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域观察 | 成渝“雄起”推动中国经济版图更趋均衡

童彤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6-15



区 域 观 察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2022年,成渝双雄成绩亮眼。

  

  成都凭借2.08万亿元的GDP,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之后,第七个“2万亿俱乐部”城市。

  

  再看重庆,凭借2.91万亿元的GDP力压广州(2.88万亿元),一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格局。作为首个重排“北上广深”四个传统一线城市经济总量座次的新一线城市,重庆终于完成了从“望其项背”到“与之比肩”的艰辛历程。近年来,渝穗“第四城”之争也已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

  

  “成渝双子星”的优异表现,正在让中国城市经济格局发生着微妙变化。而这一变化,不仅让中国经济“第四极”加速崛起,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版图的均衡发展。这也正是引领西部崛起,继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版图长期处于东强西弱的局面。数十年来,国家层面长期坚持不懈,通过包括西部大开发、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打造城市群、都市圈等一系列区域协调政策手段实施,努力让中国经济版图迈向均衡发展,而成渝的“雄起”,正在让西部地区形成有力的增长极,势必会最终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已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成渝双子星”相互支持形成的“双核”带动效应也将不断带动西部内陆省区之间,通过贸易促进产业链发展,促进资金、科技、人才等多重市场要素聚集,并最终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实现良性发展,从而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版图迈向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的经济发展号角已经吹响。铆足干劲的重庆和成都都已在积极部署。

  

  春节后开工首日召开的“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就明确提出,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争当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

  

  四川也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2023年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突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务实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扩大“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捷生活行动举措。

  

  可以预见,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势必持续深耕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等,并通过形成合力,实现“1+1>2”的效果。这背后,必将吸引更多高质量产业转移、优质头部企业、跨国公司等积极落子成渝地区。

  

  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带动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成渝必将大有作为。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新春走基层⑩丨山西晋中:村美业兴日子甜

●时报时评丨新春“开门红”  彰显中国经济强劲韧性

●绿色低碳丨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较大增长空间

●关注丨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令人鼓舞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