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审美变迁史
推荐 | 作者:阿球 来源: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 | 编辑:留木 |
社长说
爱美女性:做人嘛,最要紧的就是开心啦!(“女为悦己而容”
● ● ●
女性审美变迁史
今天在知乎上,刷到一个很搞笑的问题——
一个日本女生,对我国的三八妇女节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点赞最高的回答显得非常机智: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我们的三八妇女节,已经越来越向情人节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天,各路商家也会纷纷捧出“女神祭”,以女性商品打折、送礼一类的促销活动,意图用消费让女性享受到更多幸福感,让男性享受到花钱的快乐。
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让男性花钱的权利。如果你是一只单身狗,可能还是得自己掏钱。
不过,可喜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地位得到大幅提高,她们的赚钱能力也水涨船高,消费能力也惊人地飙升,成了各类消费品的中流砥柱。
“女为悦己者容”也变成了“女为悦己而容”。有没有欣赏自己的人不要紧,只要自己有经济能力,想做什么都可以。
港片有句话说得好,“做人最紧要的是开心”,那么对于女人而言,让自己开心的最直接办法就是把自己打扮的靓靓的——不开心的时候,照照镜子看看漂亮的自己,再不爽也能笑出来。
只要你成为这条街最靓的女,有没有人追又有什么打紧呢?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近现代中国女性一直在为自己的美丽事业而奋斗,而每个时代的女性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
01
70年代:女性的朴素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女人这一种生物。
但在60年代后期,女人们尽管面容姣好,身材婀娜,也不得不将自己的美丽藏在单调的服装里,难以展现。
在经历了火红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之后,中国女性们几乎丧失了女性独有的服装。以画家金梅生(老上海美女月份画的代表作者之一)的画为例,他在上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后期两个时期的画作,画风迥然不同,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
这张图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女性,画中的女人穿着粉色的低胸长裙,两条白葱般的小腿从裙摆里露出来,女性特有的柔媚在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难忘。
而下图是60年代的中国女性,尽管面容仍然娇美,但粗壮的身材和高原红的健康肤色让这位女性看起来很“man”(男性化)。秉着劳动最光荣的口号,那个时候的女性基本上不是在生产工作,就是在去生产工作的路上。
为了干活方便,这时期的女性基本都是穿改良后的中山装和军装,一件蓝上衣+一条黑裤子就能出门了。
作家苏童在《70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写道:
“70年代的女性穿着蓝、灰、军绿色或者小碎花的上衣,穿着蓝、灰、军绿色或者黑色的裁剪肥大的裤子。
夏天也有人穿裙子,只有学龄女孩穿花裙子。成年妇女的裙子则是蓝、灰、黑色的,裙子上小心翼翼地打了褶,最时髦的追求美的姑娘会穿白裙子,质地是白“的确良”的。因为布料的原因,有时隐约可见裙子里侧的内裤颜色。
花裙子是学龄女孩的专利△
这种白裙引来老年妇女和男性的侧目而视,在我们那条街上,穿白裙的姑娘往往被视为“不学好”的浪女。”
所以,这一时期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装。
裙子、花边、高跟鞋等许多具有女性特点的衣饰在公众场合几乎绝迹。所以当时没有争奇斗艳,反正大家都穿一个样,劳动完也是一起手拉手去跳广场舞,你扑个粉涂个胭脂口红还会受到别人的排挤。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像,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曾经发生过一场烧旗袍、烧花衣服的运动。那些缤纷多彩、款式丰富的服装被作为旧时代、旧文化、旧传统的代表,统统被烧掉。
所以,那个时候长得好看的演员,反而会因为生得太美而没戏可拍。
例如《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演上官云珠,就曾一度因“相貌、戏路、气质,都很不适合演‘工农兵’形象”而无戏可演。
美女演员们由此开始了转型。
当时主要有两种转型方法,第一种是扮丑。把一张很美很精致的脸,故意用造型、化妆等手段改造为劳苦大众的相貌。
例如有“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之称的王丹凤,就曾在成功扮丑后出演过人民公社的“生产能手”。
转型前△
转型后△
第二种出路是饰演女特务。
在一些描写敌特情节的影片中,往往会出现敌对方为了腐蚀堕落我们,妄图用美色诱惑我方人员的女特务角色。
这类人一般打扮入时,花枝招展,化浓妆。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穿衣风格与工农兵迥然不同,更时髦、更合体、更能招惹男人。
女特务也因此成了新中国银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有她们能穿花衣裳,只有她们能穿短裙子,只有她们能穿深V领衬衫,只有她们能抛媚眼……用现在的话讲,只有她们能展露性感,因为她们是坏人。
美女演员王晓棠在《英雄虎胆》(1958年)中饰演的女特务阿兰。这种深V领在当时是不可能穿在工农兵角色身上的。
所以,60-70年代的女性,普遍性格都有个特点——“保守”。对于如今的开放社会,那些穿着暴露的女性,仍然是她们“看不惯”的一份子。
例如某次,我穿了一件稍微低胸的衣服去参加婚宴,还被我妈训斥“这有点太露了,就不能换一件正常点的吗?”
除了保守,这个年代的女性普遍节俭。
在60年代初,“南京路上好八连”倡导的艰苦朴素作风在全国推广,并且被机械化、简单化地理解和执行。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全国性的统一口号,穿新衣服、花衣服几乎就是可耻的代名词。有的女性甚至在偶然得到的新衣服上故意打一两个补丁,为了避免被人看出衣服是新的。
即便是物质丰裕的现代,50后到60后的女性也普遍保持着节俭的持家风格。为了五角钱,她们愿意在菜市场上和小贩大战三百回合,但没办法,这是上个年代留下的“通病”。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审美上——毕竟爱美实在是人之常情,既然衣服不能穿太好看的,那在脸上和发型上下功夫总可以了吧?
只可惜,一纸通告断送了女性的口红梦:
1966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财政贸易和手工业方面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规定:呢绒、绸缎、烟、酒以及劳动人民的舞台、银幕需用的化妆品,还要继续生产和销售。商品的品种不要轻易取消。口红这类高级化妆品,不要在国内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
但女性是何等智慧的生物——买不到口红,那就自己造一点天然的口红啊。
于是,心灵手巧的女性,会偷偷采几片凤仙花的花瓣,与明矾一起捣碎了,覆盖在嘴唇上,轻轻抿几下,唇色立马就变得鲜艳欲滴——
但是要小心不要抹太多,一旦看出来,你可能就会变成“女特务”。
除了口红,部分爱美的女性,会在脸上抹上那时候的美颜圣品——雪花膏。
不要看不起雪花膏,对于那时候的大部分女性而言,这玩意儿堪比现在的sk2。
但它的价格比sk2便宜多了,还能防止皮肤干燥,长久保持皮肤的湿润,已经是当时女性的护肤神器了。
在雪花膏的牌子里,比较出名的是这几个:
百雀羚
最早的百雀羚雪花膏是铁盒装,扁扁的深蓝铁皮圆盒上面绘满各种五彩的鸟,里面是银白铝箔盖着的白色膏体,不用凑近就可以闻到一股浓厚的甜香。
在物质极其馈乏的年代,那只小圆铁盒,装载了许多人所能想象出的可爱和美好。
蛤蜊油
那时候,人们的保暧穿戴简陋,所以一到严冬,冻手冻脚皮肤吹皴的现象司空见惯,手脸吹皴了冻裂了,没别的办法,抹上点蛤蜊油,权当护肤美容。
当年,几乎街上所有的百货店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它价格便宜,实用耐用,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雅霜
雅霜护肤品是上海家化最早的产品,俗称“雪花膏”,曾经风靡一时。宜四季常用能滋润肌肤,防风寒刺激。
胆大的女子,也会偶尔将婴儿痱子粉拍在面颊上,再往颧骨上擦一点已经不香的胭脂。照照镜子,穿着时髦的绿军装,怯怯地走出门去,但一旦被别人注意上,便会生出千夫所指的恐慌。
然后赶紧逃回家,舀一盆清水,洗净痱子粉,素着一张脸出门,心里方踏实了。
在发型上,那个时候的女性普遍只有两种发型——麻花辫和刘胡兰头。因为在那个时候烫头,你可能会被抓去浸猪笼的。
毕竟在那个时候“做头发”和现在的“做头发”含义不太一样,但和李小璐做头发的含义相似。
50年代的女性喜欢又粗又长的麻花辫,但到了60年代,不知道是谁率先做了改良,麻花辫变得没那么粗长了,但远远看上去,都是一排一排扎着麻花辫的后脑勺,实在是没什么分辨率。
所以,又有人突发奇想,剪成了既让自己清爽,又不会显得自己雷同的刘胡兰头。这种头发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干活方便,而且洗起来特别快。
剩下的一部分麻花女孩,实在舍不得剪掉自己的头发。所以,为了让自己变得稍微特别一点,她们开始往自己的麻花辫上扎蝴蝶结。
于是,她们的画风就变成了这样:
回眸一笑百媚生,这种朴素的美,其实还是挺动人的......
但回味起来,其实这是一段令中国女性不堪回首的历史。
如果说五十年代,还有布拉吉这类代表女性性别特征的服饰,那六十年代,可以说是完全“擦去性别标记”,要求女性跟男人一样,去劳动、去斗争,个个争做“铁姑娘”,公然把粗鲁和丑陋当高尚来讴歌的畸形时代。
这也是一个谈美色变的时代,连“美”本身也成了敏感词,没人再敢于公开提及,更遑论追求了。
与此同时,我们隔壁的越南,画风是这样的△
所以,当这种光荣与时尚成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统一标准时,生活的色彩便必然被简化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如果说在服饰方面那个年代留下了什么遗产的话,那就是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大街上看到许多穿着“毛式服装”的老年人蹒跚而行,他们在让我们产生一丝时光倒流的恍惚之外,还会有一种对文物和古董的好奇感。
庆幸的是,这段时光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02
80年代女性的“放飞自我”
197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起点。
这一年,中美建交,外部文化如潮水般涌向中国;法国服装品牌皮尔卡丹率先进入内地市场,服装领域开始出现变革。
很快,随着彩色故事片《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映,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美是没有阶级性的。
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
自此,一个色彩斑斓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蓝、灰、绿逐渐被女同胞们摒弃掉,红裙子、喇叭裤、超短裙等衣服开始席卷女性衣柜的半壁江山。
女人们终于从裙摆里重新找回了魅力和自信,一个美好的时代冉冉升起。
但有一样东西,人们却过了好几年才接受——
那就是现代女性赖以生存的口红。
口红对女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家张爱玲曾这样评价口红这一用品:
“你可以不施粉黛,可以素面朝天,但至少要涂口红,只要涂了口红,就能整个人光鲜起来。”
然而,由于文革时代的因素,口红在中国绝迹15年之久,直到1981年才终于发生转折。
1981年,资生堂的福原义春在这一年获邀进入中国,并被要求帮助中国生产口红。而面对这种情况,这个日本企业家显得非常吃惊。
1981年刚进入中国的资生堂△
“我们确实意想不到,北京市方面提出了生产香波和润丝(护发素)、营养雪花膏、擦手油等产品外,竟然也提出了要生产包括口红在内的化妆品。要知道之前中国根本没有口红,这着实令我们惊讶不已。”
由于多年形成针对口红的负面认知不容易改变,在整个80年代,口红与放荡、犯罪几乎是同义词。在所有关于“女青年犯罪”的报道或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喜欢描眉毛、画口红”这一类的记述。
而对于80年代的中老年人而言,口红是无序、混乱的象征。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直到80年代末期才结束。
从此以后,口红终于回到了它应有的地位,成为了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之一。
与口红一起回来的,还有珍珠膏、头油、香粉、胭脂......
香粉胭脂▽
玉莲香水头油▽
这些在如今常见的东西,终于回到了女性的手里。
在化妆品和彩色服饰的衬托下,80年代的女性摆脱了来自单一服饰的束缚,开始“放飞自我”。
这种压抑了许久的爱美之心,在80年代终于得到大规模的喘息。但时代的步伐越走越快,女性的变美之路也在飞速发展中。
而90年代的女性,更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迷人的荷尔蒙——尤其是港剧的盛行,一下把女性们带进了一个人人追捧的港风时代。
03
被港风席卷的90年代女性
90年代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年代。
此时,人们享受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新玩意,接触着国际最时髦的新事物,大哥大、BB机、染发,处处令人怀念。
碎花裙子和高跟鞋在90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街上不时见到碎花裙少女,踩着高跟鞋“蹬蹬蹬”的走过。
车展上,开始出现了美女车模——她们穿着现在看来“保守”的泳衣,但在当时,已经非常开放。
美容院渐渐兴起。女性开始进军美容行业,并为自己的脸怒撒千金,为了让自己的皮肤看起来更饱满。
但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90年代的港剧——
美女扎堆的港剧,可谓是当时各位男女同胞的心头好。而香港女性的穿衣与化妆风格,也在内地掀起了一股潮流。
那时候的香港女明星最奇特的地方是——她们的妆容都超乎异常的统一。她们多数没有太过浓艳的妆容,整个面部很有雾面质感。
而这些女明星的颜值则更不容置喙,因为她们美的各有特点。与现在千篇一律的网红脸相比,简直堪称那个时代的奇迹:
张敏▽
邱淑贞▽
温碧霞▽
李嘉欣▽
王祖贤▽
朱茵▽
在没有ps的年代,港星的颜值是真的能打。
由于受到港剧的影响,90年代的青年女性,妆容都不会特别浓,更趋于自然。
在着装上,香港女星更是引领了现代服饰的潮流——
无论是王祖贤的牛仔衣、关之琳的小红裙、袁咏仪的黑西装、李嘉欣的白毛衣、朱茵的背带裤......
都应了一句话:
时尚是一个轮回,美好的东西会一直被延续下去。
04
中国女性的觉醒之路
如今的女性审美,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涂口红不再是妖艳女子的专属,色号也越来越多,每个女性都能在口红店里买到适合自己肤质的口红。
只是回顾这一段历史,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女性的觉醒之路,与女性服饰的变迁,竟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的的着装一旦露出大腿以下的肌肤,便意味着放荡下流。当女性渐渐意识到封建思想对自己的毒害时,她们一次次加以反抗,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服饰,得以展现女性真实的美感。
可以说,女性的解放,是和不断“脱掉衣服”的举措同步的。
与春哥撞脸的清朝格格▽
如今,女性地位确实大大提高了,但要说达到“男女平等”的程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为,
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在某些地方盛行;
同工不同酬依旧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
生育政策缺失、家暴、封建陋俗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的女性为了争取更多权利,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看到,男女平等的思想能够像女性“脱衣服”的历史一样,真正让人们认同并接受,接纳女性存在的意义。
这也是我们过三八妇女节的意义所在——
因为这一天设立的目的,
是能让妇女们做出的成就得到真实的肯定,
无论她们的国籍、民族、语言、
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
希望我们的职场歧视不再、婚姻歧视不再、物化女性不再、处女情怀不再......
与诸位共勉。
参考资料:
[1]. 中国影视剧女性暴露尺度的变迁
[2].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身体文化表征下的镜像中国
[3]. 口红在中国,是如何解禁的。短史记 谌旭彬
[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5]. 新中国60年时装进化论
[6]. 70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苏童
● ● ●
你可能会喜欢:
揭秘直播业丨我们调查了4500名主播,发现了这些......
直面“高考工厂”!阶层固化的时代,你除了拼命,还有什么选择?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