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星座,一种新型社交货币:MBTI?
“怎样判断自己是si主导的ISTJ还是ni主导的INTJ?”这是知乎上的提问。
“MBTI十六种人格类型解说系列之【INFP特辑】”这是B站上的解说。
“分享身为INTP的我和INTP上司的日常”这是豆瓣上的日常。
“MBIT职业性格测评,也太好用了👍👍👍。”这是小红书上的分享。
而soul、微博等也不甘落后地开了MBTI的社群标签。
一瞬间,MBTI仿佛是全平台的流量密码,比如前脚某科普公众号发文批判了MBTI的科学性,后脚某心理类公众号就赶着白色情人节发了MBTI配对情侣活动。
说句不恰当的话,在后疫情年代,MBTI似乎比奥密克戎都传播得快。
MBTI,真的没那么难
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MBTI的人,在网上看到形形色色的梗图时,难免一个头两个大,毕竟,面对八个字母组成的16种组合,谁看见谁懵。
MBTI是什么呢?先看下定义:
MBTI(Myers-BriggsType Indicator),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MBTI作为一种人格理论,是作为职业人格评估而流行起来的。而最初,是Katherine Cook Briggs (1875-1968) 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Carl G. Jung(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和她们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的。
在MBTI中,根据动力来源的偏好、收集信息的偏好、做决策考虑的偏好、生活方式的偏好分成了四个维度,在四个维度上分别有两个类型,最终组合形成16种人格类型。
可以粗糙地这样分辨(社群里一般更倾向用荣格八维中的Ni/Ne,Se/Si划分,但这里为了便于理解不增加信息的复杂度):
1.跟人相处后觉得获得能量的是E,跟人相处后觉得被掏空的是I;
2.创业后因为赚到钱感觉快乐的是S,因为变强了感觉快乐的是N;
3.朋友遇到问题,先分析现状的是T,先声援朋友的是F;
4.出去旅行,喜欢规划的是J,喜欢调整行程的是P。
可以看出来,MBTI的划分是根据每个人和世界交换信息的方式、能量来源及使用的倾向不一样而划分的,虽然“接收-感受-思考-行动”的维度看似覆盖了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所有活动,但心理动因的繁复其实使得这四个维度不一定完整。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各种自测链接采用MBTI换皮出现,比如曾经朋友圈遍地跑的网易云人格主导色测试实质就是MBTI:
当然,这个套路并不是只有国人沉迷其中,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韩也难逃其中:
那么,MBTI为什么这么流行,又真的那么有用么?
甲之圣经,乙之邪典
正所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事,往往也众口难调,各持己见。MBTI也是如此,它有多流行,就有多少拥趸与驳斥。
“标签化”:游戏外挂一般的存在
在MBTI爆火的今天,已经飞速形成了圈子文化,各种梗图漫天飞,强化着参与者心理体验。在梗图里,INFJ就是充满黑暗面的深渊选手,INTJ就是不知疲倦的工作狂,ENFP就是没得感情的彩虹屁机器人,在这里,玩梗的人漫不经心,看梗的相视而笑,大家并不怎么当真,它更像是一种社交语言,MBTI表情包和明星表情包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但也的确有着许多人真实情感的希望借助MBTI这个工具解决自己的生活困扰,MBTI就像游戏中的人物属性说明框,能够帮助我们作弊一般快速认知世界、认知自己。当拥有一套通用的人格模型时,年轻人们首先就是拿它去处理人际关系。
在MBTI人格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人格类型的配对,16种人格,每一种人格都拥有着和其他人格的适配量度表:比如ENFJ和INFP是绝配,和INTP能凑合,但和ESTP就是炼狱模式,两看相厌到能吐出来。
利用MBTI配对表,在概率学上我们似乎能更高几率地和更合适的人认识、约会甚至步入婚姻。
如果已经有了对象呢?那也没关系,通用量化模型存在的意义就是其对问题的普适性。在豆瓣小组里,就有组员给出自己和男友的MBTI人格类型,请求网友教她如何和对象相处,尽量减少矛盾、提高恋爱体验度。
除了恋爱相处,这套模型还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怎么追XX型的男生?上司是XX型,该如何和他相处?我是XX型,选男生A还是B?
在这些场景,MBTI人格模型能够让别人快速认知自己的心理人格并代替自己做出相对理性的分析,弥补了自己现有认知的不足,实现跨格局的行为(约等于开外挂了)。
标签是便利也是桎梏
MBTI横行的年代,自然也有人出来打假。特别是有投机者靠几天培训就拿下MBTI证书然后收取两小时1500的高昂咨询费时。
首先被质疑的一点是,MBTI的提出者只是根据观察作出的人格分类,这套方法并不具备科学探索所需的信度和效度。MBTI的四个维度是一种二分法,也就是非此即彼,但实际上,人格动因的复杂性很有可能使人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展现一个维度相反的两种类型,比如一个人可能双商皆高。
再就是自测过程中迫选法的问题设置非常依赖当事人当时的认知,首先是对自我的认知,然后是对题目的认知,最后是当时那个阶段的自己的经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这种测试显得随机、可重复性并不高。很多人上一次测试是INTP,下一次就变成ENFJ了。
再就是当人接触到一种看似行之有效的万能工具时,会无意识将其奉为圭臬。对MBTI有一定程度认知后,很多人开始习惯用这套准则去分析身边的人。这种判断归因会隐含着一种来自上位者的凝视,对于非圈子内的人在感受到这种凝视之后会非常不适。
而且,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更愿意被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而不是被标签化后当成一个量化背板去处理,撕下贴在身上并不属于自己的标签。而刚接触MBTI的人,很容易陷入这种框架中,削足适履,让标签成为自己的桎梏。
自我探索:现代人永恒的命题
对MBTI分型支持或反对,其本质是在面对一项量化人格的测试量度后展现的不同态度,背后的心理动因是相同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有的哲学都试图解决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我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而康德又简化了这三个问题:人是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物质已经丰沛到生产者开始思考产能的边际递减效应,现代人的首要任务已经似乎不再是基本的温饱,而是开始探索自己,叩问自己真正的需求。
什么是“自己”,如何成为“自己”,是很多年轻人无意识的根本需求。
每个人认知自己的方式不同,而MBTI则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有网友分享做完MBTI的那个晚上,对着长文解析“读出了冷汗,那种被精准刺穿的感觉和之前都不太相同”,甚至想起了昨晚和室友聊过“放弃追逐soulmate”的经历,通过MBTI,人们隐约把握到了那种微弱的和自己的连接感。
而且,和星座学中的巴纳姆效应相同的是,MBTI的描述也提供了一条窥见“超我”的路径。蒙昧的生活中似乎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隐藏着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而认识自己,还隐含着另一层心理需求:“被看见”。
除了和自己连接,人还需要和世界产生连接,不管MBTI是能帮助我们找到潜在的soulmate,还是MBTI本身的描述就能创造一类遥远的相似性,来抚平不完美自己带来的自艾愤懑,它都能缓解长期不被“看见”的孤独感。
MBTI的流行是源于各大公司推行的职业适配测量,通过这种方式,打工人被告知你的性格就是适合眼前的这份工作,为“工作”的存在创造了一种“自驱”的动因,因而这种方式也被质疑是否是存在着偏见以及“工具化”个人。
因此对于想要自我探索的我们,也许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僵化利用这种工具是否反而削弱了自我感知与认知他人的能力?
毕竟工具化思维的便捷性会不自觉的让人选择它去理解世界,这样我们的感受力在长期的搁置下自然“废退”了。
作者:顾堪
编辑:湾湾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