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大报告解读丨吕薇: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刘慧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国研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吕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吕薇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辅相成,要有机统筹、相互促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是一个亮点,强调了创新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人才不仅是创新的第一要素,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生态


  吕薇表示,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新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全球人才竞争加剧。虽然我国科技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高端领军人才短缺,需要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关键要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环境,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吕薇表示,培养人才,教育要先行。要适应科技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优化教育结构,发展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供满足创新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人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此,吕薇表示,我国人才结构还有待优化。创新需要多层次人才,不仅需要科研人员,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较多,但高端领军人才少,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结构还不能够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如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吕薇表示,一方面,要全方位培养和引进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评价和激励,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形成各类人才都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的生态环境,真正把我国打造成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片来源/新华社


提高引领性和原创性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对此,吕薇表示,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也从量的积累进入到质的提升新阶段。目前,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一位,研发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科技人员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我们的创新能力也从原来的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三跑并存”。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更加强调原始创新,提高引领性和原创性能力。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发展和安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


  如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吕薇表示,在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形势下,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方面,要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整合已有的科研机构,包括国家实验室、各类产业技术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平台等。各类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因此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产学研合作,发挥领军企业的作用,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合作创新。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习近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习近平主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