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禁酒,也是一门超级艺术

鲁西 青铜艺术 2021-09-11



●●●


喝酒是艺术,禁酒也是艺术

而且,在中国古代

禁酒可是一门超级艺术

今天,我们来看一种特别的古代酒器


禁是西周前期的特殊器物类型,是古代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酒器的几案。《礼仪·士冠礼》云:“尊于房户之间,两甒有禁,注:禁,承尊之器也”。日本学者称为“柉禁”,又因其普遍饰有夔纹,又称为夔纹禁。这种器物甫一出土,就受到了各界的普遍重视。



2011年底国内拍卖市场出现的一件清代拓片(86*121CM,成交价为92000元)。此拓原型应为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著名柉禁器组,可能出自大藏家端方之手。


●●●


郑玄认为:“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意为戒与止。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商代有没有禁,但宝鸡戴家沟已屡次出土铜禁,说明该器盛行于西周初年。之所以被叫作禁,与周人灭商后实行严厉的戒酒令有关。


商人嗜酒成风,到商纣王时期达到顶峰。纣王在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修建了离宫别馆,又作“酒池肉林”,日夜与宠妃幸臣酗酒玩乐,荒淫无度,终为周武王所灭。于是,西周建国后,总结商初戒酒兴国和商末酗酒亡国的历史教训,颁布了严厉的禁酒令:要求诸侯、近臣、同姓子孙要“无彝酒”,即不准经常饮酒。在祭祀时饮酒要“德将无醉”。因此,他们专门制作了一种盛放酒器的案形器,用来彰显戒酒的决心。


目前为止,较著名的西周青铜禁总共有三件(一说有四件,一件为海外私人收藏),都是从宝鸡戴家沟出土。分别是:


  • 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柉禁

  •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龙纹禁

  • 2012年陕西宝鸡石鼓山发现的龙纹禁


●●●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柉禁器组




禁长87.6厘米,宽46厘米,高18.7厘米,禁上所置酒器最高47厘米。禁面上和周围放置了十二件青铜酒器,在国内外均十分罕见,极其珍贵,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



此套西周重器1901年出土于宝鸡戴家湾,辗转流入端方收藏。1924年其后代以约20万两白银的价格卖于美国传教士福开森,福开森又以30万美元的价格售予大都会博物馆。



该器组共13件,从器种上看,它们几乎囊括了大部分常见的青铜酒器,却唯独不见食器。禁身为一长方形台座,两侧有上下各四共八个长方形孔,两端有上下各二共四个长方形孔,其间隔梁和边框饰瘦长型尖角龙纹。台面平整,有置放二卣一尊的痕迹。



两侧的卣形制相近,通体两侧均有较宽的扉棱,其中盖两侧呈耸角状,主体纹饰为凤纹和直条纹。带方座的卣通高47厘米,无方座的卣高46.4厘米。




居中的尊,侈口,直腹,圈足,四面有扉棱,主体纹饰为兽面纹,高34.8厘米。这三件较大的酒器,都铸铭文“鼎”字。又有一勺,据说出土时在卣中。另有斝、盉、觚、爵、角各一件,觯四件和匕六件。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柉禁十三件套


  • 禁中空无底,上放各种酒器。

  • 禁上两个提梁卣,用以盛酒。

  • 两卣中间有尊,盛酒用。

  • 尊左右为觯,饮酒用。

  • 禁下有一爵,饮酒用。

  • 最左面有一角,饮酒器。

  • 角右为一盉,有鋬有流,盛水以调酒。

  • 禁右边有一个较大的斝,温酒用。

  • 斝旁有觚,饮酒用。


●●


天津博物馆藏 西周夔纹铜禁



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禁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十六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四个,禁的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造型端庄,铸造精良。



这是中国出土的铜禁中最大的一件,是研究中国青铜禁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1926年曾为古玩店学徒的陕西军阀党玉琨,组织人员在宝鸡斗鸡台戴家沟进行大规模盗掘,挖出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这件西周夔纹铜禁。后来党玉琨战死,他盗掘的文物落在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宋哲元手中。宋哲元将其中的一部分送给了冯玉祥,大部分则运回了北京、天津,有很多则被转卖国外,此件夔纹铜禁则一直保存在宋哲元在天津的家中。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天津英租界,并对宋哲元的公馆查抄,掠去很多财物,这件铜禁也在劫难逃,宋哲元三弟宋慧泉得知此事后多方打点才将这件铜禁及其他文物从日军手中赎回,并在家中尽心收藏保管。1968年文革期间,天津文物管理处在宋氏亲属家中,发现了被砸成几十块的铜禁碎块,加上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找到的部分碎块,于1972年5月送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高英、张兰惠等老专家修复。经过复杂的整形、焊接和补配,并按原样予以錾花和上锈之后,这件铜禁终于完好如初,重现于世人。



●●●


石鼓山出土 龙纹禁组合



2012年6月发现的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出土各类器物101件(组),其中铜礼器31件,这套铜禁是最重要的发现。这是1949年以来发现的唯一一件西周铜禁,也是唯一一件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禁。



石鼓山1号禁上放置有户彝1件、户卣2件、斗1件,其中一卣下还有一方形器座(2号禁)。1号禁上左侧放置户彝,中间放置户卣甲,右侧放置2号禁,2号禁上部放置户卣乙(出土时倾倒,但卣圈足还在2号禁之上),户卣甲外放置1号斗。



该禁高20.5cm,长94.5cm,宽45cm,器身为长方体,中空。禁面四周装饰一圈双首龙纹,禁内壁的顶面与侧面之间皆有用以稳固的加强筋,四个侧面底边内敛,亦起加强筋作用。




根据1号禁的形制,禁面外围是夔龙纹的长方形边框,夔龙纹边框内又有长方形框,长74.5厘米,宽25厘米,框内素面,该素面位置就是铜禁上摆放彝器的位置。从铭文上也可以看出,1号禁上放置的器物全是“户”器——户彝、户卣,组合非常完整。


户卣甲


2号禁


2号禁上的户卣乙



户方彝


高64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单体最高的方彝。主题纹饰为兽面纹,另有长鼻兽、夔纹等,纹饰边缘深峻,铸工极精,与对卣置于禁上。极其精美。


卣上的纹饰


三件“户”器是作为一套完整组合放置于1号禁之上,应当是同时铸造。有学者认为宝鸡是西周方座簋的发源地(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考古》1999年12期),宝鸡又是商代姜戎族的聚居地,这样就把方座簋与姜戎族联系了起来。禁为器座,既然能制作出带座簋,再制作单体器座(如2号禁),并进一步做成较大形制的禁,从技术层面讲是可行的。因此,禁有可能是姜戎族首创和使用的。


●●●




丹麦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藏 西周早期 告田觥


1927年陕西宝鸡戴家湾出土,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一件附方禁的觥。觥盖前柱状角龙首,身躯延展至盖上,器身较素。禁上饰有长身夔纹和曲身夔纹,中间饰有直纹。盖内铭:告田;器底铭:田告。


●●●


河南博物院藏 云纹铜禁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青铜器,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上部攀附12条龙形异兽,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另外有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其器身由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共分5层。每根梁架两侧伸出多处支梗,犹如古代建筑上的斗拱。多层重叠,纵横交错,支梗又相互卷曲盘绕,而又互不连接,全由内层作支撑,工艺复杂精良。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云纹铜禁是楚康王在位时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庚随葬品中的杰作之一,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




●●●


曾侯乙联禁铜壶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 左壶通高99厘米、口径33.8厘米、盖罩径53厘米、底径40.6厘米,重106公斤

  • 右壶通高99厘米、口径32.6厘米、盖罩径53厘米、底径40.6厘米,重99公斤

  • 铜禁长117.5厘米、宽53.4厘米、高13.2厘米,重35.2公斤



壶为敞口,厚方唇,长颈,圆鼓腹,圈足。壶盖有衔环蛇形钮,盖外沿套装勾连纹的镂孔盖罩。壶颈两侧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龙形耳。器身饰蟠螭纹和内填蟠螭纹的蕉叶纹等。两壶内壁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禁面有两个并列的中空圆圈,以承放大壶圈足。禁长边各有二兽足,兽口部和前肢衔托禁板,后足蹬地。禁面和侧面均饰蟠螭等纹饰。



●●●


据称为第一部禁酒法令的《酒诰》与其说是在禁酒,不如说是一部酒的颂歌:酒被限制在祭祀时使用,群饮和狂饮被禁止,违者可捕杀之;国家设置酒正和酒人等“禁酒官职”控制酒的生产和消费。《酒诰》首先为酒设置了某种崇高地位,继而用反礼制手段禁绝这种崇高光芒的扩散。虽然酒的产量和消耗量下降了,但酒的魔力却“意外”增加了。这正是一种潜意识的酗酒,它“似禁非禁”、“明禁暗敬”。中国历史上的禁酒风暴大多以激愤堂皇为始,而以执行困难和内部瓦解而终。


在中国古代,官方禁酒的理由一般是节约粮食。如汉文帝的“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戒为酒醪以靡谷”,或康熙“蒸造烧酒,多费米谷……若令严禁,以裨民禽”的谕令 一般颁发于灾年,灾年一过,即自动过期。元朝农业凋敝,生产委顿,是历史上禁酒令颁发频率较高的朝代之一。禁酒令之多,则越说明其保质期之短促,以及其名义上的凶悍和事实上的乏力。这种以“耗谷尤甚”为名的禁酒理由巧妙地将禁酒者的真正隐忧掩盖起来。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的一则记载是为数不多真正揭示了禁酒奥秘的文本:“足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主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酿、沽、饮皆斩之,吉凶宾朋则开禁。” 这是一条丰年颁发的禁酒令,禁酒者已无处寻求所谓“节约粮食”的掩体,因此,其中对“或议主政”的隐忧图穷匕见——我们很难分辨究竟是酗酒导致了“议主政”,还是“议主政”引发了酗酒。但是,这两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行为都引发了执权们的高度警惕:以禁酒的名义来禁止“议主政”。


而成器于西周的这些禁,用如此华丽复杂的方式彰表禁酒,既有可能是对商王朝因酒覆灭的警惕,也同样可能是这种“禁议主政”之意识的器物载体。


●●●


综上所述

中国青铜艺术创造出灿烂辉煌的酒器

也创造精良无双的“禁酒器”

喝酒是艺术

禁酒,也是艺术


●●●


往期专题

(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你必须知道的十五件夺人心魄的鼎


你必须知道并且膜拜的十件青铜壶


你必须知道并且膜拜的十件青铜卣


十九件你必须膜拜的青铜尊 | 合辑


●●


注意,虽然我们并不从事文物鉴定工作

如果您对青铜艺术感兴趣,长按下图,可以聊聊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