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论坛 | 更大力度发挥交通强国效应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唐福勇
10月23日,最新的数据显示,1—9月份,贵阳至南宁、广州至汕尾、福州至厦门至漳州、沪宁沿江高铁等新线开通运营,全国铁路不断提升运力供给,1—9月份,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9.03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4%。其中,9月29日发送旅客2009.8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不仅是铁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今年前三季度,旅客发送量、跨境货物运量等多项指标持续增长,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铁路跨境货物运量为例,1—9月份,全国铁路跨境货物运量增幅明显。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物142万标箱,同比增长20%;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累计发送货物63.3万标箱,同比增长14.2%。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今天,这条经验不仅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活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沿线国家和人民享受到交通建设带来的巨大效应。正是在这种效应下,马尔代夫有了首座跨海大桥,非洲有了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中欧班列将“国货”带出去、“洋货”拉进来……
实践证明,交通建设不仅对中国有巨大的强国效应,对其他国家同样有巨大的带动经济发展的效应,而且这种效应还在因越来越多的跨国基础设施建设而更加联通融合,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更加密切。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因此,中国交通强国建设要始终坚持交通先行、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更大力度发挥交通强国建设带来的巨大推动效应,进一步树立交通运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理念,以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探索建立适应智慧交通发展,需求快速响应、成果及时转化的有组织科研机制。要立足真实业务、依托真实场景、解决真实需求,深入实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围绕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能建造等智慧交通创新前沿布局典型试点示范。依托行业重大工程,推动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成效明显、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加强成果总结凝练,不断健全智慧交通标准体系。要集中力量推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各领域信息互联互通,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持续推动行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数据共享开放政策技术体系。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数字政府建设,增强数据应用能力,引导行业部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
可以预见,未来的交通强国建设是立体化的,涵盖陆、海、天、网,必将带动促进中国国内及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效应。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