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丨“券消费”升温 助力市场回暖

孙兆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2-25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的经济大盘定调。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经济复苏,消费先行,在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公布之后,各地财政部门都在积极采取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激活消费动能,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券消费”持续升温

 

 

  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统计,自12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地区纷纷采取不同形式,在餐饮、超市、电器等多个领域,发放了不同种类的消费券。

  

  12月20日,石家庄启动了石家庄市购物节暨首届特色街区购物节系列活动,活动计划投入1.041亿元资金,以发放消费券或补贴等形式开展促销活动。本次购物节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2月6日,覆盖“元旦”“春节”“元宵”节等消费热潮的时间节点。

  

  武汉则着眼于家电、家具等大宗消费的拉动作用,从12月8日起发放“乐购武汉”家电、家具消费券,投放总金额1000万元,设置50元、100元、300元三种面额,消费金额分别达到满500元、1000元、3000元可触发消费券的使用。

  

  深圳本轮购置补贴活动主要针对电子和家用电器,在全市数百家线下门店同步铺开,根据政策,共有包括冰箱、空调、手机等超过6100款产品。市民购买电子和家用电器等,最高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活动期间每人最高补贴2000元,此次活动将持续到12月26日。

  

  江苏也于近日启动了“2022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活动,13个设区市将开展1800多场消费促进活动,发放超2.5亿元消费助力券和数字人民币红包。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许多地方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发放了适合本地发展的消费券。”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消费券可以让百姓实实在在得实惠,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券的“杠杆效应”,或将撬动更多的其他消费。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与以往相比,这一轮消费券发放的时间节点有一大优势,随着圣诞节、元旦和春节的逐一到来,或将撬动起一波消费热潮。”

  

多向发力共促市场回暖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消费热度与消费需求将长期稳定向好。只有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促消费举措,多向发力共同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才能让经济链条运转得更加顺畅。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消费券一般被认为是短期工具,其功能与现金一样,对于拉动消费效果明显,除了发放消费券之外,还可从两方面提振消费。一方面,加快推进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增加个性化、品质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覆盖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公共交通、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体育、养老等消费便利化建设。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提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破除制约消费特别是重点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完善消费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于受疫情冲击行业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居民收入分配、社保医疗、养老等制度安排,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优化流通领域营商环境,疏通物流运输的堵点和取消对人员流动的限制,建立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还可以从稳就业的角度着手,尤其是稳定中小企业。”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则表示,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方面的重要作用,继而对消费信心的提振起到支撑作用。“可以从减税降费、发放补贴、减少裁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个方面来稳定企业运行,还应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针对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付一夫说。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内地资本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越来越大

●热点丨如何界定新就业形态“工伤”

●解读丨以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智库丨扎实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高质量供给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