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弘扬新昌企业家精神 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杨宏翔 中国经济时报 2023-11-07



图片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份到浙江调研时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绍兴市新昌县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典范,企业家精神是“新昌模式”的重要支撑。新昌企业家精神除具有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共同品质之外,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坚守主业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杨宏翔



  新昌以“小县大科技”闻名全国,在资源不足、区位不足、动力不足的劣势下,却通过持续实施“创新强县”战略不动摇、“铁了心抓创新”,强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创新投入常态化、产业结构高新化、传统产业智能化、生态环境优质化,使科技创新的“新昌经验”声名鹊起。目前,新昌拥有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15个,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2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居浙江省第二,新产品产值率达51%,科技创新和创新环境综合评价均居全省第二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两化融合指数达110.92,名列浙江省前茅,被列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等,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蝉联全省“科技创新鼎”。科技创新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新昌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强劲的科技创新力量背后,除了被企业家高度赞誉的历届党委政府对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想尽一切办法支持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最优政府服务外,优秀的企业家精神是关键支撑。
  
  一、新昌企业家精神特质及时代价值
  
  1.新昌企业家精神特质: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坚守实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昌企业家精神孕育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浙江,是浙商精神和越商精神的典范。与越商精神、浙商精神及中国企业家精神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着共性。新昌企业家精神除具有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共同品质,比如,爱国爱家乡、诚实守信、战略眼光等之外,其始终注重创新,坚持创新,克服一切困难搞创新,坚定顽强的创新精神,无论在第一代企业家还是在新一代企业家身上都表现得非常执着和突出。正是因为不断创新使得新昌企业整体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市场势力不断提升;坚守实业、精益求精的务实品质是新昌企业家精神中另一个突出个性,在一个实业领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深耕细作是新昌两代企业家的共同特性,新昌企业家认为只有专注,也能专业,才能做到极致。因为务实求精,所以,新昌企业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全国第一比较多。因此,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和坚守实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新昌企业家精神的特质。
  
  2.新昌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是亲清政商关系的硕果和典范,是持续焕发市场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样本,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昌企业家精神孕育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浙江,在山区县,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极度贫乏,交通长期劣势情况下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并在本地形成了很强的根植性、带动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新昌企业家精神是政企长期良性互动的产物,既是亲清政商关系结出的硕果,也是亲清政商关系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层面,企业家精神是保证生产良性持续运转的首要力量。在国家层面,企业家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生产要素,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面貌和发展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发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逐渐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2021年9月,“企业家精神”正式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六稳”“六保”重任在肩,需要深化改革,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持续焕发市场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新昌企业家精神影响、带动和滋养了当地众多企业家,推动了地方制造业产业链的成长,是新昌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无论是在本地进一步弘扬新昌企业家精神,还是推动其在更广阔的范围成长,释放企业家精神的社会财富创造潜力和动力,都具有重要价值。弘扬新昌企业家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考察浙江时要求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需要。
  
  二、弘扬以新昌企业家精神为代表的创新精神面临的问题
  
  目前弘扬新昌企业家精神为代表的创新精神,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市场环境、观念认知、制度、社会氛围等。
  
  第一,现实中,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比较高,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第二,观念认知,一些人思想深处把企业家,尤其民营企业家等同于资本家,认为民营企业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无视“摆脱资本的意志”、注重高质量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和个人素质提升的企业家是主流,无视“躬身实业、精益求精”的企业家精神的正能量和正效应。
  
  第三,弘扬企业家精神所需的相关制度仍然不够完善,比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经营权保护制度、企业家容错制度等。
  
  第四,崇尚创新、尊重创业、敬重优秀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形成面临多方面瓶颈,比如,企业家自身素质,对优秀企业家宣传力度不够大,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等。因此,须从“市场-认知-制度-社会”四个维度入手,进一步建设公平、开放、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提升对企业家社会地位的认识,完善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着力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系统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三、弘扬新昌企业家精神的路径与举措
  
  1.市场维度:深化改革,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的政策制度,取消由行政权力决定的资源配置。比如,附加条件排斥非本地供应商,或明或暗地规定做某类业务必须具备某种特殊资格等。
  
  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为企业市场进入制定好“全国一张负面清单”,减轻各种制度性成本负担,比如降低用能、物流、租金、融资等环节成本,尽力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参与政府公共事务活动的精力和时间。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企业家精神只有与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企业家精神释放的前提。比如,土地要素方面: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允许制造业企业通过老旧厂房改造提高容积率后节省出来的土地,一定比例可用于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或根据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位置生活性服务业配套不足情况,允许一定比例可用于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此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有效支撑。劳动力要素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目前绍兴面临着年轻产业工人短缺,资本积累的重点应当从物质资本的积累转向人力资本的积累。调研中,不少企业讲到,如果能够让流动人口在工作地简单便捷落户,同时进一步保障其子女享受与本地人一样的教育权,减少“候鸟式”的迁徙,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科技要素方面:要解决长期没有根本破题的“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等高层次人才最关心的体制机制问题,给予人才明确的预期,以此为杠杆,加快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成果在绍兴的集聚和转化。
  
  2.认知维度: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企业家精神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鲜明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目前,大力弘扬以新昌企业家精神为典型代表的企业家精神,应形成、强调和传播一系列重要的认识,尤其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共识。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在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把劳动、资本、土地、数据、知识等组织起来,从事创新性生产活动的关键要素,缺乏企业家精神,社会生产就会萎缩,再生产规模就会缩小,市场就疲软,社会活力就不足。
  
  企业家精神是稀缺的宝贵资源,需要培育、激发和保护。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决策者和主要风险承担者,积极应对不确定性是企业家独特的资源禀赋,这种资源禀赋是稀缺的、宝贵的,需要呵护,评选全国优秀企业家、举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都是有效的保护企业家精神的信号发送机制。
  
  优秀企业家是民族精英、是社会功臣。要扭转一些人头脑中把民营企业家视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资本家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通过宣传逐步形成优秀的企业家与科学家、劳模等一样是最受社会尊重的群体。
  
  以法治理念和手段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一是政府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以法律为依据,应用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二是企业家要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成为亲清政商关系的积极推动者和维护者。
  
  3.制度维度:着力完善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和推进制度落实
  
  加强对企业家的产权保护制度。对于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传播范围广的产权纠纷、侵权案件等要加大司法资源调查,加快处理解决,并及时将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公之于世,并请专家进行分析点评,既增强企业家对司法公平公正和执行力的坚定信任,提升发展预期,又使市场主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增强全社会的产权保护效果。
  
  健全企业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及时修复机制和对企业家的容错纠错机制。要健全侧重于正向激励与负向纠偏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对合法经商的创业者要充分给予信任和帮助,对于没有违规决策、没有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相关法规可以容错的,要协助他们解决问题,给正面的鼓励,让企业家在经营的挫折甚至失败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加快实施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加快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业获得感和失信惩戒痛感。
  
  通过制度破解民营企业用工难留才难。健全民营企业职工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社会保障等接续的政策机制,确保民企职工不因流动而出现工龄、社保等断档。畅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渠道,推进和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标准,创设市场化职称评审平台载体,推进民企职工职称评审常态化、规范化和公开化。
  
  4.社会维度:着力营造创新务实的社会氛围
  
  创设载体,大力宣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优秀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
  
  强化引导机制,鼓励对企业家精神的学术研究。对研究、弘扬企业家精神卓有成效者,给予一定的激励。通过统战部、工商联等建立企业家与其他社会人士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在互动和交流中,弘扬企业家精神,找到克服不足的有效途径。
  
  把弘扬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把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联系起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联系起来,对企业家作为一个特定社会阶层人士应具有的思想品质提出一定的目标要求。
  
  发挥好统战部、工商联、商(协)会等在企业家社会作用发挥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荐和执行政府创新规划和相关专项中,保障专家咨询组中企业家群体的合理占比。
  
  完善促进民营经济人士成长的教育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培养民营经济人士成长中的主平台作用,通过制度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发与时俱进的适应民营企业不同阶段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由学者、政府管理者、优秀企业家等组成的师资库,创设多领域、多层次、多种方式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不断满足民营经济人士成长发展需求。
  
  (作者系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教授)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第六届进博会有什么不一样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经济时报

●解读 | 数字孪生助力城市建设稳步提速

   ●焦点智答 | A股如何进一步优化股市生态?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