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智库:人才“活水”润泽经济社会发展

童彤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智库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智库也肩负起为家国社稷建言献策育贤良的重要使命。

  

  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征途上,由高端智库人才“活水”汇聚而成的智库人才蓄水池,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为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夯实国家软实力根基而不断努力和创新。


图片来源:新华社














培养高端人才助力中国智库建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任务。多年来,凸显中国特色的智库建设,厚积薄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建言献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库”。

  

  “2013年是我的第一个恰逢其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赵晋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批示,推进中国智库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赵晋平1995年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政策咨询研究工作,2013年8月份,任职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直到2018年离开原岗位。

  

  “高端人才培养是智库建设的重中之重。”赵晋平说,2013年中央对智库建设提出新要求,一直到2015年12月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为首批入选的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这一过程,也让赵晋平积累了大量的高端智库建设相关工作经验,从而为他的第二个“恰逢其时”奠定了基础。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自此,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海南开启了自贸港建设新征程,开放型经济领域的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

  

  刚好于2018年离开原岗位的赵晋平,投身到了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中,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职务。他说,“从国家高端智库向参与地方重点智库建设的新拓展让我继续在政策研究岗位上发挥余热。”作为智库人的赵晋平对此深感欣慰。

  

  2022年4月份,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被认定为海南省9家重点新型智库之一。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正在快速成长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践提供决策咨询的重点智库之一。”赵晋平用自身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国家和地方寻求科学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服务”高端智库人才形象。他认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智库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端智库人才,“在中国大地上,从国家到地方,以高端智库人培养助力智库建设正在成为各类型智库建设迈向新阶段的缩影。”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具备五大特征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智库建设首先要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持续强化自身助力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职能。”赵晋平认为,要着重从五方面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一是智库首先要打造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基地)功能的发挥需要有强大的高端人才和研究团队支撑。“这一属性便于组织跨部门和各个专业部门的深入研究,也是智库的重要责任体现。”赵晋平说。

  

  二是智库要体现平台功能。通过搭建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交流平台,邀请更多学界、政界和企业界等各界人士参与,围绕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三是智库应该具有网络功能。智库除依靠自身组织架构和研究团队开展各种研究外,还要联合国内外其他成熟智库,共同形成网络化研究团队,同时集中推进各方共同参与开展的研究,形成具有广泛共识和广泛参与度的研究成果。

  

  四是智库要重视人才培养功能。智库本身需要依靠高质量人才队伍支撑,同时也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进一步激发人才的溢出效应,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通过人才的引进和输出,使得高端人才能够在更多智库和更加广泛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赵晋平强调。

  

  五是舆论导向和宣传的功能。智库必须以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导向为己任。这就需要通过公开发布、出版和定期会议等方式向各界广泛传播智库成果,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向外界进行宣传,结合经济形势、疫情变化等及时对舆论走向进行引导。

  
















打通智库成果与人才评价“任督二脉”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而言,智库成果与人才的评价机制堪称是智库建设的“任督二脉”。

  

  在赵晋平看来,在成果和人才评价的体制和机制上仍大有文章可做。“期待智库发挥建言献策的作用,应该相应形成比较统一的评价体系,如此才能更容易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他说,这也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要求之一。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构建用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推荐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深化智库人才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

  

  赵晋平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需要能够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挥作用的专业型通才,持续驱动创新发展。

  

  “只有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且符合智库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助力智库持续贡献智慧成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他强调,应建立符合智库定位和规律的话语体系,避免千篇一律讲“官话”现象。唯有确保智库观点建议的“第三方”属性和客观性,才能真正发挥决策参考作用,彰显国家软实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6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 经济复苏速度加快

时报时评丨多用超预期政策工具助力稳经济

解读丨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

关注丨数据安全成为工业转型升级重中之重

金融助力稳经济大盘⑦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北京银行答卷

学者观察丨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