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城市之“治” ——清华同衡探索城市治理实践纪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初心不改,衡心如初。清华同衡秉承家国情怀,始终践行社会责任,置身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余年间产出无数实践项目成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清华同衡特推出“献礼建党百年 践行大院担当”栏目,多角度回顾清华同衡规划师们二十余载建设家国的心路历程,展现清华同衡的智库风范与大院担当,以拳拳赤心与累累硕果献礼建党百年。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彰显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同衡”)建院以来,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把握城市治理的时代脉搏,在固本鼎新中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依托清华大学深厚的学术积累,基于20余年来对城市的研究与理解,清华同衡围绕“城市治理”这一核心主题,开展了城市治理体制建设、城市更新运行机制、国际发展经验和趋势等方面“自上而下”的探索性研究,为城市治理的顶层设计贡献同衡智慧;同时,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多角度切入,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基层精细化治理的第一线,不断响应人民的需求和期待,致力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图“自下而上”地为城市治理推导出更普适的发展模式。在这“上行”和“下行”两条主线之下,清华同衡破解了一个个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形成了上下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巨大发展合力。
强化专业支撑 夯实治理研究基石
清华同衡秉承政产学研结合的思路,积极对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平台,紧紧围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领域,在研究、谏言和传播等特色业务方向上形成诸多实践成果,辅助政府科学决策,践行着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紧跟时代需求,助力城市治理智库研究。
清华同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城市治理路径,与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国家部委紧密合作,围绕城市治理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立足国际视野、中国传统和规划实践前沿,坚持系统性、综合性、前沿性和实践导向性原则,开展了多项前沿理论研究。在探索城市治理的理论框架方面,开展了《国际超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研究》《现代城市治理制度和政策体系研究》等系列基础研究工作;在城市发展路径和标准研究方面,承担了《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绿色城市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专题研究》等工作,多项智库成果被国家部委采纳,在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关于都市圈发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管理办法等均以国家政策文件形式公布并执行。
清华同衡积极服务于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属各部门,城市治理与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治理中心”)开展了《北京城市治理监测评价体系研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规划》《首都发展核心要义》《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专项规划》《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减量提质与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北京有机更新政策机制》《战略留白管理办法》《北京“夜经济”活力水平大数据评价与促进建议》等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构建的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被纳入北京市年度统计监测工作,所撰写的相关文章得到北京市委蔡奇书记的亲笔批示;北京有机更新政策机制研究工作从无到有构建了北京城市更新的基础制度框架,为制定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专项规划》课题成果展示、讨论
清华同衡长期以来通过搭建技术情报收集网络,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内参报告等形式,为国家部委、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规自委、北京市住建委、海淀区政府等部门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负责,清华同衡总体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的“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任务研究”,为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之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提供指导意见,相关成果得到国家发改委采纳,支撑了新一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治理中心以“服务北京规划建设、追踪世界前沿、推广先进经验”为目标,加强与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地方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围绕首都城乡发展规划建设工作开展政策咨询、政策设计、政策评估等系列工作,结合北京城市治理的诸多实践,连续多年报送“北京信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内参文章,提供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在首都发展面临大好机遇和重大挑战的历史关头切实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每年报送全球城市扫描300余篇、报送专题研究数十篇,其中超过一半的报送文章被录入北京市委内部刊物《北京信息-调研与参阅》中,呈送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委等核心领导,并多次得到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信息。
治理中心撰写报送各类决策信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清华同衡快速响应、主动作为,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区治理、区域联防联控、大数据监测等角度迅速开展针对性研究,通过各类渠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内参数十篇、报送防疫相关主题信息近百条,其中多篇内参已经获得采纳,为服务中央决策和舆论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立足国际视野,夯实城市治理研究体系。
清华同衡治理中心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对标研究,形成了城市规划领域的“国际对比资料库”。通过多年持续关注国外特大城市治理研究和实践的前沿、热点和趋势,定期筛编国内外主要城市政府网站、综合性及规划类媒体、产业研报、以及主流公众号信息,在智慧城市、功能疏解、城市治理、社区营造、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长期的信息跟踪机制,掌握了大量的国际资料和数据资源。
国际案例研究工作紧跟政策导向、紧随时代潮流,从国际视角剖析关心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2020年针对新冠疫情防控报送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应对突发事件的功能转换案例和启示等系列专题。承担《国际城市规划发展报告》刊物编写工作,截至目前出版42期,已经成为北京市在城市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中观察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一扇窗口。
承担《国际城市规划发展报告》内刊编制工作
贯彻共建共治 躬身践行基层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需要瞄准并打通影响基层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把工作重心落到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才能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多年来,清华同衡深度参与老旧社区改造工程,切实履行规划师使命,协助一个个无人管理、私建严重、居住条件恶劣的小区改造成为井井有条代表新社会新社区形象的宜居社区。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生活区曾是诞生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批导弹的地方。但随着岁月更迭,这里长期失管,生活配套缺失,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急需改善。同衡规划师们当机立断,自荐驻场,多次实地踏勘、实地走访,反复不断与居民沟通交流。规划师们不仅用耳朵,而是用心去倾听、去了解,挖掘居民的深层次需求,不断协调方案设计,尽量满足居民的每一条建议。社区从杂乱不堪到变得越来越整洁,居民们也从施工初的不满、投诉,到项目结束后拉着规划师的手,久久不愿撒开。
洪都生活区改造前后对比
类似洪都生活区的例子不胜枚举。通州副中心、大上地、学院路、首钢小区……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让“美丽新家园”不再只是蓝图上的一笔构画,而是变成了无数居民住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凝聚了同衡规划师们多年的心血,规划师们深深认识到,老旧小区的改造就是为了给百姓改善生活条件,让百姓多参与、多提意见,统筹居民意见与资源,来解决邻里街坊平时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切实热点问题。规划师们将居民协商共治落到实处,无数次的实地调研,向居民住户征集意见和询问诉求,从专业角度出发,对于每个问题都主动担当和作为,以一个个优秀的社区规划改造作品逐一给予回应和解答,才让一个个规划设计更“接地气”,使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变化。
一座座美丽家园的建成,离不开党员规划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每一次实践考验中,党员规划师们承担了多种角色,他们是社会问题的发现者、是居民意见的倾听者、多方诉求的沟通者、公众参与的组织者、规划方案的设计者、理论框架的研究者,也是不断深入一线的行动者。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基层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体现在一次次入户沟通中,体现在社群组织的活动现场上,体现在民主决策的讨论桌前。
此外,规划师们充分总结基层实践的经验教训,以问题为导向,从老旧小区入手,深入开展了破解矛盾的实践性研究,例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居民利益平衡案例研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政府出资机制及方式研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推进机制研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社会力量市场化参与机制及方式研究等,从基层的实践中发力,将基层治理中的掣肘问题上升至顶层设计层面,助力形成上下通畅的治理机制。
2019年,为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长效机制,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和精细化治理能力,“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应运而生。
作为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工作的最初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之一,同衡规划师们责无旁贷成为各个街区的责任规划师,带领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治理实践。同衡的责任规划师遍布全市15个区,先后在东城区前门街道、安定门街道,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景山区广宁街道,昌平区史各庄街道,房山区拱辰街道、长阳镇、窦店镇,平谷区马坊镇、熊儿寨乡等多个街道和乡镇履行责任规划师职责,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熊儿寨责任规划师团队细致掌握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各方诉求,强化乡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及落地性;广宁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组织公众参与,配合街道组织开展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方案比选,通过问卷调查、方案讲解宣传、社区现场展示投票等方式组织冬奥健身广场公众参与,使居民充分了解冬奥社区广场改造对社区的影响,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学院路街道的责任规划师们展开了“城事设计节”“北京国际设计周海淀分会场——海师·海诗‘约会五道口’城市更新荟”“盐沙龙”“老外说学院路”等一系列的街区更新治理、共治共享的规划设计、宣传推广工作,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
广宁街道责师参加冬奥社区规划方案推进会及现场调研
学院路街道责师组织街区更新治理宣传活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清华同衡以规划师的使命担当带领一个个社区从单纯的物质空间改善迈向地区人文复兴,从系统工程改造向“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链条改造思路的转变,全力打造“红色引擎”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直面热点难点 投身城市精细治理
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需要下好绣花功夫,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直面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破解城市发展和民生问题中的一个个难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人民群众对健康社区、适老化和无障碍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凸显。同衡多年来在健康和养老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先导性研究和实践。
为引导社区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清华同衡一直活跃在国家健康发展的前沿,从规划师的角度描绘面向未来的高标准健康社区建设的蓝图。
清华同衡参与的《健康社区评价标准》(T/CECS650-2020)和《健康小镇评价标准》(T/CECS710-2020)于2020年正式发布。世界银行与住建部共同委托的《低碳宜居城市形态技术援助项目》、《城市社区绿色化建设与更新》、《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评估及指标研究》等课题为科学评价健康社区发展水平,为中国健康社区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路径,为推进我国大规模健康社区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也为健康社区建设的“中国标准”推向国际化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T/CECS650-2020)
《健康小镇评价标准》(T/CECS710-2020)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人口过亿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老年市场,养老需求逐渐加剧,如何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亟需破题。清华同衡从政策产业、规范标准、策划规划、设计实施、运营评价等多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养老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清华同衡编制的《我国老年友好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了适用我国的老年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方法与使用指南,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对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老年友好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同衡对“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的十年坚守,从零开创了一个最具影响的行业峰会和交流平台。这一平台为业内专业型人才及专业供应商资源的对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资源整合、信息交流的作用。目前,论坛已发展成为了行业风向标,以高度的前瞻性、学术性、国际性、专业性,成为业界人员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机遇与挑战的最佳平台之一。与之相伴的,是持续前行、推动行业进步的清华同衡人的身影,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改变。
“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开展十年
创新技术服务 助力城市智慧治理
随着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已成为深化城市治理、空间治理模式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驱动引擎。清华同衡紧跟时代需求,不断探索助力新型城市治理的新路径。近年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辅助开展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服务,重点研发人口、产业、空间、交通、住房、新区等领域的模型工具与信息化平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共性与特性问题,在不断的积累实践中形成了“知识融贯、数据融合、技术融汇”三大关键优势,构成了“问题诊断、交叉分析、方案实验、科学决策、监测预警、实施评估”六种核心能力,同时建立了以知识融贯、数据融合和技术融汇为优势竞争力的智库型业务体系,在城市规划、治理领域持续探索孵化新兴的服务模式和技术产品。
技术创新中心六种核心能力智库型业务体系
基于大数据与城市研究的深厚基础,清华同衡近年来积极参与到各地各级政府城市治理当中。从2015年起,先后为全国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相关的大数据智库服务。从宏观的人口经济发展到微观的街道社区治理,从专业的产业发展到综合的城市体检与政策模拟,为各级政府部门赋能“同衡智慧”。帮助各级政府部门从意识层、场景层再到数据基础层,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建设管理“三层多维”实施模式,细化工作路径和保障措施,该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特征的“智库服务”也获得了各地区的高度肯定。
随着时代发展和规划工作的展开,新问题、新需求不断涌现。规划前的共识积累、规划中的多方沟通、规划后的政策宣贯,都在呼唤媒体力量的介入。在此背景下,清华同衡治理中心充分发挥多专业融合的优势和特点,探索“规划+媒体”的新思路,成为国内最早运用媒体手段、服务规划工作的规划设计机构之一,培育了一支兼具丰富经验和全面实力的媒体力量,成功打造了一批极具行业和社会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和活动品牌,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提供全媒、全系宣传和技术创新服务,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展示规划成果,促进全过程公众参与,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一方面利用传播手段,通过政策宣贯、成果宣传,传递规划共识。自主运维“清华同衡规划播报”等多个有行业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促进行业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助力搭建“北京规划自然资源”新媒体平台,向大众传播城市规划、城市治理的政策方针和成果解读,并受相关处室委托,利用“一周交通新视野”“国际情报站”等新媒体专栏,分析研究国内外优秀城市治理理论、实践案例和前沿动态等;助力搭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媒体平台,宣传国家方针政策,聚焦行业热点,服务于主流舆论格局构建、规划行业能力创新与城市治理、政府治理效能发挥。
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向大众传播城市规划的国内外热点前沿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新媒体矩阵
自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实行以来,清华同衡协助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细化治理平台,以专业力量助力打通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清华同衡受北京市规自委海淀、通州等多个分局委托,统筹责任规划师宣传工作,总结推广责任规划师在街乡镇的各类实践经验,组织街区更新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街区更新治理,切实有效推进地扩大责任规划师工作影响力,推动政府、高校、市民同心行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此外,还与市规自委朝阳、丰台、平谷等分局合作,通过浅显易懂的内容策划,利用图解、H5、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分区规划,将规划政策和成果转化为企业群众看得懂、好理解的宣传内容,提高政策解读实用度,获取更广泛的传播,以此带动形成共识,推进城市治理。
利用图解宣传解读丰台分区规划
另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规划和政策实施落地。2019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围绕海淀街镇责任规划师工作,结合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五道口启动区亮相,策划举办“海师海诗城市更新站”分会场活动,组织了系列展览、论坛和丰富多彩的公众参与活动,吸引近10万人次参观。社会各界通过这个平台,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建设建言献策,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街区更新的热情,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周边居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林交精彩夏
京张铁路高校作业展
五道口
明天开放空间工作坊
多年来,清华同衡紧紧把握城市有机体的生命体征,在探索破解中国城市治理难题的道路上不懈前行。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前路漫漫。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未有先例的迅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却也是大家必须齐心攻克的难关。清华同衡人孜孜不倦,热情满满,期望在规划人的共同努力下,助力尽快推进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切实提高治理能力,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相关推荐
清华同衡新型城镇化智库服务和规划实践纪实
丝路连欧亚 中华烁古今——清华同衡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建设
供稿&图片 | 同衡规划院第十三党支部
第二党支部、第七党支部
统稿 | 包路林 黄哲姣
编辑&排版 | 张蓝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