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新阶段

周子勋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1-16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我国“十四五”乃至未来15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定下了清晰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基调,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健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污染防治工作的一贯高度重视,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我国污染防治工作进入新阶段,具有现实重大意义。
  

我国进入到环境质量总体持续向好阶段


  陈健鹏指出,从治污减排的进程来看,《意见》是对前一阶段污染防治工作的延续。依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验规律,对比发达国家环境改善的历程,我国已经跨越了“环境拐点”,进入到环境质量总体持续向好的阶段。从当前到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通过污染防治大幅度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仍然是环境治理的主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博士韩融对本报记者说,开展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意味着新的发展时期,要将碳减排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引领作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11月8日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支持,从而发挥政策工具的引导示范效应,尽快促进碳减排的空间在较大领域展现显著的碳减排效应,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带动或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低碳领域,逐步形成全社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的良好氛围,推动既定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走实走深。
  

把握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短板弱项和面临内外部挑战。”陈健鹏说,环境质量改善趋缓并进入相对平稳的改善阶段,减排难度加大,对环境监管效能要求更高。此外,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再平衡”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把握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着力点。”陈健鹏表示,一是坚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二是推动关键环境政策工具落地有效,增强政策体系的协同性,推动形成减污降碳市场化长效机制。三是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气、水、土等领域的污染防治,着力解决一些日益凸显的污染问题。

  韩融说,我国解决碳排放问题,关键是要减少能源领域碳排放,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新发展阶段,能源发电和消费这两端必须共同发力,重点抓住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合理控制化石能源,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这一条主线,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大气污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具体看,一是高质量、高比例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遏制“两高”项目的扩张;二是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低碳转型;三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此外,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机制。



热点链接

视点丨提质扩容!从家政服务“小切口”惠及“大民生”

●关注丨浙江桐庐释放知识产权“红利” 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说新语丨严管将至 互联网医疗何去何从

●解读丨“链长制”赋能 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

区域丨成果丰硕 长三角经济贡献率持续提高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