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虎吃人的事儿,从来就不是新鲜事儿

鲁西 青铜艺术 2021-09-11

北京八达岭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一时沸沸扬扬。看完事件回放,笔者认为,虽然受伤者经受了巨大伤痛,但有句老话说的好:No Zuo No Die,景区的规则和秩序,如果无视,后果自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162hxpbh&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是视频回放,可以点击观看


我们向受伤者致以人道主义的同情


也向所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表示鄙视




好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正好和老虎吃人有关

……不是武松

而是青铜器上的虎食人形象




先秦青铜器上有不少虎噬人形象

您要知道

这些形象,肯定不是因为好看才被刻画出来的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

商晚期青铜珍品,盛酒器

共两件,相传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

后均流入国外

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

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

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较著名

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为镇馆之宝




该器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

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

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

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

虎欲张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梁上饰长形宿纹,以雷纹衬底。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有盖,盖上立一鹿,盖面饰卷尾夔纹,也以雷纹衬底,与器体一致。虎两耳竖起,牙齿甚为锋利。该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绿锈。 




虎食人卣可能是该主题下最著名的器物

无独有偶

著名的后母戊大方鼎那两只巨大的耳朵上

也有虎噬人形象


被噬者的表情看起来还挺怡然自得的样子……

全然没有惊恐和痛苦


与此同时

超级重器——龙虎尊

尊身上也有这样的形象



尊腹部以三道扉棱为界,分隔三组相同的双虎食人纹饰:高浮雕的虎头居中,左右两侧则是浅浮雕虎身,裸体人无衣冠,身饰花纹,成蛙形,被老虎含噬口中。轴对称的布局,使虎身向两侧伸展,跃跃欲出,构图极其精巧。



还有安阳殷墟妇好墓青铜钺


妇好虎纹铜钺,钺上的纹饰为双虎噬人


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佚文,记有虎噬鬼魅之说。此种虎食人像或许是取于此意,借以震慑邪祟。也有学者认为,虎是东夷某方氏族的图腾,虎食人则表示把俘虏献给图腾神。持这种图腾说的还有人认为,虎食人表示以虎神为图腾的人,受到虎神的保护。还有一种说法,这是虎神食恶鬼,意在驱邪求吉。而日本学者则认为“人与虎的关系和谐”“表现出‘天人合一’”“‘人物共处”的意识。




总结一下

关于虎食人卣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 表现统治者专横残暴,以此造型威吓奴隶。虎是奴隶主阶级的象征,人是奴隶的代表

  • 将人兽关系看作人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

  • 象征人的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的统一,以便获得动物的保护

  • 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话,即以威猛的虎驱逐恶鬼,取避邪之用

  • 虎代表自然,象征人对自然的恐惧,但又必须附着自然,表现人性的软弱





上文第一种解读

有浓浓的阶级斗争思维

应该可以率先排除

其他几种

大家可以各自斟酌


顺便再提醒一句

一定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

以免以身饲虎



因为真正成年老虎站起来的尺寸是这样的


●●


注意,虽然我们并不从事古董鉴定

如果您是青铜艺术爱好者,或艺术从业者

长按下图,和作者聊聊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经典就是经典,了解更多青铜艺术

回复以下文字(蓝色文字可直接点击)


上海博物馆 | 国家博物馆 | 湖北省博物馆 | 四川博物院 | 河南博物院 | 南京博物院 | 赛克勒美术馆 | 保利艺术博物馆 | 哈佛大学美术馆 |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美秀美术馆 | 泉屋博古馆 | 罍 | 壶 | 尊 | 鉴 | 鼎 | 盉 | 卣 | 鸟 | 羊 | 牛 | 马 | 犀 | 错金银 | 曾侯乙 | 带钩 | 席镇 | 周原 |

关于当代青铜艺术,回复 | 当代 |



/ / / 往期经典:了解更多点击→  你必须知道并且膜拜的十件青铜卣

/ / / 了解当代青铜艺术,点击→ 关于我们

/ / /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当代青铜艺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