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丨四举措助力中小企业 实现“专精特新”发展

王晶晶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我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强,地区经济才会强,‘专精特新’企业多,发展质量才会高。”工信部原中小企业司副司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专精特新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建翔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事实上,为持续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国及各省区市陆续出台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的政策,营造出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王建翔表示,如今,“小巨人”企业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创新发展方面,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1万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70余家“小巨人”企业近3年荣获过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王建翔分析,“小巨人”企业对高端制造、新材料、5G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制造强国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尤为明显,在产业细分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发挥出了强链条、补短板、填空白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数据,也再次验证了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在数字化浪潮中,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专精特新”发展?
  
  王建翔分析认为,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与应用。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实现创新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
  
  二是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为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要继续不断强化自我创新研发与协作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在完善自我创新基础的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创新协同能力,突破我国在细分领域、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将安全的命脉、核心的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四是要加快构建完善技术标准,以推动各领域关键技术融合,推动企业基于自身产品体系、研发体系,实现企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不断打造协同发展、创新应用、示范引领的价值和作用。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地方奋力稳增长①丨浙江:多措并举力促消费持续回暖

●专访丨王微: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聚焦六大战略重点

●视点丨全力培育新增长点 持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圆桌丨构建住房发展新模式  确保房地产稳定发展良性循环

●奋进共同富裕·山东篇(下)丨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产业绘就共同富裕新时代底色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