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惨莫过于:一生,都没为自己好好活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见心理 Author 看见心理主创团
作者 | 芥末酱
来源 | 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
编辑 | 贝儿
一直以来,我的生活里似乎总有一个“参照模板”:
在求学时期,我要遵循着好学生的言行规范,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
毕业以后,这个模板就变成了结婚生子,有房有车。
可如果有一天,脑海里原本画好的蓝图模板不见了的话,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两年前,我和恋爱6年并且已经订婚的男友分手, 同时也离开了那座生活了6年多的城市,
那时我陷入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迷茫里。
我才发现,我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没有所谓的“规划”。
学生时期,身边所有人都告诉我,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学校。
毕业以后,身边的人又会说,找个好男人一起生活。
原本我以为,生活会循着这个轨迹,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但恋爱长跑失败,这个突然的变动,打乱了我的节奏,让我一下子就陷入了虚无里。
我似乎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没有标准,也没有方向。
在深夜里,我会常常觉得自己没有根。
就像浮萍一样,随风漂流。
武志红老师在微博说过:
虚无感,是因为你没有把真实自我呈现在这个世界上。
可以说,虚无感是因为虚假地活着。
活不出热情,也就体验不到意义感。
武志红老师还在书里分享过一个“嗜考症”的案例。
顾名思义,“嗜考症”的症状是迷恋考试,期待考试。
有“嗜考症”的孩子会追求成绩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会因为拿到高分成绩单而感到兴奋;而考得稍微差点时,便会拼命惩罚自己。
有些家长认为,“爱上考试”并不是坏事。
但专家却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嗜考症”的危险之处在于,孩子成绩将作为他生活中的唯一支柱,这个支柱一旦坍塌,他就有可能会因承受不了,而患上偏执型人格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
有些人虽然不至于“嗜考症”这么严重,但他们从小就被灌输,当下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以至于到了大学,他们突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干什么了。
于是他们在大学里开始逃课、泡吧、打游戏,把人生这最宝贵的四年肆意挥霍。
因为他们一味追求外在单一的目标,并且把自我价值感全部押在上面,当这个目标不再存在时,便会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进而产生虚无感,甚至抑郁感。
当一个人需要靠外界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时,他总会对外界的变化过分敏感和过分关注。
而当一个人有真实且健康的自我时,他才可以做到处变不惊。
举个例子,同样是工作,
有些人容易被“差评”压得喘不过气,小心翼翼迎合;
而有的人却能很好地区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卑不亢。
在我上一家公司里,每次轮到同事小英发稿子时,她都会很焦虑。
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等数据,都在牵动她的神经。
就算是下班时间,她也会登进后台盯数据,刷留言。
如果文章的数据好,她会松一口气;
数据不好,她的心情就会跌到谷底。
甚至严重时,第二天会请假缓解这个打击。
她把工作表现完全等同于个人价值,工作成果稍不如意,就像整个人都被否定,无法客观地去看待工作成果。
而另一个同事小鸣则相反。
当时公司让他负责一个新栏目,并给了他很多资源,但是市场数据并不如预期。
可小鸣不会因此不安,只是冷静地和老板重新总结、商议、定制新的方案。
我在跟他交流时,发现他对数据一点都不焦虑。
他始终相信栏目的价值与团队的输出能力,数据不好就及时总结和调整。
他们两人的区别在于,是否依赖工作成果来判定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内在价值感稳定的人,不会轻易因为外界的结果而否定自己,处事也就更加自信和从容。
而内在价值不稳定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很依赖,即使得到了好的评价,他们也容易在充满变动的外界评价中耗尽自己。
自我越不稳定的人,越无法自发地肯定自己价值,于是就越向外求。
但越向外求,越虚弱。
这样一来,便会一直活在别人的审视中,久而久之,就成了外在标准的傀儡。
武志红老师常说,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对于自我不稳定的人来说,成为自己,并不容易。
但仍然可以从很小的细节开始尝试。
首先要先找回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慢慢找到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感。
学会追问自己的内心感受。
做让你感到开心的事。
最后,从自己的内心找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