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抑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见心理 Author 看见心理主创团
作者 | 看见心理主创团
来源 | 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
编辑 | 贝儿
(cr: ”凤凰天使TSKS“微博)
(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患病比例)
(近日被曝光的“国内版N号房”事件)
女性虐待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被猥亵或经常遭遇暴力的女性,更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临床抑郁症。
这与“那些可怖的遭遇往往很难被忘记”有关,在日后的生活中,只要有相关事件或场景“唤醒”他们,痛苦、焦虑、自卑等情感就会重现。
2、青春期前后产生的外貌焦虑。
在这个人人都拥有至少一部摄像头的时代,我们对于自己和他人形象的关注,变得异常之高。
尤其是女性。
她们自青春期伊始,甚至更早,就不由自主地承受着外界苛刻的“主流审美”所施加的压力。
她们似乎在被一股莫名的力量要求着,去遵循由外界制定的「形体守则」。
守则上写着:“你最好胸大”、“你得腰细”、“你要穿裙子,这才像个女孩儿”。
可是,那本守则又说,“你穿得太暴露了,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你活该。”
潜移默化之下,安全感和自信心缺失的女性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外貌焦虑。
其中,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往往也更容易因此产生扭曲的外貌认知,进而采取极端方式来盲目追求所谓的“完美形象”。
如催吐、节食、喝减肥药等。
研究表明,女高中生出现抑郁、焦虑、饮食失调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高中生。
3、经前期综合症(Perimenstrual Syndrome,PMS)。
你以为女朋友只是“情绪化”,但那可能也是抑郁的表现。
PMS通常出现于女性月经前一周左右,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疲劳、易怒、焦虑、紧张、失眠、情绪波动、性欲降低等。
极端严重时,甚至会让人产生幻觉以至轻生的念头。
这种仅在女性身上出现的“莫名其妙”的症状,并非只是她们为“情绪化”找的借口,而是一项被医学诊断的病症。
在18-50岁的女性当中,有约93.7%的人群都曾经历过PMS症状。
在与伴侣相处时,因PMS遭遇的不被理解,或误认为是“矫情”,都会让女性感受到与平时更大的压力。
4、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您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几乎成为等待着每个职场女性回答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背后,正隐藏着人们对于女性社会角色的根深蒂固的偏见。
智联招聘于近期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58.25%的职场女性遭遇了“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
27%的职场女性则遭遇了“求职时,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
其中职场女性“职场性骚扰”和“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的比例更是显著要高于男性。
不少职业女性依然由于性别歧视,正遭遇着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
相比于男性,她们在升职时遇到的“天花板效应”更加明显,也面临着较大的晋升压力。(注:天花板效应——指晋升到企业或组织高层会遭遇阻碍)
5、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
大约50%~80%的女性,会在分娩后3-7天内,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
产后抑郁的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消沉,体力不支,疲惫而无力照顾婴儿,极度焦虑,后悔自责,以及出现强烈的无助感、孤独感等。
除去雌激素、孕激素在怀孕前后的剧烈变化这一因素外,家庭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源之一。
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的性别与自己或亲人期盼的不相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女性出现较为极端的抑郁情绪。
6、更年期和绝经期。
同样,在此期间女性的生殖激素会发生迅速波动,抑郁症的风险也会大幅增加。
女性相较男性,确实是距离抑郁更近的群体,但这并不代表女性群体因此具有很大的劣势。
暂且抛开社会因素不论。
目前普遍被认可的两项引起“女性抑郁”的主要心理原因,恰是与女性情感太过发达相关。
1、女性的共情能力更强。
在漫长的进化史上,女性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来保证年幼的婴儿及时获得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温暖等。
她们的大脑似乎更擅长去理解别人面部表情所传达的信息。
而脑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实验对此作出证明,女性天生拥有更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注:一种能模拟他人动作和情绪的神经元)。
翻译过来说,也就是——她们的共情能力会比男性更强。
在日常的社交过程中,大部分女性往往会不自觉地在大脑里,对他人的言行进行无意识的“内模仿”,试图“以己度人”——体会他人的处境,感知他人的情绪。
但“共情能力强”显然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女性在沟通和交流中往往是更善于倾听、抚慰的那一方。
另一方面,女性相较于男性,情绪更敏感,更容易受到他人抑郁情绪影响。
2、女性在处理抑郁情绪时,偏好于“内部消化”而非“暴力解决”。
通常情况下,男性在面对应激事件所采取的生理反应更偏向“暴力”。
他们易感到愤怒、不安,十分激动,甚至难以自控,往往采取诸如酒精、参与运动赛事或性行为等使自己“分心”的方式,进行自我医治。
而女性抑郁常伴有“反刍”的思维,也就是会“更加纠结”。
应激事件发生时,她们存在显著的内疚感,倾向于责怪自己,极力探求自己处于当前状况的原因,这让她们反复沉浸于负面情绪中。
此外,女性也更倾向于通过食物、向朋友倾诉等“内部消化”的方式对情绪进行自我医治。
但这并不是说女性没有侵略性,而是她们往往将矛头对向了自己。
轻度的内疚感,使得她们不断地在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反思自己能力或者性格上的缺陷。
只是当内疚感持续增强,演化到自我怀疑和绝望的境地时,她们也就离抑郁愈来愈近了。
这一点常可见于各类案件的受害者身上,她们往往在内心里将遭遇看作是自己的过错,在此基础上,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更容易将其逼向险境。
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们,正在高度关注着“女性抑郁”这一话题。
他们呼吁民众维护女性应得的权益,关注女性群体的不平等遭遇,给予女性必要的支持,使她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与他人的力量。
减少盐和垃圾食品的摄入;
确保饮食中含有适量的铁、叶酸和B族维生素,缺乏这些元素容易引发抑郁(常见于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豆类、干果、红肉和鸡蛋等食材中);
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该成分在稳定情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源:富含脂肪的鱼类,或海藻、亚麻籽和核桃)。
散步、健身等运动。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能帮助人们提升体内的精力水平,减少疲劳感,保持活力;
尝试瑜伽或者冥想。每天的放松联系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减轻压力,增加幸福感;
通过音乐、艺术或写作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
不要仅因一件事出了问题,就忽略其他所有做得不错的事儿,直接认定自己“一无是处”;
不要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就对现状做出最为消极的解释;
不将自己的个人感受等同于现实,如,“我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我什么都不行”,用“我的感觉很不好”来代替“我真的很糟糕”;
尽管很难设身处地,但尝试别忽视她的感受。
诸如“你能不能积极一点儿”、“只要继续努力总会有收获的”这样的话,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
用“可能我无法理解你的痛苦,但我愿意陪伴你共同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之类的话代替。
并且,身体力行地为她提供情感支持、理解、耐心和鼓励。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Beery, A. K., & Zucker, I. (2011). Sex bias inneuroscience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35(3), 565-572.
Dennerstein, L., Morse, C. A., & Varnavides, K. (1988). Premenstrual tension and depression—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8(1), 45-52.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R]. WHO, 2017.
Eyre, R. W., House, T., Hill, E. M., & Griffiths, F. E. (2017). Spreading of components of mood in adolescent social network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4(9), 170336.
Gregory, C., Depression in Women: Types,Causes, Symptoms, and Treatments [EB/OL]. https://www.psycom.net/depression.central.women.html,2020-02-21.
Haggerty, J., Women & Depression [EB/OL]https://psychcentral.com/lib/women-and-depression/, 2020-02-01.
Nolen-Hoeksema, S., Girgus, J.S. (1994). The emerg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3): 424-443.
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绿皮书[R].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019.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R].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2018.
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R]. 智联招聘, 2020.
看见心理介绍: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关注公众号“看见心理”,看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