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域观察丨驱动内循环 都市圈成关键突破口

孟歌 中国经济时报 2020-11-06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孟歌



  随着“内循环”概念的提出,都市圈热度再次升级,多地纷纷加码布局。高质量发展的都市圈,将在驱动“内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这意味着,未来中心城市向都市圈演变的进程仍会继续,同时也对都市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群、都市圈的成长性强、发展后劲足,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是投资建设的重点。”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要进一步突出都市圈的地位与作用。 

  

都市圈成关键突破口

  

  计划总投资200亿元的长春国际影都、计划总投资78亿元的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计划投资80亿元的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项目……随着重大项目的纷至沓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未来勾勒而出。

  

  宁波也在加大马力。据悉,未来三年,宁波将完成交通投资超1000亿元,新改建交通线网规模超1000公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强,宁波与周边地区的联动也更为频繁,宁波都市圈也将正式启航。

  

  冯奎认为,从发达国家来看,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这是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窗口期。这个阶段大约30多年,之后会全面进入都市圈的成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发展的大势。

  

  “人随产业走,最有集聚效应和投资、消费倍增效应的是都市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杰认为,都市圈将是未来三年拉动投资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斌认为,当前加速大都市圈建设,涉及到数以万亿级投资,不仅对走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低迷形势产生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也将大有裨益。

  

  有机构预测称,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城市70%的人口增量将集中在都市圈,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机会也集中在都市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和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未来,在培育壮大城市群的过程中,以大城市、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将发挥引擎作用。”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市圈将成为关键突破口。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认为,都市圈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未来都市圈发展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都市圈的网络联系强度和都市圈的政策协同力度。  

  

优等生突围而出

  

  构建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什么样的都市圈才能在更大的区域层级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心城市致力于作为都市圈建设的最重要支点而发挥作用的同时,一些产业新城也正在成为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中的新的产业和城市节点。

  

  距上海虹桥仅23分钟高铁车程的嘉善产业新城,紧抓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G60科创走廊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打造出一张“科创新经济”的金名片,目前已布局生命医疗大健康、智能网联汽车、商贸服务、影视传媒等产业集群,截至2019年12月底,嘉善产业新城累计引入企业超250家。

  

  主动融入郑州大都市圈,武陟产业新城也生动诠释了如何助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自建设4年来,武陟产业新城已发展成为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的主平台,导入和培育了智能制造装备、都市食品、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四大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5月底,武陟产业新城签约企业约110余家,累计签约额突破200亿元。

  

  顾强认为,都市圈内外的发展落差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抓手。从产业维度看,强化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与辐射区域先进制造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是催生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都市圈虽是最大的投资机会,但魏杰提醒,切忌盲目铺摊子、一哄而上,应强调投资重点和顺序,从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和成渝都市圈这四大都市圈率先启动投资,然后逐步向其他都市圈和城市群拓展。

  

  作为都市圈理论的最佳践行者之一,华夏幸福近年来在都市圈县域打造产业新城。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开发性PPP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华夏幸福在都市圈外圈层全面打造产业新城,是一次螺旋式上升和全新合作模式的创造,是资源、运营和利益的共生、共荣、共享性探索。

  

  据了解,华夏幸福已在都市圈核心圈层探索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与产业新城一起,实现业务“双轮驱动”。在精耕京津冀都市圈的基础上,密集布局长三角都市圈,加快布局粤港澳都市圈,推进布局郑州、武汉、成都等核心都市圈。




热点链接


●记者观察丨从民企巨头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40年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呈全面复苏向好态势


●《契税法》明年9月开始施行 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北京明确“一户一宅”标准


●下半年经济智库谈丨蔡之兵:统筹兼顾长短期政策 为经济体系“活血强骨健体”


●稳住就业基本面 为“双循环”全面启动赢得时间空间



监  制丨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