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高技术制造业引领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持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引领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应对?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对整体投资的引领作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主持人 赵姗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重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提高增长质量
∨
许召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以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持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许召元:202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按照传统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转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进一步拉动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制造业整体经济速度显著放缓,1—10月份累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只有4.0%,在这种情况下,10月份,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显著快于制造业整体,这说明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基础好、升级空间大的优势仍然显著,这是今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有利条件。
从国际经验看,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2020年价格)以后,以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和比重上升为主要标志的产业升级仍然是普遍趋势,例如,美国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的阶段,制造业内部的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了5.4个百分点,英国提高了2.4个百分点。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的中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4.1、6.6和8.2个百分点,而韩国的中低、中高和高技术产业比重都有所提高。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已经过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外部条件,与中低端产业相比,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高端产品的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在大多数产业,市场需求空间都呈现金字塔模式,即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规模大,对高端产品的需求空间小。主要的例外是电子信息产业,受半导体产业增长“摩尔定律”的影响,最先进产品的成本反而越低、市场规模反而越大,但这样的产业相对很少。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还会持续涌现出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往往也都是高技术产业,但总体来看,市场规模仍然相对有限。
二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围、追、堵、截”。制造业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产业,是体现各国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各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所以各国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始终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招商引资,从低端产业起步,顺利推动了工业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主要呈互补关系,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主要生产的是他们不愿意生产,已经对外转移的产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小的机会。但随着我国开始转型升级,开始向高技术产业攀升,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发展的警惕性越来越强,越来越把我国视为他们产业发展的竞争对手,视为他们的威胁,突出表现在美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进行全面的技术封锁和打压。
要克服以上两个挑战,促进高技术制造业更好地发展,根本原则是要推动增长方式转型,特别是要真正转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发展路径。首先,当前影响我国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方面是高技术产业存在一系列的短板环节。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要聚焦这些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突破,提升我国产业安全水平,这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其次,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向质量效益型模式,发展不仅要有规模,更要有效益。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不能简单复制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过去不少地方简单依靠给优惠政策的招商引资模式,也需要转向更加重视研发创新和自我孵化的模式。再次,高技术产业发展还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道路,不能走封闭式发展或进口替代的模式,只有这样,我国高技术产业才能始终和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交流、借鉴与竞争。总体而言,当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要重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在提高增长质量,重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避免产业规模低水平简单扩张,从而实现和其他国家互利共赢发展。
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增长
∨
程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以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势头不减,特别是工业部门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工业园区、县域经济下沉普及,不断壮大融合产业生态。您如何看当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化、集群化发展?
程楠: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信部启动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通过集群竞赛遴选出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发改委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在十二个重点领域公布了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名单。这些集群多数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导,通过发挥集群组织优势,不断释放内生活力。比如,无锡物联网集群凭借3500亿元的物联网产业规模和3500多家物联网企业的集聚,在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队”,领航物联网产业发展。其中,无锡物联网集群促进组织——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发挥了集群“织网人”作用,包括绘制物联网产业链图谱,成立战略研究院服务企业技术攻关需求,开发物联网集群综合服务平台等,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在“政府做不了,企业做不好”的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集群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在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融合化发展也在不断走向深入,从过去的大企业向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推广,从过去的点上示范走向链群的整体转型。
今年9月份,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推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引导集群企业“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标准和系统解决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集成应用,提高数字化转型水平。”10月份启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旨在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地市、县域落地普及,促进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11月份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进一步明确,要“基于园区/产业集群开展网络化协作,发展订单共享、设备共享、产能协作和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弥补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足”。
从这些政策措施不难看出,“十四五”时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小企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条件制约,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不愿转、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现实困难。因此,在推动中小企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从突破这些痛点、难点和堵点入手,探索适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政府补贴、平台支撑等方式,将这些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集群)进行推广,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能够“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并用出效益”,推进中小企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加速、扩面、提质、增效。
进一步发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引领作用
∨
杜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扩大制造业投资,加强制造业补链强链。您如何看待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对整体投资的引领作用?
杜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长期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并且对投资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1—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6%,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个百分点,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13.9个百分点,引领制造业投资以及整体投资的快速增长。从历史上看,自开始统计起,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始终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和整体投资增速,并且近年来超过幅度不断增大。2018年至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的年度投资增速在11%至20%之间,高于整体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左右;而2021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始终高于20%,大部分时间领先整体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以上,这说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从细分行业看,今年1月份到10月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7%,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7.8%,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5%,均增长较快。从地方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工业大省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对当地投资增长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发展趋势看,当前以人工智能、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各行各业均面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从发展环境看,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大国博弈竞争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对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出了新要求,各级政府均积极将高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给予资金支持等,千方百计促进本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从发展动力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呈现市场主导型特征。该领域资金90%以上来自于企业自筹资金,政府补贴、贷款等资金占比较小,企业主要根据未来投资收益和市场前景自主进行投资决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在2020年疫情下早于整体投资4个月转正,并在2021年以来保持高于疫情前的速度增长,这说明市场主体对高技术制造业领域保持较强的信心和较好的市场预期,增长动力较足。从产业发展态势看,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发挥重要引领作用,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3.9%、16.6%、8.4%。航空航天铝材、民用无人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等高科技产品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技术制造业,更好发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对整体投资的引领作用。一是持续激发市场投资动力。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立足自身竞争优势和我国产业规模优势,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投资,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等环节加强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推动稳链补链强链。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一视同仁。强化法律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流程,对高技术制造业重点项目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抓实、抓好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切实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三是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的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创新金融产品,对高技术企业加大贷款和各类金融支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2022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汇智谋未来聚力促发展宁波未来经济发展路在何方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