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大纲 | 《国学经典讲论》

通识联播 2021-09-15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北京大学春季学期通识课程“国学经典讲论”的课程大纲,授课教师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吴国武老师。本门课程涉及《诗经》、《礼记》、《论语》、《史记》、《老子》、《韩愈集》等多部国学经典,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门课的基本设计吧!


Vol.1058

课程大纲




 国学经典讲论  

课程大纲  


开课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授课教师:吴国武

学分:2


教师简介



吴国武,湖南省沅江市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在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任教,兼在全国高校古委会秘书处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古文献学、经学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近年关注重点在先秦学术史、宋代经学,兼及清代文献。


课程摘要



“国学经典讲论”课程是为了加强国学经典训练而开设的大学本科生基础课程。国学是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统称,而《诗经》、《礼记》、《论语》、《史记》、《老子》等经典则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本课程以汉文古书和国学经典的形成发展为线索,以古书读法和经典训练为导向,以经、史、子、集四部经典及其学问为架构,讲授和讨论传统中国经典的成书流传、内容结构、学术旨趣和文化价值。课程立足于文化传承创新,通过文献学和学术史并重的专业训练,培养研读国学经典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经典、国学与中华文化

第一周(2学时)


阅读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见《经典常谈》,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2、张舜徽:《熟悉古代书籍的一般情况》,见《古代史籍校读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7页。

3、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第二讲  国学经典的形成和传布

第二周(2学时)

“著于竹帛,谓之书”——汉文古书的形成和经典化


第三周(2学时)

“读书贵得善本”——国学经典的传写和刻印


第四周(2学时)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国学经典的分类系统


阅读文献:

1、裘锡圭:《文字形成的过程》、《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见《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4页。

2、[美]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清]叶德辉著、吴国武等整理:《书林清话》卷一、卷二,华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页。

4、李零:《简帛形制与使用》、《简帛古书的体例与分类》,见《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5-152页、第193-224页。

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见《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第125-156页。


第三讲  国学经典的文本细读

第五周 (2学时)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训诂和文法


第六周 (2学时)

“一时有一时之文体,一代有一代之通例”——文体和书例


阅读文献:

1、张舜徽:《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怎样进行校书》、《了解古人写作中的一般现象》、《认识古人著述体要》、《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见《古代史籍校读法》,第1-50页、第146-164页、第165-174页、第175-195页、第215-245页。

2、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版。

4、余嘉锡:《古书通例》,见《余嘉锡说文献学》,第162-267页。

5、章太炎:《小学略说》,见《国学讲演录》。


第四讲  《诗经》《礼记》《论语》与传统经学

第七、八周(4学时)

“不学诗,无以言”——《诗经》读法


第九周(2学时)

“不学礼,无以立”——《礼记》读法


第十周(2学时)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经部总叙》等,见《四库提要叙讲疏》,第1-38页。

2、吕思勉:《论读经之法》,见《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3、朱自清:《周易第二》至《四书第七》,见《经典常谈》,第29-36页、第19-28页、第37-42页、第11-18页、第43-49页、第50-56页。

4、[英]鲁惟一、[美]夏含夷、[德]鲍则岳、[美]王安国、[法]程艾蓝:《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记》、《周易》、《〈春秋〉及其三传》、《孝经》、《论语》、《孟子》,收入《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440-448页、第401-413页、第25-33页、第247-257页、第310-315页、第484-487页、第149-161页、第229-241页、第71-80页、第149-161页、第333-343页、第352-356页。

5、章太炎:《经学略说》,见《国学讲演录》。

6、钱穆:《孔子与六经》、《两汉经生经今古文之争》、《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宋明理学》、《清代考证学》,见《国学概论》,第1-28页、80-121页、163-187页、188-245页、246-317页。

7、陈致、黎汉杰译注:《诗经》,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版。

8、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9、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吴国武:《〈经学常谈〉前言》,见屈守元《经学常谈》,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第3-8页。


第五讲  《史记》与传统史学

第十一、十二周(4学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史部总叙》等,见《四库提要叙讲疏》,第41-81页。

2、章太炎:《史学略说》,见《国学讲演录》。

3、朱自清:《史记汉书第九》,见《经典常谈》,第62-78页。

4、[荷]何四维:《史记》,收入《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430-439页。

5、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4页。

6、来新夏:《史记选》,中华书局,2009年版。


第六讲  《老子》与先秦诸子学

第十三周(2学时)

“尊道而贵德”——《老子》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子部总叙》等,见《四库提要叙讲疏》,第82-127页。

2、朱自清:《诸子第十》,见《经典常谈》,第79-92页。

3、[德]鲍则岳、[美]罗浩:《老子》、《庄子》,收入《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285-309页、第60-70页。

4、吕思勉:《论读子之法》,见《经子解题》,第88-108页。

5、钱穆:《先秦诸子》、《魏晋清谈》,见《国学概论》,第29-63页、141-162页。

6、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7、章太炎:《子学略说》,见《国学讲演录》。


第七讲  《韩愈集》与古代文章之学

第十四周(2小时)

“文起八代之衰”——《韩愈集》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集部总叙》等,见《四库提要叙讲疏》,第128-152页。

2、朱自清:《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见《经典常谈》,第93-141页。

3、金开诚、葛兆光:《文选》、《古文观止》、《韩愈集》、《文心雕龙》,见《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3-150页、第191-195页、第306-313页、第521-528页。

4、钱伯城:《韩愈文集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5、章太炎:《文学略说》,见《国学讲演录》。


第八讲  国学经典与现代文明

第十五周(2小时)


阅读文献:

1、钱穆:《最近期之学术思想》,见《国学概论》第318-365页。

2、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

3、吴国武:《以什么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更重要——关于传统文化近三十年历程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报》2009年1月15日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课程讨论和作业



一、平时成绩(40%) 

课程讨论安排为两次,主题分别为“从《礼运》《曲礼》两篇看经书的生命”和“从《太史公自序》看中国的著史传统”,任选一篇作口头报告并参与讨论,最后交两篇书面报告。每篇字数3千字左右。口头报告时间,大约在四、五月间;书面报告在口头报告一周后上交。

二、期末成绩(60%)

熟读一部重要的国学经典(《诗经》《礼记》《论语》《史记》《老子》),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交一篇读书笔记。字数3千—5千字。读书笔记在最后一次课上交。


课程参考书目



暂用教材(4种):

《国学讲演录》,章太炎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经典常谈》,朱自清撰,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张舜徽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英]鲁惟一主编,李学勤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其他参考书(21种):

《国学概论》,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四库提要叙讲疏》,张舜徽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撰,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美]钱存逊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李零撰,三联书店,2004年版。

《余嘉锡说文献学》(含《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两种),余嘉锡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书林清话》,[清]叶德辉著、吴国武等整理,华文出版社,2012年版。

《书目答问补正》,范希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版。

《经学常谈》,屈守元著,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

《诗经》,陈致、黎汉杰译注,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版。

《礼记今注今译》,王梦鸥注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论语新解》,钱穆撰,三联书店,2005年版。

《经子解题》,吕思勉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老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版),陈鼓应撰,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史籍举要》,柴德赓撰,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

《史记选》,来新夏主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

《古诗文要籍叙录》,金开诚、葛兆光撰,中华书局,2005年版。

《韩愈文集导读》,钱伯城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撰,三联书店,2002年版。(以上各版均可)


秋阳 编辑 / 诗瑜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