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早就离婚了。”
作者 | 张酷炫宁
编辑 | 永日
最近,歌曲《不透风的房间》引发不少关注,歌曲描述了一个貌合神离的家庭。这样的话题总被藏在人们的自尊心之下,这次搬上舞台,网友纷纷感慨:“扎心了!这说的不就是我么!”
(歌手·当打之年:秦凡淇演唱《不透风的房间》)
“回家一天是块宝,回家一周是根草”。“疫情再不过去,家庭关系就要破裂了。”网友们对家庭关系的吐槽从来都不少。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也流行起“暴躁”父母的视频,人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虽然内容大多幽默搞笑,但仍有不少网友表示,“父母天天这样受不了”,还是羡慕那些“讲道理的父母”“温柔的父母”。
如果说,人们试图“以爱之名”去解读那几十秒的视频片段,那么知乎、微博等平台上接连不断的关于“父母的奇葩逻辑”“父母必修课”等主题的讨论,或许可以看出,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真的不是“一笑而过”那么简单。
(一)父母惯用的“教育法则”
有网友说,自己的家庭并不算幸福,因为从小到大,母亲常说:“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早就离婚了。”
这句话让他明白,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而母亲委曲求全的原因是想让他在完整的家庭里“不缺爹,不少妈”地长大。但是,那些“有爹有妈”的孩子,就拥有了一份健康而完整的爱吗?
根据网友们的总结,父母们惯用的“教育法则”主要包括:
拿孩子跟其他“好”孩子比,拿自己跟其他“坏”父母比;
你是我生的,我有权利知道你的所有事;
我们活了这么多年,一定比你有经验,你得听;
难以宽容孩子的过错,爱翻旧账,进行人格贬低;
打你骂你都是为你好,不然我怎么没去打别人家孩子?
暴怒,冷战,来让孩子听话……
(二)父母为何焦虑
在与孩子相处这件事上,天下的父母好像一分有异,九分相同。那些或暴躁、强势,或善于激起孩子内疚之心的父母们,往往有着相同的特质。
“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暴躁是一种应激抗争反应,一般在人们潜意识认为有危险时发生。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个暴躁的父亲或母亲,其实说明他们自身很缺乏安全感。
很多时候,你的行为激发了他们可能经历过的负面事件的潜意识,于是在情绪上通过暴躁表现出来,这种应激抗争反应,就像给自己套上一个保护壳。
其实,真正害怕和不安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声嘶力竭的他们。他们在害怕什么呢?
很多人说,父母永远对自己有诸多的要求和期待,那些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的,却希望孩子做到。父母对孩子失败时的斥责往往比成功时的赞美多,甚至很多时候显得“很无情”。
曾经的中考高考,现在的安家立业,奋斗的原因里永远有一项是“要对得起父母,不让他们失望。”
一份关于“父母的焦虑”的调查显示,在“最关注的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中,“安全教育”和“生活常识”都是父母的首选,“性教育”和“美学教育”则排在最后。
(艾瑞咨询《成长焦虑白皮书2019》)
父母很少为子女的心理、情绪、青春发育等问题担忧。学生时代,父母们总想培养出“不解风情的学霸”,而一走出校园,父母又立刻希望孩子“安家立业”“谈婚论嫁”。在严格的期望和要求中间,子女往往没有缓冲的空间,也很少能真正对父母敞开心扉,获得理解。
孩子常常是父母自身的映射,他们会把自身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很多“自恋型”的父母都对孩子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孩子选什么专业,应聘什么工作,穿什么衣服出门,交什么样的朋友,他们都要“管”,因为那个拥有选择权的孩子,就是他们理想中的自己。
可只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时,真正的教育才会开始。
现代社会,一个独立的家庭多由“一家三口”构成,包括父亲、母亲和子女三方,而孩子常常作为平衡婚姻关系的第三方被牺牲。
(电视剧《小欢喜》)
同时,父母作为辛苦付出的一方所拥有的道德资本,在亲子关系中经常会成为一种霸权,牢牢牵绊住深感抱歉的孩子。
“不听话就对不起爸妈”,这样的教育对父母而言是便捷的,高效的。但这种“伪秩序”的背后,是父母拒绝为“尊重”“对话”和“理解”作出努力的惰性。
子女的控诉从未缺席过。豆瓣曾有“父母皆祸害”小组,他们痛斥父母的蛮横无理,坚决地与父母保持着心理的距离;北大高材生与父母断绝关系这类的新闻也曾出现,引起一片哗然。
遗憾的是,那些你厌恶的父母的逻辑,可能会有一天发生在你的身上。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我明明最讨厌暴躁的父母因为小事争吵,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也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向伴侣发脾气,那个瞬间感觉自己身上有摆脱不掉的母亲的影子,我讨厌那样的自己。”家庭教育是有感染性的。
(电视剧《都挺好》 )
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家庭关系,也关系着人格塑造和“亲社会行为”。亲子关系,是孩子在漫长的人生中面对的第一层社会关系。
一项针对社区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研究表明,“父亲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和关心理解,子女则更善于控制情绪,反之则焦虑,以不理智行为来应对刺激。”也有研究表明,“曾受过体罚的儿童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他人的攻击行为,而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则对攻击性起缓冲作用。”
同样,父母提供“温暖、支持型的教养”,会使青少年更具责任感,减少“道德推脱”;反之,父母拒绝、惩罚的行为越多,青少年越容易为自己推脱责任。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的一生都在取悦别人,人格有诸多缺陷,缺乏安全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小时候的她认为自己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当她发现扮鬼脸时父亲会笑之后,就养成了扮鬼脸的习惯。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使她在社会交往中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讨好型人格”,她善良、单纯却也敏感、孤独。松子的工作、爱情、人际屡遭波折,一生极为艰难。
后来,当悲苦的一生结束,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她在幻境中看到父亲的笑脸,才安心走向新的世界。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一生都在追寻父亲的笑脸)
社会之大,人生之远。父母们能否以爱之名,清除那些曾经造成的伤痛?
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在致父亲的信中写到:“我原本需要些许鼓励,些许和善,我的路需要余地,你却把它堵死了,当然是出于好意。”
心理的伤痛和身体的伤痛一样需要治愈和关怀。
自我治愈并不简单,尤其是家庭成员的利益一致性,使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但亲情霸权中,觉醒是和解的前提。无论是子女与父母的和解,还是子女自我的和解。
当你意识到了父母的情感控制和道德绑架的痛苦,产生想要逃离的心理时,请不必为觉醒感到内疚。
遇到健康的爱,务必好好珍惜;
遇到可修补的爱,就做出调整的努力;
遇到致命的爱,不要溺死在里面。
(歌手·当打之年 《不透风的房间》)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子女一代的觉醒,有朝一日为人父母,不要让你的伤痛在下一代人身上重演。
[1]刘湍丽,赵宇飞.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OL].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2020-03-0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030.C.20191219.1621.002.html.
[2] 刘国雄,陆婷.青少年的道德推脱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3(4):78-84.
[3] 陈钟奇,刘国雄,王鸢清.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道德推脱:共情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2):84-90.
[4] 郭秀琴,顾昭明,郭新刚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499-1502.
[5] 陈欣,杜建政.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4):798-801
[6] 姚玉华,陈道湧,周峰等.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91-1093.
[7]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焦虑 成长焦虑白皮书2019 [C]. 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11期),201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