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域·西南丨渐兴渐旺的陆海新通道

庄冠蓉 等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渐兴渐旺的陆海新通道



编者按



  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是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为重要节点,由我国西部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造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是西部内陆地区最近的一条出海通道。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当开放踏上制度创新的风火轮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庄冠蓉



  制度创新是灵魂,项目落地是关键,近来,中新互联互通落地项目迎来一波“红包雨”。


来一波“红包雨”


  4月2日,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缅印国际联运班列(重庆—仰光—印度洋)正式首发。预计10天后到达仰光。时间上比江海联运要快20多天。标志着陆海新通道打通了中国通往缅甸、印度洋的国际物流新路径,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月11日,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在重庆市揭牌运营。作为中国首例“以航空公司为单元”保税航材海关监管模式的制度创新,将支持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国境内的航材在重庆集中申报进境并按实际需求跨关区调拨,标志着中新航空产业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5月20日,一趟运用“铁路快通”模式的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进境班列经磨憨口岸放行顺利抵渝,全程时长比原来缩短1天,标志着陆海新通道中老班列(重庆—万象)率先迈入双向“铁路快通”时代。


  5月19日,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服务联盟第二批成员12家金融机构正式加入。据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曾菁华介绍,联盟成立一年以来,互联互通合作项目累计已达225个,金额超过280亿美元,为重庆乃至西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5月20日,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与重庆洪九果品签订框架协议,将合作共建东盟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打造果品及农产品全产业链,逐步形成进出口一体的全球农产品数字化集散交易中心。


扭住制度创新的“牛鼻子”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有别于之前天津生态城、苏州工业园的中新合作项目,它更多的落脚点是协调与创新。用曾菁华的话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是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如何牢牢抓住制度型创新这个“牛鼻子”,着眼增强“辐射性、带动性、示范性”的工作导向,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助力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通过5年的实践,“红包雨”是一波接一波。梳理一下,不难发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正在描绘开放高地的画卷。


  首先看看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宏观层面的战略构图。


  三个战略着眼点:一是“点对点”发挥新加坡和重庆“双枢纽”作用;二是推动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合作,实现一体化发展;三是树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标杆。


  三个战略着力点:一是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二是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服务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一条战略通道: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纵贯中国西部地区,连接东南亚与欧亚大陆,整合沿线铁路、港口、口岸、园区等资源,陆海集聚、区域联动效应突出。


  再看看中新双方从八个方面谋篇布局。


  一是规划。完成了“1+1+4+N”规划体系。


  二是通道。谋划开通了中新国际数据通道、中新跨境融资通道、渝新国际航空运输通道、渝新人才培训交流通道等大通道,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


  三是平台。深耕四大重点领域合作,加快建设仙桃数据谷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示范园区、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国际航空物流示范区。


  四是项目。2021年以来,签署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74个,商业投资总金额36.1亿美元;金融领域合作项目48个,总金额55.7亿美元。累计签署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184个,总金额252.5亿美元;金融领域合作项目216个,总金额247.7亿美元,其中,跨境融资项目207个,实际到位资金177.5亿美元,已为西部其他9省区市企业实现跨境融资56.7亿美元。


  五是联盟。积极推动中新两国企业、事业单位、商协会“结对子”,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六是计划。依据中新双方合作需求,推出了中新农业、文旅、商务、人才培训等四大合作计划。


  七是创新。着力在制度型开放上下功夫,梳理形成《2021—202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创新政策备用清单》,海关总署支持建设的全国首个“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新航保税航材分拨中心正式揭牌运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金融服务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探索创新得到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同时,积极拓展合作空间,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


  八是机制。筹办三个中新双边机制性会议,举办西洽会及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智博会、中新金融峰会及“新加坡知名企业重庆行”等三个国际性重大活动,建立渝新常态化沟通机制,为双方政府、企业沟通交流搭建广泛合作平台。


未来接着这样干


  当开放踏上制度创新的风火轮,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势不可挡。


  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过去一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关心指引下,双方携手并肩、相向而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现了第二个五年发展的良好开局。面向未来,将从五方面加快提升重庆和新加坡“双枢纽”能力,共同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一是高质量推进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合作,推动更多国家参与通道建设,提升通道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作用。二是高水平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大力度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在深耕现有重点合作领域基础上,不断拓展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空间。四是深层次推动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示范性和带动力。五是高标准办好机制性会议和重大活动,打造促进沟通、引领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平台。


贵州:高质量建设陆海新通道按下“快进键”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健  李忠将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新国发2号文件),其中提出要巩固提升贵州省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地位,为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按下了“快进键”。


  6月2日,广东省与贵州省在广州就推进贵阳国际陆港建设举行座谈交流会。在座谈交流会现场,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黔粤双向物流贸易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贵州省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地位、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随着贵广、沪昆、黔渝、成贵等高铁、快铁线路的陆续运营,以及即将开通的贵南高铁(贵阳至南宁),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高铁客货运输通道体系和北向重庆、西到成都、西南至昆明、南接南宁和广州、东连长沙的“3小时米字型高铁经济圈”。再加上高标准建设的贵广、厦蓉高速公路,贵阳已成为西南人流物流出海、粤港澳大湾区联结西南的重要门户。


  为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省在贵阳都拉营建设国际陆港,连接广州港、盐田港等沿海港口,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对内外开放通道,推动贵州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体系。


  近日,满载着60个标准集装箱约1650吨水泥熟料的货运列车,从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港驶出,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贵阳都拉营至广西钦州港”常态化开行的专列,频率为每周开行2列。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江表示,专列常态化开行后,让贵阳本土产品得以借助铁路运输优势出山,有效解决了物流运输时间不固定、市场购销需求不均衡、物流成本虚高等问题,为进一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通道经济发展筑牢物流基础。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推动实施一批铁路、机场重大项目,这对巩固提升贵州省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中心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发改委综合交通处负责人李旭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早在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后,贵州就按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快进键”,主通道上3条通道加快建设。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加快推进贵阳至南宁铁路、黄桶至百色铁路、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建设,研究建设重庆至贵阳高铁。随着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和重庆至贵阳高铁(350公里/小时)规划建设,尤其是重庆至贵阳高铁建成后实现客货分线,可有效释放现有渝贵铁路货运能力,再通过连接增建二线工程的黔桂铁路,从而构建起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通道: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的铁路通路,实现重庆经遵义至贵阳至柳州至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等铁路集装箱货运大通道的构建。西通道待黄桶至百色铁路建成后,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的铁路货运通路也将通畅,可有效解决川黔桂三地货运出海问题。


  “目前,贵阳海信大部分原材料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供应,生产的产品主要通过公路进行输送,黔粤列车的开行改变了单一公路的运输方式,还可提高货物运输能力和安全性,减少资源消耗和时间耗费。”在“贵阳改貌至深圳平湖南”测试货运列车发车现场,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玉江格外激动。黔粤班列的开行将充分发挥铁路运量相对集中、单位运量较大、低能耗低污染等优势,实现集货上量,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除铁路外,日前,运载着6000吨磷矿石的14艘500吨级货船从贵阳开阳港区顺尔得码头驶出,沿乌江水路直奔重庆涪陵进入长江,这是乌江全线复航以来,开阳港迎来的第四次大规模水路运输。贵州省航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大规模水路运输的常态化,标志着黔中地区的水运门户已经打开,为“黔货出山”开辟了新的战略通道,为产业互联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令人振奋的是,截至目前,贵州直发中欧班列实现“零突破”,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列,发运40尺集装箱200个。贵州省产品出口总值保持较快增长,轮胎出口15.6亿元,增长21.2%;烟草出口3.8亿元,增长15.3%。同期,贵州省特色商品出口增长态势良好,农产品出口49.6亿元,增长37.3%。


四川: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促进南向开放合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


■韩清华



  自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四川省把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有效衔接,构建起通江达海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四川省前三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省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为9513.6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对东盟进出口总值为1818.5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9.1%。


  “四川要抢抓这一战略机遇,深度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南向开放,积极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凸显四川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走出去、引进来’桥头堡,打造国内大循环的爆发点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承载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尹响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东盟进出口市场持续扩大。正在高水平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四川省,如何抢抓机遇、擘画美好蓝图?


  为构建枢纽支撑、运转高效、衔接顺畅的陆海互联互通通道,近年来,四川省协同深化南向开放,加快推进重要铁路建设、织密南向高速公路网络,同时在航空枢纽建设、拓展国际班列通道能级等方面发力。


  2021年12月4日,成渝发出的中老铁路(成渝—万象)首列国际铁路直达货运班列,分别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枢纽园区始发,途经云南最快3天到达老挝首都万象。


  过去,成渝两地出口老挝万象的产品,只能依靠公路经磨憨口岸至老挝万象交货,或通过港口转口,全程用时约10天。中老铁路作为成渝两地向南开放重要的跨境铁路直达通道,大大缩短了全程运输时间。截至目前,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已实现“周周班”。


  时效的极大提升,离不开通道建设。“近年来,四川坚持把南向开放作为对接新兴大市场的主攻方向,实施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合作三年行动,加强与重庆、广西等地合作联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借西部陆海新通道之利,四川与南向国家(地区)经贸合作总额累计突破1000亿美元。”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构筑高能级开放通道枢纽,四川将持续大力发展公铁联运、铁水联运、公水联运、陆空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以通道带动贸易发展,以贸易促进通道畅通。


  为培育高能级开放市场主体,四川还将加强与通道沿线城市的活动交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地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西部博览会等各类经贸平台活动,加强与南向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往来。


  为建设高能级国际物流通道,四川提出要提高企业对南向通道的知晓度和利用率,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扩大运用规模和增加回程货物,降低企业的成本。


深化国际商贸交流合作


  如何重点做好“突出南向”这篇文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平台,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


  4月8日上午,统一品牌、协同联动的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首次同时从成都(双流)、自贡、广元、遂宁多点齐发,铝制品、农业设备、工业设备、化工产品以及食品、生活用品等“川货”分别在成都、川南、川北、川东汇聚集结,满载“川货”的列车通过铁海联运到达广西钦州、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林查班、越南海防、印尼雅加达等地,助力通道与经济融合开放发展,推动四川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同样离不开沿线地区的协同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以开放引领发展,成都积极推进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地的商贸合作,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


  在四川与广西的合作中,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区立势见效,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项目有序推进。


  推动四川省内城市合作,成都与德阳、南充等13个城市签订“蓉欧+”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国际班列省内集货基地13个,服务省内企业超过100家,实现省内货源占南向通道总运量的83%,2020年发送货值达30亿元,同比增长15%,有力带动了四川省内化工、机械、医药、家电等企业拓展南向市场。


  推动国际友城合作,成都与东盟贸易主要城市开展友城合作,精准招引培育国际企业,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物流商贸集结点,拓展进出口贸易产品类型,探索发展中转贸易,组织企业参加国际贸易活动,多形式、多渠道拓展国际市场。


  未来,成都将强化全省“主干”担当,建强枢纽门户功能,进一步推动与通道沿线城市开展全方位合作,联动四川省内相关城市共筑一体化物流体系,巩固和深化与贵阳、南宁、钦州、防城港等已签署合作协议城市的合作,积极拓展与昆明、兰州、西宁等西部重点城市的合作,协同构建产业通道一体开发开放格局,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中国主张”为全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时报时评丨收紧调整权限 给撤县设区热降温

●时报调查丨优先考虑价格与节能 汽车消费更趋理性

●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③丨魏际刚: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热点丨暑期旅游市场有望重回复苏轨道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