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长的洞穴中,六个同伴在他面前惨死
“
为什么要探洞?
有人说:洞穴就像是我的教堂,我可以拿着镜子大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自己。
有人说:地球上已经没剩下太多可以探险的地方了,想想谁可以在没人到过的地方,当第一个照亮它的人?
”
想象一下,你身处陌生的空间中,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前方尖锐的石乳柱随时可能刺破你的身体。
更何况,这个空间完全在水下,氧气瓶已经耗尽。缺氧让你几近窒息,你绝望地发现你已经失去方向……
这不是噩梦,是乔希(Josh)目前的真实处境,不,甚至更加可怕。
他刚刚从同伴卡尔(Carl)挂在岩壁上的尸体下游走,死不瞑目的卡尔双眼圆睁;
他亲耳听见一个金发美女的惨叫,当时她的一大块头皮正被下降器活生生地撕开;
他甚至亲手溺死了肺部被刺穿的父亲弗兰克(Frank)。
而他的胸前还挂着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个用野兽残骸改装的迷你电筒,曾经他愤怒得想把它毁掉,而最终,这个电筒是他此时能找到的唯一光源。
残存的意识里,他看见死去的父亲对他说:
我们到家了。
深入洞穴之母:一次看似非凡的探险
你为什么要探洞?
当维多利亚(victoria)问这个问题时,一架直升机正盘旋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上空,飞机上坐着三个人:她和她的男友卡尔(Carl),还有年轻的乔希(Josh)。
此刻卡尔正操纵着直升机,像一个指点江山的造物主,享受着一切尽在掌控中的快感。他炫技似的在空中旋转了一圈,然后说:
我指给你们看。
不是吞噬,而是征服——第一次到这里的维多利亚惊喜地张大了嘴巴。
植被茂盛的荒原上,一个巨大的洞穴如黑洞般深不可测,似乎时刻准备着吞噬任何胆敢靠近它的物体。这就是洞穴之母:全世界未被探明的、最长的洞穴系统。
但在卡尔这位志得意满的亿万富翁看来,这并不是“吞噬”,而是他用财富换来的“征服”。
距离地面2千米的洞穴深处,地下的勘探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或许是亿万年来,这个洞穴第一次出现人类带来的光亮。
弗兰克(Frank)和几名洞穴勘探者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五个星期,卡尔为他们提供设备和资金,只为发现未知的洞穴通道。
谁会在乎这些洞穴?——对于弗兰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卡尔觉得他是这一辈中最受尊敬的探险家,他的助手乔治(George)认为,他是值得托付性命的真朋友,也有的人觉得,弗兰克太专注于探洞甚至显得冷血。
而在儿子乔希眼里,他只是个不称职又暴躁的父亲。乔希觉得,在现实世界中,谁会在乎这些洞穴呢?
狂热的卡尔当然不这么认为,他说:
地球上已经没有剩下太多可以探险的地方了,想想谁可以在没人到过的地方,当第一个照亮它的人?
不过就是探洞而已——维多利亚第一次参加洞穴探险,对于她来说,这项融合了洞潜、攀岩、徒步等多重技能的极限运动,仅仅是一次刺激的度假。
她并不知道,洞潜是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全世界的洞潜者只占潜水员的万分之一,死难事故发生的几率却占了潜水事故的大半。
天气预报显示,暴风雨正在从海岸线袭来,这次勘探也进入了尾声。潜水夫们正在匆匆忙忙往洞穴搬运备份氧气筒,可是维多利亚却轻蔑地说:
备份氧气筒?拜托,就是一次洞穴潜水探险,哪会有什么危险啊?
飞入深渊——这三个人从悬崖边纵身一跃,立即被“黑洞”吞没,因为有崖壁垂下的保护绳和装备精良的地面基地,出洞看似太过容易。
而卡尔连保护绳都没用,他背着伞包直接跳下去,一束垂直的光柱中,半空打开的降落伞飘飘荡荡。
他们如此兴高采烈,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女潜水员朱迪(Judy)狰狞的尸体。
圣殿,还是地狱?
一束头灯的光芒,无法穿透亘古的深夜,被地下河冲刷的岩壁上石柱林立,在微弱的蓝光中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美感。
就在卡尔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进入洞穴的同时,弗兰克和他的助手朱迪像过去17天那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水下洞穴中摸索前行。
探险就是找刺激——连续17天的高强度水下作业,34天不见阳光,已经让朱迪疲惫不堪。如果不是因为弗兰克被卡尔逼下水,她现在也许正在岸上休息。
在入水之前,通过视频连线,卡尔和弗兰克为了工作进度大吵了一架。“有钱就能完成探洞”,“有钱就能让夏尔巴背着你上珠峰”,这是很多富翁的逻辑。
在他们看来,探险不过是用钱来烧的一场刺激。他们并不懂得,
在洞穴面前,人类只不过是无足轻重的灰尘。
可靠的潜伴——弗兰克不是不明白朱迪的疲惫,他也不是不懂得,“疲劳潜水”是洞潜的大忌,可是他劝说朱迪的方式却是:
你留在岸上,我一个人下去。
洞潜的第一条规则,不能独自下潜,必须跟潜伴保持同步。
因为,在封闭性的洞穴中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有可能打破备份气体的极限,而且你无法快速地上升至水面,只能在现场解决问题。
潜水从来都不是一项个人运动,一个可靠的潜伴是你遇险时活命的指望。(信息来源:《绝命深潜:水下166米,他看着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来源:ONE实验室)
正因如此,朱迪握住弗兰克的手,告诉他:
我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
她卡在了魔鬼边境——此刻,他们已经潜行到极为狭窄的“魔鬼边境”,朱迪不慎卡住了自己的R2,一阵惊惶中搅动了浑浊的泥浆,眼前一片模糊。
她计划返回并呼叫救援潜水夫,可是弗兰克却发现,此时的泥浆流速变快,这意味着周围可能有未知的通道。
不带备用氧气——他扒开几块乱石,一条仅容身体通过的缝隙出现在眼前。他需要做出选择,穿过它,就需要先卸下身上的氧气筒,否则就是放弃。
洞潜的第二条规则:冗余,携带备用氧气瓶。
对大部分人来说,未知意味着恐惧。可是,对于真正的探险家来说,未知是他们的圣殿。
为什么要洞潜?
资深洞潜者王远在他的洞潜教材里这么说:“任何时候,那些陌生的、与众不同的、外来的事物都会引发人们负面的想象。你不必登上山顶去看山。遗憾的是,观察洞穴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进入洞穴内部。”(信息来源:《绝命深潜:水下166米,他看着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来源:ONE实验室)
弗兰克毫不犹豫地钻入缝隙,同时把备用氧气筒留在了洞外,而不携带备用气体,弗兰克相当于把一半的命留在了洞外。
恐慌——同时,他忠诚的潜伴朱迪,也毫不犹豫地尾随他钻进缝隙。
但是,她再次被缝隙卡住!她拼命挣扎,可挣扎只会导致她越卡越紧,随之加快空气的消耗。
恐慌是洞潜中的致命毒药,它可能会从一个小事情开始,引发级联效应,你的逻辑能力随之消失,你会忘记所学的知识。
恢弘的水下教堂——极致的危险,有时也意味着极致的美丽,朱迪成功摆脱了缝隙之后,眼前呈现出的景象让她震惊。
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下洞厅,这可能意味着全新的洞穴系统。
天哪,这简直就是一个教堂!
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人见过这一切!
呼吸管破裂——惊喜还未消散,灾难接踵而至。当他们正打算折返,弗兰克发现一串气泡从她的呼吸管中飘出,朱迪的呼吸管出现了一条裂缝!
技潜界有一句名言:洞潜没有意外,只有死亡。在洞潜中一旦发生气体中断,死亡的速度以秒计算。
朱迪还没反应过来,整个呼吸管瞬间爆开。
按照朱迪的潜水经验,本不至于如此惊慌失措,但是:
疲倦导致她在被卡住时判断失误,没有发现呼吸管破了;
她失去氧气供应,体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导致晕眩。(信息来源:《关于那些为什么的技术细节(全剧透)》,作者:Denovo,来源:豆瓣影评)
水下争夺氧气面罩——弗兰克马上提议朱迪和他交换使用氧气面罩,前进营地中一直盯着监视屏的乔治大吼:你疯了!
紧急情况下和潜伴交换使用二级头,是处理危机的惯例。
但是氧气面罩不是呼吸二级头,交换时需要先排出面罩里的水,套上呼吸之后,再取下递给对方。此时另一个人会长时间失去可视面镜和氧气来源,出于极端危险的状况。 (信息来源:《关于那些为什么的技术细节(全剧透)》,作者:Denovo,来源:豆瓣影评)
弗兰克的决定是一个极其英勇的行为,事实上,在朱迪的呼吸管破裂,同时没带备份氧气筒时,她就已经死了。
更糟糕的是,朱迪依然极度恐慌,在交换时,她拼命抓住氧气面罩不肯松手,很快抵达了弗兰克的缺氧极限。
一场激烈而短暂的争夺在压力极高的水下发生,很快,朱迪呛水身亡。
教堂和地狱,一线之隔——弗兰克独自在减压舱中发呆,前一秒,自己忠实的潜伴还在跟他谈笑风声,后一秒,她就变成了一具圆睁着双眼的死尸。这就是洞潜。
而前进营地中,一面薄薄的显示屏,分开了生和死。所有的人都亲眼见证了朱迪死亡的过程,而乔希的悲伤都化成了对父亲的憎恨。
乔希愤愤地想要扔掉胸前的项链,这是父亲在非洲探险时,用亲手杀死的野兽残骸制作的“生日礼物”,一扭开就可以变成小型的照明电筒。
飓风来袭:弗兰克亲手溺死了助手
朱迪的死,似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死亡接踵而至。
此时,海岸的风暴突然变成飓风,和地面联系的通讯系统恰好也坏了。
放弃独自求生——乔希和三个潜水员正在撤回的路上,按照弗兰克的要求,他们需要回去联系地面基地。
依然愤愤不平的乔希,突然听到一阵恐怖的岩石破裂声,洪水倾盆而至。
一切都来不及了,两名同伴奋力冲破水流,沿着绳索攀爬出洞,在最后一刻,乔希放弃了逃生,只因为他认为洞穴深处的人仍毫不知情。
出洞通道被堵住——前进营地此时大乱,瀑布般的水流从出洞口涌出,随时可能会淹没整个营地。
岩壁上,维多利亚顶着瀑布,沿着湿滑的岩壁试图攀爬。出洞口,洪水移动了打着绳结的石头,而潜水员卢克试图用身体抵挡巨石。
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巨石在水流的推动下,封住了唯一出洞的通道,所有的人都摔了下去。
卢克消失了。
放弃还是救援?——重新被水流冲回来的时候,卢克已身受重伤,血肉模糊地躺在水中,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似乎都断掉了,连呼吸器都无法含住。
没有吗啡,没有药物,而水位正在快速上升。
“终点到了”,弗兰克悲伤地看着卢克。卢克已经不能说话,连点头都做不到,只能眨眼以示同意。
乔希悲愤大吼。弗兰克含泪说到:
他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舒服的活着,而是要真的去体验冒险!
最终,他把垂死的卢克摁入水中。
在极限运动中,如果身边的同伴遇险,是独自逃生还是勉力救援?在户外运动伦理中,是一个永远都在争论的问题。
在秘鲁的Siula Grande峰就曾经上演过一出真实的生死博弈。
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乔·辛普森不慎摔伤了腿,同伴西蒙·耶茨不肯独自求生,他用保护绳绑住乔·辛普森,计划上演一次高海拔救援。
可由于地形过于陡峭,乔被悬空吊在悬崖上,绳子还牢牢地被西蒙·耶茨抓住,僵持了很久,西蒙面临的选择是:
继续耗下去,两个人一起坠入悬崖;
或者剪断绳子,独自求生。
他选择了第二种。
而探洞和登山一样,都是死亡率极高的极限运动。除了你和恶劣的环境,无人监视,没有准则,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较量。
忍受着巨大的悲伤,弗兰克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赶在洪水来临之前,想办法带着剩下的人逃出生天。
打开死亡的潘多拉魔盒
可此时,内部却发生着分裂。维多利亚和卡尔认为应该停留在原地等待救援,而弗兰克却坚持要离开这个随时会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他告诉卡尔:
没有救援队,只有寻尸队。
在洞穴救援界有一句名言:你永远不用着急,因为你寻回的只有尸体。
弗兰克做了一个极胆大的决定:循着河流找到入海口,从海面逃离洞穴。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洞潜进入“魔鬼边境”,寻找朱迪没来得及看到的新洞穴通道。事实上,乔治身患重度“减压病”,而维多利亚根本就不会潜水。
固执的维多利亚——就算是在开放水面潜水经验最丰富的潜水员,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洞潜者。维多利亚要面临极大的挑战。
可是当弗兰克要求她穿上死去的朱迪的防寒衣时,固执的维多利亚拒绝了领队的提议。“我宁愿冰冷地死去,也不会穿死人的防寒衣!”
失温,是洞穴的杀手之一。因为,人体在水里散失热量的速度比在同等温度的空气中快25倍,失温的后果是手指、脚趾冻僵,并引起抽筋甚至昏迷。( 信息来源:《有100种酿成悲剧的可能,他们却创造了奇迹——泰国洞穴被困足球队全部救出!》,作者:
骆仪(国内持证潜水员)
维多利亚并不知道,她的无知将会带来什么。
所幸,他们都安全通过了“魔鬼边境”,危机刚刚过去,乔希却发现,乔治失踪了。
减压病——当他们回头寻找乔治时,只发现了乔治刻在石头上的字迹,而他的呼吸管还在原地。
原来,乔治发现自己的胸口出现了大理石花纹状红斑,这意味着他的减压病正在加重,这是一种让潜水员们闻词色变的病。
在潜水过程中,因为体内外水压变化太快,氦气和氮气会渗入人体组织,形成气泡,而患病者会吐血、咳嗽,根本无法自主行动,更不要提下水。
有医生曾做过一个实验,从一位在海下20米左右长时间执行任务的潜水员身上抽取血液封入小瓶,带着它回到水面。
到达海面的瞬间,瓶中血液猛烈翻滚冒泡,瓶子的橡皮塞像香槟酒瓶的软木塞一般被崩了出去。(信息来源:《绝命深潜:水下166米,他看着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来源:ONE实验室。)
乔治知道自己无法生还,为了避免拖累队友,他躲在水中杀死了自己。
接下来,轮到了维多利亚。
他们需要攀爬一段危险的垂直岩壁,由于失温,维多利亚的手指冻僵,几乎无法抓住岩壁上的保护绳。她失足滑坠,一头金发卷入了下降器!
头皮被撕裂——她痛得在绳索上拼命挣扎,头皮被撕得鲜血淋漓,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被下降器卷入的头发上!她疼痛难忍拿出小刀,任凭弗兰克在另一头吼叫:不要用刀,坚持一下!我们会来救你!
剧痛之下,维多利亚不顾劝阻,割断头发,坠入岩壁下的深潭,尸骨不见。
在洞穴中,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可能就会决定你的生死。极限环境不是网络游戏,一个重置按钮,一切都可以恢复原状。(信息来源:《Harrowing dive with Wes Skiles inspires the 'Sanctum'》,By Bill DeanEntertainment editor)
弗兰克在儿子面前死去
跟着维多利亚掉进水中的还有三套潜水装备,现在,洞穴里只剩下三个人,以及唯一的一套潜水装备,但他们不知道还要潜入多少危险的深潭。
弗兰克没有绝望,他立即决定三个人交替使用最后的呼吸管,可万万没料到,卡尔消失了,同时卷走了最后一套潜水装备。
弗兰克的崩溃——一直冷酷、坚定的弗兰克有些懈怠,紧绷的神经好像崩塌了。
在众人慌乱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冷静地做出决定。在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时,他坚定地说:
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致哀,但现在我们必须前进。
纵然经历种种困境,他们却并没想到,这个世界有比极限环境更可怕的东西:人性。
阳光下,父子和解——在弗兰克濒临放弃时,乔希却发现了一丝生机:蝠粪。
这标志着,洞穴可能还有另外的出口,这一刻,弗兰克惊喜地发现,儿子已经变成了他。他们沿着蝠粪的方向,在潮湿的岩壁上,没有任何绳索,徒手无保护攀岩前行。
乔希曾经质问父亲:你为什么要探洞?
弗兰克告诉他:“这里就像是我的教堂,我能拿着镜子大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
当他们终于找到蝠粪的来源,阳光从洞穴外面照进来,隔在乔希和父亲之间的坚冰也开始融化。
这是他们多日以来第一次见到阳光,虽然出口近在咫尺,可是因为维多利亚临死时,攀岩装备也沉入水里,父子俩无法逃出生天。
卡尔杀死了弗兰克——他们选择继续前行,可带装备逃跑的卡尔却突然出现,他满脸血污,说自己太饿了,问乔希要吃的。在卡尔躲闪的目光中,弗兰克却发现了被藏匿在一侧的,朱迪血腥的残肢。
弗兰克和乔希愤怒地扔下卡尔,并带走了他的潜水装备。绝望的卡尔从身后偷袭弗兰克,在剧烈的争斗中,弗兰克的肺部被地上尖锐的石头刺穿。乔希绝望地看着在地上呻吟的父亲,愤怒的告诉卡尔:
我们还能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因为他。你要是上前一步,我就杀了你。
他亲眼看着父亲死去——儿子第一次肯定了父亲,可是弗兰克的生命却已经走到了尽头。他请求儿子帮他走完最后一程,就像是他曾经对卢克做的那样。
在寒冷的洞穴中,乔希哭泣着,颤抖着,亲手把父亲按入水中。
黑暗中的救赎
深邃的洞穴中,一点头灯微弱的白光,在黑暗中点燃少年的希望。乔希穿过对死亡的恐惧,穿过卡尔由于缺氧而窒息的尸体,奋力地朝着不知在何处的入海口游去。
父亲的礼物救了他——唯一的头灯没电了,他拧开了脖子上的“野兽电筒”,这是父亲送给他的礼物,他曾经愤怒地想把它毁掉,可现在却成为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前方还有多远,他并不知道。他似乎听见父亲临死前的叮嘱:
孩子,我以你为傲。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一定要活下去。
呼吸岩壁上的水泡——可是好运并不会因此降临,他耗尽了最后一口氧气。
二氧化碳的浓度迅速上升让他晕眩,多日的疲惫、水下的高压让他极度疲倦。微弱的光芒中,他发现残存的空气聚集在岩壁上,形成了一个个水泡。
他趴在岩壁上,靠着呼吸这些水泡延续危在旦夕的生命。
重见阳光——幻觉再次出现,父亲似乎在耳边说:我们到家了。阳光渗透进水中,洞穴的黑暗在慢慢消失,他清醒过来,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钻出黑暗的地狱。广袤的海面上,阳光扑面而来。
在经历了六个人在眼前死去的惨剧之后,他终于理解了父亲:假如你在洞穴中遇见他,他真是一个不错的家伙。
后记:真实版《夺命深渊》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夺命深渊》。它提出的问题,直指大多数户外遇难事件的关键:
在出行之前,你是否认真了解过当地,并对最坏的结果有过预判?
经验不足时,你是否依然拒绝听从领队的建议?
在遭遇险境之时,团队应该如何合作共存?
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你是否理解探险和冒险的区别?
跟电影不同的是,现实的结局是美好的。
1988年的洞潜事故——“洞穴之母”的原型位于南澳纳拉伯平原(Nullarbor Plain),在干燥的地表之下,有着全世界最长和最深的水下洞穴系统。
1988年,17名洞潜队员正在竭尽全力地探索这个地下世界,他们就像是在减压表的尽头奔跑。
《夺命深渊》的编剧Andrew Weight正是17名洞潜者之一,跟剧情相似,那天他正在地表之下的500米处,把探洞设备从洞穴深处往外搬。
这次持续了一个月的洞穴探险,已经到了撤离的最后一天。
当时Andrew Weight感到心满意足,他们冒了极大的风险,但成果也令人惊喜,他们发现了无数教堂般的水下洞穴,探险者们的火把第一次照亮了古老的石灰岩岩层。
洞穴探险如此迷人,潜行其中就像在外太空漂浮,自由自在的飞翔,它让我抵达了几乎没有任何人到达的地方,就连危险也如此迷人。(信息来源:《Sanctum: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Epic 3-D Adventure》,By Mary Anne Potts)
暴风雨降临——可大自然并不会宽容任何人,意外还是发生了。Andrew Weight并不知道,一场暴风雨倾泻而下,就像是往浴缸里注水一样,洪水淹没了洞穴的入口。
当时仅有Andrew Weight和另一名潜水员Vicky Bonwick爬到了出口附近,被困在一张桌子大小的岩架上,而其他15名队员还在地心深处。
接着,一块巨石堵住了狭窄的洞穴通道,就像电影中的情节一样,其他15名队员陷得更深了。
等待救援,还是死在路上?——Andrew Weight 虽然在出口附近,但也危险重重,他曾对记者回忆到:
当时我惊恐地看着洞穴顶部的石头向下掉,而汹涌的洪水还在上升,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我们需要马上做出决定:呆在原地等候救援,他们有可能被砸死,或是奋力爬出去,他们也可能会死在逃离的路上。(信息来源:《Harrowing dive with Wes Skiles inspires the 'Sanctum'》,By Bill Dean/Entertainment editor)
五个小时之后,他们决定冒险一试,与其被石头砸伤,也比被埋在洞穴下面好。当然,他们活了下来,他们沿着外面的绳子爬出了洞口并找到了救援队。
奇迹般的救援——之后他们重新爬进刚刚逃出来的洞穴,并寻找新的通道寻找朋友们,而被困在地心的同伴也在做同样的事,他们就可以在途中相遇,并顺着他们牵来的引导绳走出去。
两天之后,他们成功了。17名队员全部获救,这次奇迹般的救援活动登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并被改编成纪录片《纳拉伯之梦(Nullarbor Dreaming)》。
后来,这次遇险的经历又被改编成电影《夺命深渊》,电影制作人正是全世界极少数曾经潜入泰坦尼克遗址的著名导演卡梅隆。
Andrew Weight曾说,他最想在电影中表达的是:
人们在崩溃之后,将要如何合作共存?
不管地上的救援是如何的有力,如果底下的人一旦开始分裂,他们也永远无法活下去。在遭遇绝境时,人们会在高压下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潜力。(信息来源:《Sanctum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Epic 3-D Adventure》,By Mary Anne Potts,from NATIONAL GEOGRAPHY)
图片来源:douban film
资料引用:
《Sanctum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Epic 3-D Adventure》,By Mary Anne Potts,From NATIONAL GEOGRAPHY
《Harrowing dive with Wes Skiles inspires the 'Sanctum'》,By Bill Dean/Entertainment editor
《绝命深潜:水下166米,他看着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来源:ONE实验室
《关于那些为什么的技术细节(全剧透)》,作者:Denovo,来源:豆瓣影评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