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思维陷阱,正在拖垮你
外界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如何认知它们,它们在我们的心智世界中,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经授权发布
前阵子,到合伙人的办公室做团队培训,发生了这么一件小插曲。
有个新进来不久的小主管,状态明显有点低落,被我发现了。
回去我就微信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告诉我,前阵子犯了个错误,被合伙人批评了一番,虽然过去了,但这几天总觉得,合伙人对她的语气没有以前那么温和了。
这让她一直胡思乱想:自己是不是在上级心中留下了污点?
她给我发了几张截图。
截图上,合伙人的回复确实很简短,就是“嗯”、“好”、“做吧”几个字。
末了,她问我:“能不能帮忙说说情,解释一下?”
她挺看重这份工作的,也深刻反省了,希望合伙人能给她机会,不要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我把这事和合伙人一说,合伙人挺诧异:“什么?有这回事?我自己怎么都没印象?”
过了半天他才恍然大悟:“喔,你说那件事呀,你不说我都忘了。她这阵子表现还不错,就是没以前活跃,一直在埋头干活,我还想着过几天跟她好好聊聊,原来就是为了这点小事呀。”
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小的误会。
只不过一个人在忙,一个人憋着,就一直没有得到澄清,被酝酿发酵了这么久。
为什么讲这么一件小事呢?
我想说的是: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和烦恼,其实都不是源于外界,而是源于我们的认知。
你一定记得我讲过的 ABC模型,以及自动化思维和信念——它们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
外界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如何认知它们,它们在我们的心智世界中,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如何应对世界的复杂性?一套高效的自救指南”中所说:我们对外界的认知,永远都会隔着一层透镜模型,它会将外界的事物进行扭曲,投射到我们的心智世界中,重新构建出我们的认知。
在极端的情形下,你的认知,可能会跟事物的原貌全然不同。
但日常生活中,能够全面、客观去认知外界刺激的情况,非常非常少。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长期根植于成长环境和思维惯性的信念影响下,产生消极、负面的认知障碍,导向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
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思维陷阱。
能否摆脱情绪和信念的主宰,跳出思维陷阱,让理性掌控大脑,就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那么,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思维陷阱呢?
又有什么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和跳出这些陷阱呢?
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和自我贬低,或许是所有思维陷阱中,最常见,也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为什么呢?
因为自我贬低往往导向的是不自信,从而降低表现,进一步导致更强烈的不自信—— 这会产生一个负面循环。
长此以往,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习得性无助。
你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行我不合适我做得不好—— 从而,慢慢的,你就真的裹足不前,实现了自我预言。
有意思的是,跟大众认为的不同,自我批判在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普遍存在,只不过是程度差别罢了。
举个例子。
今年9月发表在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缺陷,放大自己的不足,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喜爱程度,这就叫做the liking gap。
研究发现,当要求参与者对自己的社交表现作出评价时,他们往往会聚焦那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告诉自己要是我能表现得再好一点就好了,从而严重影响对于社交结果的评判。
然而实际呢?
更大规模的调研结果表明:社交的另一方,可能根本不在意这些细节 —— 同样,他们更关注的也是自己。
我们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开关,叫做自省,它能保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有效地规训自身行为,以适应整个集体的规则,融入圈子。
但很多时候,这个开关有点过于灵敏了 —— 尤其是在我们重视的场合,它会不断地打开,不断地激发我们的自我批判行为。
尤其对于内向者,更是如此。
你一定还记得我在内向的你,我有些话想对你说中提到的:内向者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多走的是乙酰胆碱通道。
这条通道更长,经过的脑区更多、更复杂,且包括专门负责共情和避错的脑区(右前岛叶皮层)。
所以,内向者往往活得更累 —— 因为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个情景,他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把它跟记忆里相关的痕迹做对比,审问自己:我做得对不对?我有没有犯错?
当然,这并不表示外向者能避免自我批判,只是程度有所减轻罢了。
那么,如何规避自我批判的陷阱呢?
有一个方法,是提醒和强调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跟自我批判对冲。
例如,回忆自己表现出色的情景,回忆别人对自己的感谢、赞扬、肯定,回想自己作出的成就和贡献(哪怕很微小)。
可以的话,用笔在纸上一条条列出来,这有助于我们走出自我批判的低谷。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当你恢复情绪之后,最好跟对方进行直截了当的沟通,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忧虑跟焦虑。
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时候,生活都没有你想的那么残酷。
灾难性思维
什么是灾难性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怀着一种不确定、不可控的担忧,担忧它会一直恶化和变坏,并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加重。
举个例子。
今年公司业绩好像不太好,听说明年大环境更差?那明年会不会连工资都发不了了?
这个月数据又下跌了,是市场已经开发殆尽了吗?如果再这样下去,是不是要另谋出路了?
他是不是不喜欢我?我该做些什么呢?但会不会做得更多反而错得更多?纠结……
它往往导向的是我们的老朋友:焦虑。
这种感觉你一定能够体会:看着事物的发展,离你预期的水平,决绝的、不可避免地跌落。
未来会怎么样?
不知道,但看起来似乎会更糟,而你似乎束手无策,只能看着它发生,一步步把你心目中的大厦给摧毁。
这是一种对损失的厌恶、对不确定性的排斥,两者协同产生的结果。
有一段时间,我就深受这种思维的困扰。
那时是刚出来创业不久,手头有积压如山的项目、计划,还有两本书约;另一方面,很多想法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甚至连能不能成功,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那阵子,经常失眠、头痛,工作状态也很糟糕,每天只能集中精力两三个小时,荒废了相当一段时间。
后来是怎么摆脱呢?
我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3、我能做些什么来防止它发生?
4、如果它发生了,我能怎么办?
5、如果我失败了,它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当你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为什么?
非常简单,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不确定性—— 我们知道事情可能会变坏,只是不敢去想可能会变得多坏。这才是导致焦虑的元凶。
但一旦直面这个结果,这种不确定性,也就不存在了。
接下来,问问自己:哪些因素属于关注圈,你没有办法去干预?哪些属于影响圈,是你能够努力去改变的?
把划到关注圈里的东西,清除出脑海,只关注影响圈,关注自己能做的事情 —— 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每做一件能做的事情,这个最坏情况发生的几率就会降低1%,成功的几率就会上升1%。
这样,就能非常有效地,把压力持续转化为动力。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往往是拖延症的源头:你一直拖着不动手,是因为一动手,它就会破坏你对完美的幻想。
为什么会产生完美主义呢?
这跟自我认知是紧密相关的。
在成长过程中,你对自己的认知和期望,被外界(朋友,家长,老师等)抬到了一个过高的水平,并长期固化下来。
为了维持这个水平,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自我形象,你就会排斥一切有可能破坏自我形象的行为发生。
这尤其在有一定天赋、又不是特别出色的人身上,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久而久之,你就会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切事情都要深思熟虑之后才敢行动。
这会持续给你造成压力:言行,举止,衣着,工作,作品,你都会要求它们具备高度的一致性,以维护自我形象。
如何走出完美主义的怪圈呢?
有一个思维尤为重要,那就是将固定思维转变为成长思维。
前者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和特质是不变的,他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在呈现自己的能力。
因此,持固定思维的人,会倾向于裹足不前—— 他们害怕犯错,因为犯错就意味着他们能力不足,不能胜任。
但后者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持续成长的,每一次的失败和犯错,都是在强化自己:你又解锁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面临了一个全新的挑战,获得了全新的经验。
在后者的人眼中,生活就是一场闯关打怪升级的游戏:每一次接触新东西,哪怕失败了,也是在涨经验值。
而什么是自我?
自我就是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过后,所成长和积累起来的总和。
这也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把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学习的机会。
不妨试一试,每次遇到新问题、新情景,都问自己几句:
1、它跟我熟悉的领域有何不同?
2、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
3、我如何检验和应用我学到的东西?
真正令人喜欢的,永远不是完美无缺、不会犯错的人 —— 这样的人哪怕再光芒万丈,也不是真实的,只不过是小心伪装和塑造出来的形象。
没有人喜欢和一个形象相处,我们喜欢的,是一个有血有肉,能够看到成长的人。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自我标尺
我刷知乎的时候,如果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我,一般就会直接跳过。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文章,往往就是两种方向:
要么,夹杂着大量真假难辨的个案和故事,比如我身边我朋友我看到;
要么,充满主观感受、情绪和臆断,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说……
不是说这样的文章不好,但如果仅仅止步于个人的主观感知,那么,很难说有多大价值。
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以自我为标尺,去衡量和评判外界事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很多人在生活中,其实都不会去区分喜不喜欢和好不好——
这本书好不好?
好,因为我喜欢;
这部电影好不好?
不好,因为我不喜欢。
这其实是一种朴素而粗浅的思维。
它导向的是什么呢?
无意义的争吵和冲突。
说到底,好不好是一个客观的问题,针对一本书、一部电影,它应该有一套普适的标准,比如:这部电影的逻辑是否合理,镜头运用如何,节奏如何,演员的演技如何,等等。基于这些共识,我们再去讨论。
但喜不喜欢,则完全是一种私人的视角,它是没有讨论的价值的,也没有意义。
同样,当我们用到应该必须这些词汇时,你有没有想过:只是你认为必须,还是真的必须?
尤其是,当别人没有按照你的必须去做时,你是会生气、不满,还是会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举个例子。
我和合伙人,在某些管理理念上,其实存在一些差异。
像制定考核标准的时候,他倾向于制定KPI,规定自上而下的一整套考核体系,然后论功行赏。
而我倾向于遵循OKR的原则,激发团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团队能够自发地运转起来。
但这两者有没有哪一个一定比对方更好?有没有一个人一定更正确?
其实没有。
原因只不过是我们的背景不同,他是技术出身,习惯了严谨、规范的体系,而我会更多考虑心理学的角度,希望大家目标一致,用热情和兴趣驱动。
理解了这一点,要达成共识,其实就不是很困难 —— 只要抓住最深层的一致性就可以。
所以,如何破解自我标尺呢?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转换视点,试着抛开你的背景、经历、思维惯性,把一切放空,试着站在别人的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
像Design Thinking 和产品开发中,都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叫做用户思维。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用户会经历什么样的流程?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波动?有有哪些想法和念头?会遇到什么障碍?会希望能实现什么?
当然,这需要很强的共情能力。
一个锻炼方式是,多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沟通,去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去了解在他们的眼中,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这可以帮助你,走出自我中心,真正去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
富书2018重磅新书《好好生活》👇👇👇
作者简介:Lachel,互联网创业者,深度思考践行者,高效思维达人,知乎大V,专注看认知科学和心智成长,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知乎、抖音、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富书(微信号:kolfrc)
爸妈精读(微信号:bmnfrc)
我属猫(ID:woshimiaoji)
香克斯(微信号:fushuxk)
☝长按上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富书2018重磅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