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介绍 丨 化学:两个世界间的桥梁

博雅GE 通识联播 2020-09-30
博雅哥说

本篇推送带来的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卞江老师本学期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化学与社会》的课程介绍与往年学生感言。卞老师希望在这门课程中,为文科生们带来化学作为技术以外的另一个面向,展现化学与社会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第一部分卞老师自己撰写的介绍就会告诉大家,这个差点去读了文科的化学老师将为文科的同学们带来什么。


第二部分是哲学系的梁时同学带来的课程感言,在“高分子”、“结构”、“材料”这些文科生敬而远之的词语面前,他又获得了什么。


Vol.283走进课堂化学:两个世界间的桥梁
卞老师说

传统上,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边界,因此才有诸如“科学回归人文”、“科学关注社会”、“祛魅”或“返魅”这样的说法。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的普及和深入发展,这些说法开始受到重新审视。特别是凯文·凯特在其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科技想要什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一书中首次提出,技术其实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技术元素(technium)具有与生命相似的发展规律。新的视角打开了面向未来之门,使我们有机会重新理解科学与人文社会之间的关系。

化学,最初起源于古老的神秘主义,也可以说是源自于人的内心深处对某种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渴求。这种黑色魔法在中世纪经过东西方金丹术士的点化加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装置,经由文艺复兴后欧洲启蒙运动的熏陶转化成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分支。究其起源,化学学科深植于人类的文明之中,她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能够适应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广泛且不断变化的要求,最终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支柱学科,她在材料、能源、环境、信息、农业以及医药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我们把现代科学与科学的早期历史切割开来时,我们开到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对立,而当我们追根溯源来到人类文明的源头时,我们看到的是科学与人文两种思维方式的分分合合。现在是该整合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时候了,而化学就是一个很好的着手点。
 An Alchemist in his Workshop, by David Teniers II. 炼金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发达,虽然有一些是骗子,但是也有一些人为发现新元素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化学与社会的衔接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哲学层面的衔接,即认识论关联;二是应用层面的衔接,即化学技术和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如化纤、橡胶、石油、日化品等等。 化学与社会的传统课程内容一般只包含第二个层面,即通过展示化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来证实化学学科在社会中的突出地位。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卞江老师认为这类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充分反映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相互关系,因此重现梳理了课程的主线和关联点。


卞江老师认为“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要为文科生打开一扇面向自然科学之窗 ,不仅要了解科技的产品和应用,也要了解科学发现的内涵和外延,在思想层面形成共鸣。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化学训练的文科生,卞江老师重新归纳整理了近二三十年化学及相关领域的进展,将化学进展与人类社会和认识发展中一些里程碑事件关联起来,充分展现科技-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门课程将视野拓展到化学与社会衔接的一个新的层次上:化学与社会的思想互动,化学或化学相关领域的新发现所引发的对一些传统上属于人文社会命题的再思考。这类问题起源于化学,但辐射到社会,可以带给文科人新的视角和思考。由于这些问题原属于文科,因此可以吸引文科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探究化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带给人类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影响。在这场平等的交流中,同学们对于“人”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原则的引导下,这门课程的重点放在化学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的领域,着重讲述化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课程分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命”三个单元共9章,涉及“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纳米化学”、“环境化学”、“能源化学”、“日用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化学”、“食品化学”等众多领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时代下的社会全貌。从课程大纲中能够看出,卞江老师在这门面向文科生开设的这门应用科学类课程中,有意淡化其中的专业内容,或者说试图在更贴近人类存在的源初经验中探究化学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此处能够看出卞江老师似乎并没有众多文科生印象中的理科生的死板与枯燥,而是以科学发现作为案例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卞江老师建议文科生学习化学,因为自然科学背后有一套哲学观点和行动准则,可以与文科教育互为借鉴、互为补充。
课程感想

哲学系15级本科生
 梁时

回想大一上的日子,总记得每个周三的下午,窗外或是艳阳灿烂,或是雾霭沉沉,我们就在三教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入迷地听着卞江老师口吐莲花,以化学的思维来解读社会、在社会的视野上演绎化学,自在豪迈地游走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交界线上。亦或者,在每月一次的讨论课上,组员们一同探讨诸如“意识与决策”“个体与社群”等化学与社会交汇点上的重要问题,开展言辞的激辩,碰撞思维的火花。每当想起在这门课上度过的时光与课下付出的努力,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对化学的“温情与敬意”。
在通选面对面选课那天,卞老师就不无自豪并充满“引诱”地告诉我,这是一门针对文科学生开设的化学课,着眼在化学与生活世界、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犹记得当时他拿出一本随身携带的《人人都是伪君子》,眉飞色舞地讲述神经化学的最新成果——人类意识的模块理论——对人文科学(例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命题)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而在接下来一学期的授课中,卞老师用他博厚的化学知识、高明的社会视野,兑现了他在选课时许下的承诺。“材料化学”章钢铁淬火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及面心、体心立方的转化,“高分子化学”章热固、热塑型材料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能源化学”章对世界能源报告的深度剖析与批判,“生命化学”章对进化论及其反对者理论的详尽阐释;以及我们仔细阅读指定书目、确定小组探讨主题、积极搜集分析资料之后所呈现的讨论课报告——在《社会决策成败考》中,我们把自然科学与清北招生战、中国高铁降速联系起来;在《意识模块理论对人文社科的冲击》中,我们把神经化学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合一”命题、行为经济学诞生的理论基础、法官判案时的刑罚考量联系在一起……这些内容让文科生重新面对曾经漠视或已经疏远的化学世界,并且不是以记诵化学反应方程式与元素周期表的方式;而是从自己的属性——“人文”或“社科”——出发,在领会化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探究化学世界展开在现实世界的曲折历程,回顾化学进步与人类文明之间相爱相杀的命运,思索这一历程中产生的伦理冲突、道德困境、政治博弈、社会变迁,并尝试着给出自己的诠释与解答。
作为一名文科生,虽然在高中学习过一年化学竞赛,但经过两年高考文科训练之后,我对于化学的印象几乎只剩下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十二字心诀(此心诀是我那爱写古诗的初中数学老师告诉我们的)。然而,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却惊讶地发现这十二字心诀不断地得到体现,自始至终、一以贯之;这或许就是所谓“学科本质”或者“根本洞见”吧。而我以为,卞老师对这一学科本质的不断展示和成功诠解,恰恰体现了一个真正有意义、“无过不及”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既不是在所“通”的领域浅尝辄止、只为捞取业余的消遣和炫耀的谈资;也不是在每个领域都如专业人士一般陷溺其中、“八面玲珑”。通识教育所“通”的,应该是诸领域中最核心的思想精髓和可普遍化的方法论原则;这样的通识教育,可能才真正有用于人格养成和思想世界的丰富、思维品质的提升。
如前文所展示的那样,在化学与社会的交汇点上,我一次次地领会到以化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进行着的积极的互动,以及对人文社科发出的强有力的挑战。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子的我们以怎样的姿态和心胸参与到这一互动中,如何应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文社科提出的广泛的甚至根本性的挑战,我想这就是这门课程所要教给我们的东西,或者说是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这种兼收思辨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心量养成,或许恰恰闪烁着通识教育的光彩。
总之,在漫漫求学路上,我会永远记得大一的第一学期与化学的不解之缘,永远记得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蕴含的无限可能。
圣人以化成天下、赞化育;卞老以“化”观社会、通古今;吾辈以“化”明事理、全人格;幸甚!



相关阅读:

课程大纲 丨分子尺度看社会

访谈记录 丨 化学改变是何意,教育引导人生

博雅哥微访谈 丨给文科生教化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卞江印象 | 学子眼中的卞江老师




想知道关于卞江老师的更多的故事,参与和卞江老师的对谈么,快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老师的沙龙报名吧。


凌峰 编辑  /  欣洁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播报
通识经典 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阅藏知津 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