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报时评丨稳增长更须加力提效 积极财政政策

范思立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2-25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范思立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增长重回经济工作目标首位。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表述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此次稳增长重回首要任务,释放的政策信号清晰明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有埋头苦干,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因此,今年的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要的经济增速不仅关涉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同样关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翻一番。这要求国内经济年均增长4.73%,最近3年受疫情冲击,2020年经济增速为2.3%,2021年为8.1%,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4.8%、0.4%、3.9%。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为5.5%左右。因而,无论是完成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抑或是中长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我们面临的压力不可小觑。稳增长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只有明白来年的经济工作目标,再讨论宏观政策才能做到进退有据。今年的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宏观政策既要有逆周期调节的手段,也要有结构性改革的助力。今年的会议强调,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虽然这并非是第一次提出“加力提效”,但去年的提法是“提升效能”。把握今年的财政政策须重点从“加力”“提效”“可持续”上准确理解。

  

  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首先,中央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不应低于今年的水平。其次,明年需要政府持续推进基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好财政资金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再者,国家应综合运用政策工具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发放居民补贴和消费券等方式,来稳定消费增长。

  

  保持应有的财政支出效益。一方面,财政资金必须注重效益,“好钢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中央财政资金要加快下拨进度,同时要督促部门、地方尽快出台配套政策,进而形成有效的实物工作量。不然就是政策空转、资金空转,起不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重点关注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今年的会议提出要“保障财政可持续性”。3年疫情,刚性支出不减,财政收入锐减,很多地方的财政紧张问题日益凸显,所以中央相应提出“保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这表明在加快落实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同时,决不能放松对地方债务风险的监管。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2022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汇智谋未来聚力促发展宁波未来经济发展路在何方

●2022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在宁波奉化举行

●2022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何在?

●茅台大哥进军房地产意欲何为?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