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九件你必须膜拜的青铜尊 | 之十六 | 石鼓山牺尊

鲁西 青铜艺术 2021-09-10

2012年以来,在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贵族墓葬陆续出土大量造型别致、制作精良、世所罕见的珍贵文物,该墓亦因此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2013年12月29日在石鼓山M4中发现的一对青铜牺尊,成为最受关注的“神器”。




该牺尊有大小各一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出土时,置于一鼎内。大牺尊高42cm,长44cm,以鹿为主体造型形态,综合了多种四蹄类动物及鱼类等动物特征。小牺尊高32.5cm,长31cm,造型结构、形体情态,主体纹饰大牺尊相近,局部纹饰略有不同。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起士蛋糕味熊猫


尊首鹿形特征明显,爪状兽足,腹侧有两鳍形翼,三角短尾。头上两柱形龙角之间有一对尖状鹿角相互交错。两耳细长竖起,四肢刚健,但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臀、腹滚圆,小尾巴竖起。一对似鸟翼、又似鱼鳍或鬃毛,从下腹部和两腿弯处伸出。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似要撒腿飞奔,动感十足。



牺尊除腿部无纹饰外,其他部位布满夔龙纹、凤鸟纹、兽面纹、双身共首的蛇纹和窃曲纹等精美纹饰。整件器物形体厚重精致,纹饰风格诡异奇特。



类似牺尊先前多有出土,但大都素面无纹饰。将多种动物杂糅在一起的形象,且能浑然一体,对造型设计是不小的挑战。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主任任雪丽认为:“以前,宝鸡在纸坊头和代家湾等地方也出土过许多青铜尊器,比如像牛尊、鱼尊、象尊、鸟尊等都是静态的,但这次出土的牺尊,肌肉富有张力,很有动感,有非常高的价值”。



牺尊出土时无盖,2014年1月4日16时许,考古人员对牺尊进行室内清理时,在尊身腹内找到了青铜盖。青铜盖呈孔雀蓝色,刻有夔龙纹,盖子上部铸有鋬,盖子的形制与尊身非常吻合。尊盖被放入尊身腹内,可能是有意为节省空间,或是使其不易破损。




同时,有专家介绍:通过软件对该牺尊优化扫描,可较清楚看到二兽头部柱状角内侧的小空间里居然有二条大弧度、大交错的内卷角,这种绝美的铸件,远非当时陶范法可以一次铸成。从二角光素无纹以及和尊体不同的氧化程度看,应采用预铸卷角后再二次套铸完成,方能保证其铸成率。



牺尊头部似食草动物,而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从侧面看,牺尊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一对鸟翼从腹部伸出,似要撒腿狂奔。此外,除了背部布满精美纹饰外,牺尊的臀部和腿部也塑造得圆润浑厚,短小的尾巴收住了所有的力道。因其揉合了多种动物形态,暂称之为牺尊。



《庄子》记载:庄子拒绝楚国使者让他当官时,曾言“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大意是,你没有看见在诸侯祭祀时用的牛吗?养了很多年,穿着华丽的衣服,最后牵入太庙等待宰杀。由此可见,古人用以祭祀神灵的物品,必然要装扮一番,大多要艳丽、华美、夺目,以示虔诚。这件牺尊造型独特,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青铜器艺术珍品。



●●


注意,虽然我们并不从事文物鉴定工作

如果您对青铜艺术感兴趣,长按下图,可以聊聊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经典就是经典,了解更多青铜艺术

回复以下文字(蓝色文字可直接点击)

上海博物馆 | 国家博物馆 | 湖北省博物馆 | 四川博物院 | 河南博物院 | 南京博物院 | 赛克勒美术馆 | 保利艺术博物馆 | 哈佛大学美术馆 |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美秀美术馆 | 泉屋博物馆 | 罍 | 壶 | 尊 | 鉴 | 鼎 | 盉 | 卣 | 鸟 | 羊 | 牛 | 马 | 犀 | 错金银 | 曾侯乙 | 带钩 | 席镇 | 周原 |

关于当代青铜艺术,回复 | 当代 |

 

/// 往期经典:点击→ 曹兴诚 :究竟什么才是国宝    

/// 欢迎阅读和转发。了解当代青铜艺术,点击→ 关于我们

///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当代青铜艺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