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多样性科普丨尊重自然 敬畏生命 绘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美丽画卷!

生物多样性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由南向北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等气候带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等水文区,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境。因而,陕西省的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的绿色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是秦巴山区素有“绿色的基因宝库”之美誉。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省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讲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引导带动公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省生态环境厅特开设生物多样性科普专栏,持续发布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









太白红杉











(学名:Larix chinensis Beissn.)松科,落叶松亚科, 落叶松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为中国特有树种,是秦岭山区唯一生存的落叶松属植物。 


太白红杉,落叶乔木,高达8—15米,胸径可达60厘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褐色,裂成薄片状,小枝下垂;叶倒批针状窄条形,先端尖或钝,两面中脉凸起;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侧枝顶端;雄球花卵圆形,长约1厘米,具梗;雌球花淡紫色,苞鳞大而直,每一珠鳞的腹面基部有2胚珠。


太白红杉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并抗风。因高寒地带,立地条件差,生长期短,所以生长缓慢。花期5至6月,球果9月成熟。分布于陕西秦岭太白山、玉皇山、佛坪、户县等地,仅于秦岭中部高山地带有成片纯林或小块天然林,以主峰太白山较为集中,(在海拔3000-3500米地带组成纯林),其余均星散分布在秦岭海拔2600至3600米部分地区。


羊肚菌














(学名: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 )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可达10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圆筒形,孢子长椭圆形,无色,侧丝顶端膨大,体轻,质酥脆。


羊肚菌一般从低海拔的平原地区到海拔3200米都有生长。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主要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羊肚菌在火烧后的林地上比较容易生长。


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无危。












(学名:Cuon alpinus)食肉目犬科豺属,哺乳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豺体型比狼小而大于赤狐,下颌每侧具2个臼齿,体长95~105厘米,尾长45~50厘米;尾毛长而密,呈棕黑色,类似狐尾。


豺既能抗寒,也能耐热,栖居于从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丘陵山地的广泛生境。在中国东北到西南均有分布,但在各个地区的密度均较为稀疏,数量稀少。


豺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3只,多时达10-30只,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


豺听觉和嗅觉极发达,行动快速而诡秘。稍有异常情况立即逃避。豺以群体围捕的方式猎食。食物主要是鹿、麂、麝、山羊等有蹄类动物,性凶猛,胆大,贪食,残暴,凡与之遭遇的大小动物无不畏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兔狲





(学名:Otocolobus manul)是猫科、兔狲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兔狲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背中线棕黑色,头部灰色,带有一些黑斑,体腹面乳白色,颈下方和前肢之间浅褐色,四肢颜色较背部稍淡,尾巴粗圆,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


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亦能生活在林中、丘陵及山地。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


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以野禽、旱獭和各种鼠类为食。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8年——近危(NT)。 


列入1988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定为Ⅱ级保护动物。


白头硬尾鸭










(学名:Oxyura leucocephala)属于鸭科,非常典型的群居型水鸭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白头硬尾鸭,长约46厘米。额、头、枕的两侧和额、喉白色,头顶黑褐色。肩、背、腰沙灰色,具黑色虫蠹状斑。尾上覆羽栗色,尾黑色,且较硬;翅上覆羽灰褐色,翅下覆羽淡灰色,腋羽白色。尾羽黄褐色,甚硬。


白头硬尾鸭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地区的淡水湖泊,尤其喜欢在紧靠大的湖泊附近的一些浅水小湖和水塘、特别是具有岸边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淡水湖泊,偶尔也到盐水湖。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大型湖泊,特别是有水边植物的湖泊,也栖息于盐水湖泊和沿海地带。 白头硬尾鸭在中国繁殖于新疆天山,偶见于湖北洪湖。在新疆为夏候鸟,在湖北为偶见迷鸟。


白头硬尾鸭与其他鸭类混合成群活动,极怕人,稍有动静立即起飞。善于游泳和潜水,往往潜入水下停留时间不长,一般3-5分钟左右。游水时,常把尾部高高翘起。从水面起飞时,常在水面掠过相当距离,才得离开水面。


白头硬尾鸭主要通过潜水觅食,也常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觅食。食物主要以眼子菜、水草等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昆虫昆虫幼虫、小鱼、蛙、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等水生动物。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濒危(EN)。


大鸨






(学名:Otis tarda),是鸨形目、鸨科、鸨属的大型地栖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鸨翅长超过400毫米。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无冠羽或皱领,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状的须状羽,其上身有少量的羽瓣。跗蹠等于翅长的1/4。雄鸟的头、颈及前胸灰色,其余下体栗棕色,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下体灰白色,颏下有细长向两侧伸出的须状纤羽。雌雄鸟的两翅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


大鸨是典型的草原鸟类。主要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也出现于河流、湖泊沿岸和邻近的干湿草地,特别是在冬季和迁徙季节。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形成由同性别和同年龄个体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社群中,雌群和雄群相隔一定的距离。


大鸨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十分善于奔跑,不鸣叫,非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00米。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蚱蠓、蛙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象鼻虫、油菜金花虫、蝗虫等农田害虫,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附录Ⅱ。



黑斑侧褶蛙





(学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


黑斑侧褶蛙,雄蛙体长62毫米,雌蛙体长74毫米左右。头长大于头宽;吻部略尖;吻棱不明显;鼓膜大而明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背面皮肤较粗糙,背侧褶明显;体侧有长疣或痣粒。生活时体背面颜色多样,有淡绿色、黄绿色、深绿色、灰褐色等颜色。


黑斑侧褶蛙生活在沿海平原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丘陵、山区,常见于水田、池塘、湖泽、水沟等静水或流水缓慢的河流附近。白天隐匿在农作物、水生植物或草丛中。以吞食直翅目、膜翅目、蜻蜓目、鞘翅目等昆虫为主,多为螟虫、刮青虫、稻飞虱叶蝉稻苞虫稻螟蛉、稻眠蝶、蝼蛄、斜蚊夜蛾、金龟子、蚊、绳和蚂蚁等害虫。


黑斑侧褶蛙善于跳跃和游泳,受惊时能连续跳跃多次至进入水中,并潜入深水处或钻入淤泥或躲藏在水生植物间。但因过度捕捉和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川陕哲罗鲑









(学名:Hucho bleekeri)是鲑科、哲罗鲑属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川陕哲罗鲑体长椭圆形,略侧扁,腹部圆。口大,斜裂,向后延伸至眼球中部或后缘的下方。颌骨、犁骨和舌骨均有较多的粗壮牙齿,齿锥形,末端锋利,斜向内方。眼较大。鳞小,侧线平直。背部蓝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和鳃盖上分布有呈小十字形的不规则灰黑色小斑点。


川陕哲罗鲑是世界上5种哲罗鲑属鱼类中分布最南(北纬29-33°)的种类, 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气候变冷时从北方扩散而来,冰期结束后留在海拔较高、水温较低的河流中。川陕哲罗鲑属冷水性鱼类,喜栖居于深水河湾及流水环境,底质为砾石或砂石、海拔700-1200米的山麓溪流,两岸多高山遮蔽、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溶氧量及水温较低的水域。历史上,川陕哲罗鲑较广泛分布在中国岷江和青衣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汉江上游的湑水河和太白河、秦岭山脉的南部。 


川陕哲罗鲑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性活泼健泳、凶猛,喜单独活动。其食物主要是鱼类和水生昆虫的成虫及其幼虫,还包括水鸟和水生兽类等,有时也吃腐肉。


川陕哲罗鲑是大渡河鱼类生态链的顶端物种。是中国鲑科土著鱼类中的活化石,是水产养殖重要的后备种质基因。


收录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
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为极度濒危(CR)。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往期回顾

陕西生态环境新图景丨汾渭平原大气治理的陕西实践

全省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丨李若月:用梦想和坚持向社会传递绿色环保信念

党史学习教育丨追寻初心 净化心灵——汉中督察局党支部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