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桌丨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徐蔚冰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2-25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一年,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确定的总体思路,理解政策基调,正视当前困难,科学精准研判趋势?且看知名经济学家的解读。

片来源/新华社

■主持人 徐蔚冰




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和提振有效需求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

  中国经济时报: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定调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给出的判断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您如何评价2022年的中国经济?在您看来,如何从战略全局出发和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


  谢伏瞻: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全球通胀升温,美联储多次大幅加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转弱,不确定性增加,在宏观政策刺激效应递减的当下,国内经济面临多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回顾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运行。


  一是产业结构逆势升级。制造业韧性凸显,表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和社会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为长期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动能。


  二是物价保持平稳。农业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裕,CPI保持在2%左右,PPI快速下行。


  三是科技创新实力稳步增强。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综合创新实力排在全球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上升。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动新业态快速发展。


  四是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加快,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稳步上升。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优势产业。


  五是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推进。各项改革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实施,自贸区、海南自贸港建设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严峻挑战。2022年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就业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一些领域风险累积。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为2023年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要增强市场信心,合理确定明年的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增长目标是关键指标,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锚,是引导全社会预期的风向标。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依然突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最大底气。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仍有空间,加上今年基数相对较低,明年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当然,这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之相配套,相互加强配合,来应对总需求不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就是要提高赤字率,提效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对症下药,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和提振有效需求。货币政策也要精准有力,要确保社会融资总规模与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同时要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扩大消费的关键前置条件,要以居民收入增长支撑消费扩大,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发消费券。在此基础上,政策要护航扩充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打通经济活动堵点。


  第二,要聚焦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巩固升级。目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全球生产和贸易体系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既出现了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趋势,也出现了本土化、区域化、政治化的新特征。同时,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美国等国家积极实施制造业回归本土战略,试图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对我国形成替代。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美国实施对华科技脱钩,意图将我国压制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升级。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并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水平,精准破解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代差。二是发挥巨大市场和人力资本优势,与发达国家开展科技领域深度合作。三是坚持产业协同和区域协调并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强韧稳健,构建合理有效的产业链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链内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水平,加强高质量供给,畅通国内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序推进区域内优势产业布局和区域间合作机制建设。四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畅通,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破除要素和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限制,提高大宗商品和贵稀金属、化工产品、芯片等重要原材料的保供稳价能力。


  第三,要强化安全发展,着力维护能源安全。俄乌冲突引发国际化石能源供应危机,各国将能源发展放在首位。我国应化危机为机遇,加快新能源产业有序发展,积极应对全球能源供求格局改变带来的机遇挑战。一是加大新能源创新研发,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国际标准话语权,改善部分核心技术、零部件、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将新能源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国际合作,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快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从应用端带动新能源产业全链条有序高效发展。三是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力度,财政金融等领域要创新相关政策工具,促进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创新,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效率。


在消费和投资两端形成一个相契合的刺激政策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中国经济时报:从11月份的一系列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刘元春:从今年8月开始,我国多项内需数据开始加速回落,预示着疫情带来的宏观经济收缩效应已经全面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议题表明,这些已经引起高度重视。预计防疫政策放开后,前3个月必定带来劳动力市场、生产体系、交换体系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逐步适应,因此,2023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压力是超常的。目前,超常的扩张政策已成共识。这些超常的扩张政策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加上3%以上的赤字率,支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今年12月份,财政部已经发行了7500亿元特别国债,这虽然对经济会起到重要的托举作用,但还需要采取结构性宽松和总量稳健的方式,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精准有力。


  现在我们对明年的经济有很多政策目标,比如加大重点产业建设和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保障民生底线等。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么多目标是否会与有限的财力之间产生冲突呢?再加上防疫政策“新十条”放开后,是不是疫情冲击就消失了?从欧美和东亚的经验看,疫情的冲击至少明年上半年依然存在。病毒与人类或将长时间共存,给经济带来很大的成本和负担已无法回避。


  与此同时,目前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我国所要面对的外生冲击,不是以往常规性周期产生的,是趋势性、周期性、结构性和各种外生力量叠加的产物。我国应对外来冲击,必须保证可持续的财政力量和相应的政策空间。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等也要思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进一步扩内需、扩消费,我认为,这不是简单地在下行周期时扩大宏观政策,在上行周期时收缩宏观政策就能解决的,相反,这是跨越周期的。所以,我们要将内需占GDP的比重进行持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有几点要有所准备。第一,是不是将所有的政策空间在今明两年用完?结论是不允许的。第二,从中期看,扩内需,财政政策到底是以扩投资为主,还是以扩消费为主?我国既往的模式是扩大投资,但现在有很多呼声,认为要借鉴欧美刺激举措,通过发钱、发消费券等方式,刺激需求和刺激老百姓消费。我认为,后者的短期效果可能很好,但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讲,消费刺激也容易引起消费替代和置换。无论是结构性还是总量性的消费刺激政策,都容易引发公平问题,会不会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是不是更会妨碍效率与公平?比如在美国、欧洲,大量劳动力退出市场,不工作,就靠吃补贴,导致劳动参与率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通货膨胀高企。消费刺激必须建立在政策财务状况良好的基础上,不会因为刺激带来巨大的债务或出现超级通货膨胀的问题。


  同时,消费刺激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市场主体的稳定,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问题。当然,普惠制的消费刺激往往可以加快提振信心,不会引起产能过剩等后遗症。


  我建议,在消费和投资两端形成一个相契合的刺激政策。契合点在于:第一,保市场主体是一个稳消费和稳投资的核心前提,2023年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和补贴必须加大力度。


  第二,稳房地产是稳消费和稳投资的一个核心抓手。我们大量的消费是围绕着房地产的,比如装修、家居家电、耐用品。刚刚过去的11月份,这些参数都出现了深度下滑。在目前低迷的情况下,稳房地产是稳消费和稳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要等房地产市场自我调整就来不及了。因此,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启动政府端的救市措施,尤其是,同时启动与保障性住房投资相关联的消费类刺激政策,并对于12年一个周期的住房改造、装修改造进行补贴。


  第三,要针对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建立专项就业基金,投资一批专门的、分类的、以工代赈的项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如果大量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失业,不仅会导致严重社会问题,消费端的需求也很难启动。建立以工代赈的项目,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同时也能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相反,过度在一些产业项目上投资,可能会产生烂尾效应。


  第四,要通过高质量的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要寻找人力资本投资和扩消费之间相契合的方案。要加大对大学生助学贷款和对博士生生活补贴的力度。总之,我认为,目前要真正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只有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才能加大“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解决的力度。所以不仅仅要在产业端发力,同时要在高端人才培养上发力。而对高端人才培养的发力,正是提升高质量供给的前置条件,必须要让人才有尊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总而言之,我们要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通过高质量人才培养来提升高质量供给,从而创造有效需求,使未来的经济得以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未来改革一定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相统一的

■李雪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经济时报: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您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合理的增长率在5.1%左右是出于什么考量?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看,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有哪些?您有什么建议?


  李雪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疫情及外部冲击下的恢复阶段,国内环境整体向好,同时结构性问题有所显现。有利的因素包括: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经济较快复苏可期;物价水平总体可控。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经济恢复的结构性不平衡;重点人群就业压力较大;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面临挑战;重点领域风险形势复杂。


  对此,我给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有效对冲私人部门需求不足缺口。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一是保持适度的赤字规模,建议2023年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目标赤字率设定为3%左右;二是优化政策工具选项;三是提高专项债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适配度,适度放宽专项债的适用范围。其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为实体经济营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保持实体经济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二是重点围绕促转型和补短板两个方向发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三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合理降低。四是在美元“高利率”环境下加强货币政策应对。


  关于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我认为,有十个方面:一是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二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三是在化解风险的同时构建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四是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五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设备国际竞争力。六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步伐,深化对外开放应对外部挑战。七是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八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九是着力稳定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十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关于对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我的预判是,经济增长率将比2022年有明显提升,同时出口增速有明显下降,消费增速会有明显的提高。这个预判主要考虑到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增速在2023年将明显转弱,这将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压力,这一点今年11月份的外贸出口数据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二是由于疫情反复导致2022年GDP增速较低的基数效应,随着“新十条”等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预计明年将显著提振国内消费,势必将推高2023年经济增长率。三是国内疫情导致的时滞效应和疤痕效应,也将影响2023年经济增长率。综合考虑,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经济运行将整体好转。


  同时,我国未来的发展和改革会有一些新特点。从改革红利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后的改革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相统一的,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着眼于供给侧,提高潜在增长率,同时也要着眼于需求侧,保障潜在增长率得以实现,最终产生一个合理的增长率。


  综上,对于2023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我建议GDP增速设定在5.1%以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力争实现更高增速。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高端智库咨政建言故事①丨欠发达地区儿童发展的中国故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④丨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关注丨“券消费”升温 助力市场回暖

●新闻洞察丨坚持人民至上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解读丨以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