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他为作为巴黎地标的埃菲尔铁塔及巴黎景观所做的分析性长篇抒情文,全书同时配合了摄影师马丁尔关于埃菲尔铁塔的摄影图片。
文中描述了铁塔本身建成前后的传奇历史,作者以独特的符号学译解风格,引领读者参观、体察和领悟着铁塔本身及经由铁塔所体察到的历史巴黎的美学意义,《埃菲尔铁塔》一书也一直被公认为关于埃菲尔铁塔建筑美学和巴黎风景美学的代表作。
巴尔特在文中这样描述埃菲尔铁塔:
作为目光、物体和象征,铁塔成为人类赋予它的全部想象,而此想象全体,又始终在无限伸延之中。
被注视的和注视着的景象,无用的和不可替代的建筑物,熟悉的世界和英雄的象征,一个世纪的见证和历久弥新的纪念碑,不可模仿而又不停被复制的物体。
它是一个纯记号,向一切时代、一切形象、一切意义开放,它是一个不受限制的隐喻。
借助铁塔,人类运用着一种潜力无边的想象力功能,即自由的功能,因为任何历史,不论多么令人悲叹,都永远不可能消除想象的自由。
"因为任何历史,不论多么令人悲叹,都永远不可能消除想象的自由"。
埃菲尔铁塔这座征服了巴黎、征服了全世界的“建筑艺术巨著”的成功,或许正是源自这种“想象的自由”吧。
扫描上方二维码,快速下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